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布農里山線上影像展」登場!一起看圖說故事,發現部落美好

慈心「布農里山線上影像展」登場!一起看圖說故事,發現部落美好

慈心布農里山線上影像展 帶您領略布農山村之美

看部族如何守護土地 傳承部落文化

花蓮卓溪鄉卓樂、南安、清水三部落位於玉山國家公園東側山腳下,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自2014年起持續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林務局等政府單位合作執行多項計畫,協助南安等部落以兼顧生態方式轉作有機,並傳續布農族農耕文化。今(2022)年 7 月收集了卓樂、南安、清水部落族人的手機裡所拍下的日常生活,在慈心基金會官網舉辦「布農里山線上影像展」,透過鏡頭捕捉田園豐饒與生機、家族間的相伴甜蜜、重返山林與學習傳統技藝的自信喜悅,讓大家領略布農山村之美。(延伸閱讀:南安部落種植有機稻,以慈心盼回臺灣原生鯽魚

慈心基金會自 2014 年起與玉管處合作「南安部落水稻生態有機農業輔導計劃」,協助部落農友轉為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並營造農田生物多樣性生態棲地。為推廣計畫成果,2015 年重新舉辦已中斷數十年的祈福祭與收穫祭。2018 年起與林務局共同合作「里山食農文化推動計畫」,從農耕保種、文化與食物應用、Malavi 品牌研發三方面一起努力,形塑地方風土的里山精神,把即將失落的傳統農業智慧、部落豆類保種文化等,推展至社區、學校,引發新生代珍重自身文化的動能。2021 年透由重現布農傳統家屋凝聚族人情感,召喚外流的部落青年回鄉,並導入食農教育與工作假期活動,讓農田就是教室,邀請農民成為生態及在地民族文化的老師,透過多方參與,找回農民的榮譽感與自信心。而今年的影像展,也讓大家看到部落族人們多彩多姿的生態農耕生活。 (延伸閱讀:從瓦拉米到 Malavi,慈心與林務局花蓮合力保種與在地文化

影像展中,南安農友林泳浤從軍退役返鄉後,想著的不是自己的退休生活,而是怎麼樣可以讓家鄉的美好被看見、族人的生活得以更好。接手母親的農務後,看到農民必須仰賴農藥化肥與資金的辛苦,毅然決然帶動部落轉型種有機,以看似「懶惰」的農法——將各種勞動投入,盡可能降到最低,不刻意追求產量,但卻也能有合理的收益,同時也讓田間生機處處。在氣候大亂,許多田區都冒出稻熱病了,泳浤的田卻依然健康。林泳浤表示:「種有機很奇妙的是物種回來了,這才是成功!」他表示雖然大多數人對轉作有機會先觀望,但看到我們都富有了,很多人就會進來了。

賴天賜和林瑞花夫婦是南安最早轉作有機的農友,大家喜愛稱呼林瑞花「阿里媽媽」,Ali 是林瑞花的族語名,是個很溫柔的人。由於天賜大哥近幾年腳部深受蜂窩性組織炎所苦,農事工作只能仰仗阿里媽媽,大家看到小個子的阿里媽媽,背負起割草機、施肥機在田間工作的身影,於是又給了她「鐵人阿里」的稱號。阿里媽媽觀察很細膩,經常可以發現田區許多可愛小生命的身影,儘管忙碌,但阿里媽媽始終恬然不急不徐,當問她做有機累不累?她則是回饋:「慢慢做就不會累啊,而且傍晚在田區很開心,什麼東西都回來了,蟋蟀、青蛙的聲音就有好幾種。」轉作有機帶回了生態,也帶來了恬然自得的田園生活。

線上影像展中還有許多部落族人的故事,透過照片與文字,訴說著他們是怎麼轉作有機以守護土地、怎樣保留與傳承部落文化,記住布農祖輩們的叮囑——要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實踐出「生活、生產、生態、生命」四生合一的有機精神。部落文化不再只是舊傳統,而是現今時代最需要的永續作為,布農語「Malavi」——跟我一起來,慈心基金會期盼帶動更多人為永續環境採取行動,而南安等三部落找回傳統知識與智慧,以及應用在當代農田經營的創新嘗試,希望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之歷程與經驗,願與各界分享。(延伸閱讀:2021 亞洲有機大會,慈心分享經濟、生態、文化共榮的永續農業模式

歡迎領略布農山村之美,邀請您進入慈心基金會「布農里山線上影像展」:https://toaf.org.tw/organic/mountain/2021-11-18-03-26-50

※ 本線上攝影展活動,感謝玉山商業銀行及玉山文教基金會贊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