電視春秋
從淳樸刻苦到求速求變的時日,電視影響力愈顯鉅大,有電視陪伴的生活,掀起了什麼變化?電視絕非罪惡,端看觀眾如何運用。它是人類生活的助力?還是阻力?
電視春秋

如果教室像電影院

曾經有人提出這樣的假設:「如果教室像電影院、課本像漫畫,那麼我們的孩子就不會覺得上學是件無聊的事。」翻開現在的教科書,插圖豐富了,多媒體教學也悄然地被引進校園,然而是否真的如當初的預測,孩子們變得快樂,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效果提高了呢?

上課鐘響後,孩子們陸續從操場奔進教室,一顆浮動的心還留在室外,匆匆坐定之後,便打開話匣,談的是剛才那場精彩的遊戲。校園裡不時傳來老師、班長要求安靜的聲音。如果老師不開口,他們可以一直聊上半節課,一旦提出問題請他們發表意見,卻說不出話來。專科教室更有得瞧了,吃零食、看漫畫、打電動、幫鄰坐的女生綁頭髮都不足為奇,這時若見有人走動,問他做什麼,他會答:「我忘記帶作業,要去打電話請媽媽送來」,「想到隔壁借工具」,「去訓導處繳報名表」......個個可都是理由充足。躁動不安是他們情緒的寫照,自我意識在此顯露無遺。

老師們為符合時代潮流,配合這批新時代寵兒的需求,便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幻燈片、投影片、實物投影機、錄影帶教學大量引用,戶外參觀、戲劇教學以及電腦課更加不可少,若非如此多變,光靠老師那單調的話語,想要讓他們專注的學習,確實有些困難。

注意力縮短了,一些需要實際操作的實驗課程,老師的說明語句必須如漫畫對話般簡潔,否則學生聽不懂,徒增學習困擾罷了。不過,並非全部課程都引不起他們興趣,這些孩子只要一坐在電腦和視聽螢幕前,那股全神貫注的定功,可就不是一般人叫喚得動的。畢竟瞬息萬變的畫面太新奇了,這些訊息毫無過濾地進入腦中之後,都變成平日言談舉止的元素,話劇表演他們可以編出「全武行」暴力濃縮版,電腦動畫做出來的依然是超人大戰惡魔。

至於同學間有了紛爭,該如何解決,偶爾也會半開玩笑的說:「殺了你......」,像這種躁動的字眼已不止一次的在課堂上出現,令人不禁要問:我們與孩子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回想二十幾年前我們當學生,物質不算豐厚的年代,電視不普遍,也沒有充裕的課外讀物,老師是我們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無論說話、做事總是處處模仿,希望自己能達到老師的期望,那是一個「學生向老師看齊」的時代。而下課後,與同學遊戲的時間也多,想打場躲避球得自己動手畫場地,踢毽子需要自己做,創造力不知不覺中被激發出來,日積月累,不但從中學到如何解決問題、化解衝突,濃厚的友誼更在點滴中建立起來。

如今只要放卷錄影帶,黃山風景便可盡收眼底,滑鼠一按便可蒐尋羅浮宮裡的資料,便捷的資訊網取代了人與人、人與環境接觸時的內心感受,孩子的學識是否因此豐富了?還是只停留在浮面的口耳之間?

為提高學習效果,我們花心思在教學形式上不斷翻新,進入了「老師討好學生」的時代。可是卻忽略了:「如果教室像電影院」是教學方法的進步?還是學生學習力減低後不得不採取的措施?到底是教育在進步中,還是退步了?而我們一定要去遷就嗎?遷就了以後,會不會衍生另外一種更嚴重的問題呢?

最初我認為採用視聽教學、電腦教學,可以讓教學效果變得更好,實際教學效果真的更好嗎?我覺得我們似乎是因應孩子的專注力普遍減低,而不得不借助多元化的教學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過去,學校裡沒有這些聲光設備,我們只有面對老師的講授,必須配合不同老師的口音、教法,無形中訓練了專注的能力,也習慣於在互動過程中調整自己,如今的教學方式卻反過來,是老師配合學生,看來教學品質不斷矮化,不是沒有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