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次第十二講 ⑯ 第四講 學佛應具何等心態
日常老和尚說,學佛時有個概念非常重要,就是學佛跟不學佛,差別何在?現在我們這樣忙碌,為什麼騰出時間來學佛?關於這一點,不妨多找一些參考,認真地在生活中觀察。
日常老和尚說,學佛時有個概念非常重要,就是學佛跟不學佛,差別何在?現在我們這樣忙碌,為什麼騰出時間來學佛?關於這一點,不妨多找一些參考,認真地在生活中觀察。
日常老和尚在《廣論》錄音帶 69 卷說道,老苦包括「盛色衰退」、「氣力衰退」、「諸根衰退」、「受用境界衰退」、「壽量衰退苦」。這五樣不斷出現提醒我們,要好好思惟啊!
故事出自馬鳴菩薩造的《大莊嚴論經》,福智僧團法師試譯白話。本文講述一個為生計奔忙庸碌的屠夫,因為宿緣遇見持戒比丘,憶起過去曾出家修行。他隨比丘返寺,證阿羅漢果。
假若未能發起真實供養或布施的心念,應該經常思惟串習布施或供養的種種巨大勝利、積貯財物的諸多過失,自然漸漸就能培養出真摯的供養及布施之心,累積不可思議的雄厚資糧。
就長遠生命續流來看,沒有不曾做過親族的有情,沒有和自己完全沒業緣的眾生,只是業緣的深淺導致能否即時利益對方。參加蒙山施食等,可使我們和眾生結緣,且即時利益對方。
1995 年起,福智團體年年舉辦圓根燈會,對宗大師做殷重的供養與祈請。2019 年適逢宗大師誕辰暨圓寂六百年,福智僧團更在鳳山寺、湖山分院等各寺院舉辦圓根燈會等紀念活動。
《起信津梁》是宗喀巴大師的傳記。主譯性景法師表示,對學廣論的人來說,有機會閱讀宗大師的傳記作為修行指導,這是很大的加持,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學大師傳記很重要的意義!
《廣論》:「特申修信以為根本。」宗喀巴大師說,對師長修信念恩,是圓成菩提道最重要的基礎。2019 年,適逢日常老和尚九十誕辰,《福智之聲》推出專題帶大家回顧憶師恩法會。
本文帶您概覽福智團體第十五年舉辦的臺灣憶師恩法會現場,編輯室整理出五大部分:僧團、真如老師連線、影片、讚頌、會場外環道展區,從各面向呈現弟子對日常老和尚的感念。
日常老和尚因值遇宗大師教法,弘揚《廣論》,創立福智。1972 年老和尚到紐約學法弘法。本篇作者分享 2019 年紐約舉辦的憶師恩法會,當時因真如老師親臨關懷,大家的心力特別高昂!
本文作者為釋如法,他在鳳山寺長大、從少年成為比丘,親見日常老和尚為建立教法,培育僧才的智慧與恩德,歷述往事之餘,殷切期盼能與老和尚再續師徒傳法的殊勝因緣!
真如老師關心加州學員,大家熱切難掩,目不轉睛看著老師、專注聽法。不論是生活中如何跟佛功德連上線、如何面對愛別離死苦、思惟來生苦等,弟子眾皆受到老師深切點醒。
真如老師親自主持加州圓根燈會,帶大家供燈發願、憶念宗大師功德。透過法師辯論,老師期勉大家效學宗大師的行誼,精勤背書、數數聞思修正法,讓參與眾對廣論更好樂學習。
真如老師於 2019/11/27 親臨洛杉磯福智基金會,以「怖畏惡趣、皈依三寶」法理作為關懷禮物送給廣論學員,盼大家將所學法義結合心續,成為自己的思想,形塑成現在與未來的生活方式。
福智為越南籍朋友開設中文心靈提升課程「越昇班」,本篇為三位住在雲林、臺北的越南朋友分享他們在越昇班的收穫,言語間洋溢著因為學習而收穫幸福的感動,歡迎閱讀。
福智為越南籍朋友開設的中文心靈課程「越昇班」,2019/9/22 在臺北熱鬧舉行了新班說明會。幾十位遠從雲林越昇班趕來的學員,用家鄉話親切迎接臺北的鄉親,傳遞一種家人的溫暖。
福智越昇班的志工老師們,努力克服中文教學的困難,為越南籍學員傳遞心靈成長的理念,設計校外參訪,關心學員生活。學員們漸漸感受到這裡有家的溫暖,對志工老師充滿感恩。
2019 年歲末,臺灣北中南越昇班在福智湖山分院團聚了!他們第一次見到各區的越南籍同學,大家一起供養三寶,聽聞法師開示,認識日常老和尚與真如老師,對人生有更美的期許。
一位越南難民,逃亡美國後,數十年來嚐盡人生苦難。直到認識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他的生命改變了!他發願將佛法帶給更多越南同鄉,於是在北加成立了「越南廣論班」。
2019 福智卓青營的午餐,出現 Beyond Meat(未來肉)及 OmniPork!年輕主廚 Eric 因為看過屠宰場影片,改變了飲食觀。他推廣蔬食,參與慈心活動,經營 VegFarm 與 BaganHood 餐廳,提供消費者從葷轉素的美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