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心結誤了婆媳情

三月的午后,天空灰濛濛的,低濕的空氣總是令人昏昏欲睡,此時電話鈴聲突然響起,話頭的那一端母親緩緩的說著:「我今天和妳弟妹在房間哭了好久,或許是情緒太激動了,下床時站不穩,差一點就跌倒。」

原來弟妹因病要動手術,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於是在住院前去看了母親,臨走前,母親塞了一個象徵吉祥的大紅包給弟妹,並祝她早日康復。弟妹含著淚水堅持說:「我不能收。」母親也含著淚水說:「收下,否則我會生氣。」於是婆媳倆就這樣握緊了手痛哭一場。弟妹心想:「我怎能收您老人家的錢呢?其實您的心是很軟的。」母親心想:「其實妳這個孩子是很乖的,媳婦和女兒一樣,想到妳要挨刀,我心真的很痛。」

放下電話,獨自沉思了好久。弟妹與母親,婆媳倆一個木訥、一個直腸,多年來相處得一直不是很融洽,母親總是向我抱怨弟妹嘴鈍,弟妹則說母親挑剔。加上親家心疼女兒,三天兩頭就跑來看女兒,甚至在弟妹做月子時怪罪母親照顧不周,兩家因此大吵了一頓。從此父母搬去與小弟同住,親家母則因與媳婦不和而常來投靠女兒。在母親的心中總認為親家母霸佔了她的房間,而我的想法裡確實也有種「鳩佔鵲巢」的感受。彼此的關係弄得很僵,回娘家時,我也是不太願意踏進大弟家中。

學佛以後,心境一直在轉,我常常勸自己,下判斷之前不妨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看自己,不同的角度,處理的方式自然就有不同。當母親又向我抱怨弟妹時,我總嘗試著站在弟妹的立場為她辯駁,且要母親多看看弟妹的好處。對於親家母,則告訴母親多包容,我深知母親刀子口、豆腐心,她不是真的記恨,只是拉不下臉來示好。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母親回老家時總不忘了帶些小點心給親家母。母親說:「至少我比她幸運,她兒子雖多,到頭來也只能投靠女兒,這種滋味不好受。」

母親變了,或許是病苦加上前年又罹患了中風,輪椅中的日子讓她參透了不少,慈悲心和柔軟心更增長了。對弟妹,我也漸漸能釋懷,前陣子,弟妹打電話給我,告知弟弟似乎有些異樣,我立刻安慰她:「別慌,有什麼事我一定站在妳這邊。」聽到弟妹哽咽的聲音,我似乎也感同身受。

想到此,我也不禁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我們應該都是具足善根的,但是卻總是要繞了一大圈之後,方才解開心結。如今,母親已滿頭白髮,弟妹和我也已步入中年,人生能有多久,而我們卻花上了一大半的時間在衝突、對立當中,自己不快樂,也帶給別人痛苦。為何我們無法及早建立「替別人著想」的觀念呢?但願解開心結之後,善緣能生生相續,有個增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