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里仁積極響應「永續食材指南」

全臺 134 家門市架上超過 1,600 項食品全數導入

讓消費者輕鬆選購永續食材 實踐永續飲食

如何透過日常飲食實踐永續?長期深耕有機農業、環境永續與食安健康的社會企業里仁公司,在 2021 年底以通路的角色,率先響應由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輔導、永續餐飲推廣協會推動的「永續食材指南」。今(2022)年 11 月,里仁架上超過 1,600 項食品皆已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全臺 134 家門市的貨架標示卡也全面更新,除了基本的食品規格、訂價外,還標示了素食類別和「永續食材指南」的「永續豆莢」。消費者到里仁門市採購生鮮食材及食品的同時,就可以透過「永續食材指南」的識別,了解每項食品在「友善耕作、少添加物、低碳蔬食、本土生產、資源循環」五大面向實踐的程度,輕鬆採購符合永續概念的食材,實踐永續飲食!

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根據 2022 年東方線上永續指數調查,高達 8 成的消費者願意以消費行動支持企業的 ESG 產品,但如果消費者欠缺足夠的資訊、無法判斷產品是否真的環保,就會障礙他們的永續消費行動。現在消費者到一般賣場購買食物,選購的依憑主要還是價格和各自的飲食偏好,無法和所認同的永續價值進行連結,根本的原因就是賣場陳列欠缺食品的永續相關資訊。里仁首開先例,透過「永續食材指南」的貨架標示,讓消費者透過「永續食材指南」中豆子多寡的呈現,了解每一個架上食品共符合了「友善耕作、少添加物、低碳蔬食、本土生產、資源循環」等哪幾個永續面向。豆莢中的豆子越多,永續實踐的程度就越高!

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里仁公司總經理李妙玲表示,里仁身為推動永續的社會企業,推廣永續飲食已近 25 年。因為觀察到廣大的消費者對於支持永續飲食的期待越來越高,所以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讓更多顧客透過賣場陳列能了解到里仁守護土地與消費者健康的初衷。「里仁自創立以來,就鼓勵農友採用有機方式種植蔬果。為了落實減碳,里仁只提供無肉蛋海鮮成分的蔬食,同時也號召食品加工夥伴優先採用本土食材,盡量減少加工層次、盡可能不使用化學添加物,努力在食材與食品供應鏈上實踐『支持在地、提高臺灣糧食自主率、減少食物里程』的永續行動。」

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的黃俊誠秘書長說:「消費者在採購現場,就可以透過『永續食材指南』的標示,一目瞭然地知道哪個產品採用本土食材或是友善耕作原料。在乎添加物使用或蔬食的消費者,也能順利挑選符合他們價值觀的食物。我們希望透過消費者的支持,帶動更多廠商來申請『永續食材指南』,鼓勵更多通路效法里仁在貨架上提供『永續食材指南』這樣的資訊。」

實踐永續,不能只停留在口號。結合消費力量、生產投入與通路引導的共同努力,永續淨零的產業才能全面升級!「永續食材指南」正是能夠將前端農友和食品廠商在各個永續面向的長期努力,和消費者的永續消費行為串連整合的具體關鍵。

認識「永續豆莢」健康吃!里仁千項產品全面導入永續食材指南

「永續食材指南」五大關鍵指標

「永續食材指南」整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國際先進國家與國內產業經驗,以「友善耕作」、「少添加物」、「低碳蔬食」、「本土生產」與「資源循環」五大永續面向為關鍵指標。

五大指標

生鮮食材規範

加工食品規範

友善耕作

採無農藥 / 化肥 / 除草劑的有機或友善農法耕作,守護土壤、空氣與水源。

無農藥 / 化肥 / 除草劑的有機或友善耕作原料佔 50% 以上,守護土壤、空氣與水源。

少添加物

減用食品添加物 90% 以上,減少製程的碳排放。

減用食品添加物 90% 以上,減少上游原料與製程的碳排放。

減碳蔬食

原料來源無肉 / 蛋 / 海鮮,守護海洋生態並減少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

原料來源無肉 / 蛋 / 海鮮,守護海洋生態並減少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

本土生產

產地為臺灣,減少食物里程。

排行前五項的主成分 (水除外) 中至少一項為本土生產,減少食物里程。

資源循環

產製過程實踐全食利用、減廚餘、低碳包材、非一次性包裝、減廢排水等任一資源循環原則,響應循環經濟。

產製過程實踐全食利用、減廚餘、低碳包材、非一次性包裝、減廢排水等任一資源循環原則,響應循環經濟。

五大指標

生鮮食材規範

加工食品規範

友善耕作

採無農藥 / 化肥 / 除草劑的有機或友善農法耕作,守護土壤、空氣與水源。

無農藥 / 化肥 / 除草劑的有機或友善耕作原料佔 50% 以上,守護土壤、空氣與水源。

少添加物

減用食品添加物 90% 以上,減少製程的碳排放。

減用食品添加物 90% 以上,減少上游原料與製程的碳排放。

減碳蔬食

原料來源無肉 / 蛋 / 海鮮,守護海洋生態並減少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

原料來源無肉 / 蛋 / 海鮮,守護海洋生態並減少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

本土生產

產地為臺灣,減少食物里程。

排行前五項的主成分 (水除外) 中至少一項為本土生產,減少食物里程。

資源循環

產製過程實踐全食利用、減廚餘、低碳包材、非一次性包裝、減廢排水等任一資源循環原則,響應循環經濟。

產製過程實踐全食利用、減廚餘、低碳包材、非一次性包裝、減廢排水等任一資源循環原則,響應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