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廊道種毛豆,慈心迎接有機3.0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有機3.0產業創新價值鏈

「雲林有機毛豆嘉年華」 多元呈現深耕成果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雲林縣政府,於 5 月 16 日在雲林古坑鄉綠色隧道景觀二二八公園,舉辦第一屆「雲林有機毛豆嘉年華」,具體展現慈心基金會以有機理念為核心長期深耕雲林,拓展出多元化的有機產業價值鏈,帶動當地有機農業蓬勃發展。此次活動現場超過 3,000 位民眾參與,藉由毛豆美食品嚐、戲劇、有機輔導推廣成果以及實地下田拾菽,將拉近消費者、產地與農友的距離,將友善大地的慈心精神深入人心,並引領大眾發掘台灣有機產業永續創新發展的關鍵和動力。

雲林縣是全國農業的最大縣,農業產值第一,素有台灣農業首都之稱。基金會在 2004 年在古坑地區,成立全台最大的有機栽培集團——麻園有機農場。台灣是毛豆王國,年產量約 7 萬公噸,外銷至四大洲以日本為主,這顆綠金每年創下約 18 億台幣外銷總額,而雲林古坑的麻園有機農場正是有機毛豆重要的生產地。

活動攤位中,完整呈現麻園有機農場、農村再生綠串珠計劃,以及黃金廊道輔導小農轉作的理念與農夫市集。同時還搭配騎單車暢遊綠色隧道,實地踏入肥沃的有機田區體驗拾菽的甘苦滋味,更有豐富的毛豆創意料理,展現毛豆豐富營養的風味。透過寓教於樂的多元活動,輕鬆體驗有機毛豆嘉年華傳遞的理念與意義,讓每位參與的鄉親與大小朋友,以實際行動成為推廣有機毛豆的小尖兵。

  

為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提升高鐵沿線彰化、雲林地區發展低耗水有機農業、提高農民收益、促進產業多元發展的目標,以解決因抽取地下水造成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問題,慈心基金會參與「黃金廊道有機農業輔導推廣」計畫,在雲林地區帶動有機產業發展,在基金會的奔走下,感動了當地農友願意投入,於今年響應計畫,將原先第一期種植高耗水的水稻轉成旱作又省水的有機毛豆,希望土地與水資源能夠發揮和諧運用的最佳效益!

毛豆--慈心迎接有機3.0參與種植有機毛豆的農友陳慶堂表示,他已經從事農業工作將近 20 年,對於農業技術及耕作模式非常熟稔,當年還是農業八萬大軍的核心農戶。雖然有感於有機耕作是新趨勢,但因為自家田地小且分散,考量容易遭受鄰田污染,因而遲遲不敢跨出有機的第一步。因緣際會下,加入了慈心基金會推廣黃金廊道之有機毛豆契作輔導,原本僅打算在最沒有鄰田汙染的田區釋出 1.9 分地先試種;在基金會的鼓勵及陪伴下,加上相關補助措施及有機耕作技術指導的協助,終於勇敢的跨出第一步!目前與另一位農友王俊添共同投入將近 2 公頃的農地來種植有機毛豆!農友陳慶堂說明,毛豆契作田區周圍多慣行田,加上雲林田區當地風大,因此必須投入高成本設置圍籬,以避免鄰田污染的問題。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 2014 年底提出:「側重於生態管理、人權、經濟發展、文化保存等的有機 3.0 時代已經到來。」現今我國有機正處 2.0 時期,以嚴格法規及標準建立市場秩序。有機農業永續的條件中,可貴的農友的人文本懷,以及消費大眾與土地、作物的情感連結,應該是這波革新中最關鍵的精神!希望能夠為了永續美好的未來,共識出更有效的農業永續發展策略,為台灣有機農業發展,凝聚更豐沛的創新價值,並創造出人與萬物動人的生命力!

  

 

【有機小知識】

什麼是「有機農業 3.0」?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者聯盟(IFOAM)於 2015.3.20 提出了「有機農業 3.0」的概念,並以此期許一個更為永續、強調共善(Common Good)的未來展望。 從有機農業發展的歷史來說,有機農業 1.0 指的是早期先行者如霍華得爵士( Sir Albert Howard)、羅岱爾、福岡正信等人推動有機農業的年代(1920~1968);而有機農業 2.0 則是目前我們面臨的狀態,有機農業雖然持續成長,但相較於慣行農業仍為農業生產小眾,且受到政策嚴密的規範(1968~2013)。 有機農業 3.0 希望透過(1)創新的文化。(2)持續完善有機農業健康、生態、公平與謹慎四大原則的操作機制。(3)透明整合。(4)更為包容的立場,接納更多元利害關係者的參與,來達到讓有機農業的推動,可以實質成為無論是對地球或是人類與他類生命都得以永續生活的產業型態!

資料來源:《慈心大地》第26期文章【看見世界】有機農業3.0 陳玠廷編譯

參考網頁:http://www.ifoam.bio/en/what-organi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