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當科學家遇見佛教
本文整理自香港理工大學潘宗光教授於「福智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的演講,他從現代物理學談到佛法性空緣起、無常無我等思想與科學並無衝突;廣種善因,廣結善緣很重要。
本文整理自香港理工大學潘宗光教授於「福智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的演講,他從現代物理學談到佛法性空緣起、無常無我等思想與科學並無衝突;廣種善因,廣結善緣很重要。
年齡不是問題,語言不是距離。福智北14 秋100班多逾古稀之年,有人不識字、有人聽不懂國語……從二十五人的小班逐漸擴充成五十人大班,更成為全臺第一個升增上的臺語廣論班!
用臺語帶廣論班,從一開始亳無經驗,到順利升增上班。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班長呂秋月是如何辦到的?在真如老師口中「初老服務老老」的精神,七十多歲的她是最佳榜樣......
早年日常老和尚主持皈依法會,為利益講臺語的長者,常由如淨和尚負責翻譯,希望老人家更明瞭皈依的意義。2018年9月板橋教室的臺語廣論班,也請到如淨和尚用臺語來親切開示。
攻讀師大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陳禹勛,因思念鄉村生活、嚮往萬物和諧共存的榮景,決心返鄉務農。他將農場取名為「樂生田」,學習《廣論》後,連對稻米殺手福壽螺也放下屠刀了。
福智臺北學苑的法味餐廳,由一群義工護持提供有機健康的蔬食餐。義工們經常委身搬重物、清廚餘、在大鍋爐前烹煮炒菜,對三寶的虔敬,對學廣論的熱忱串起他們共通的信念。
許多福智法味老義工因體力不夠而退休,卻依舊歡喜來走動,主動找事做。翻開「臺北學苑法味義工資料」,記錄著年長義工的身體狀況,還附上照片,是法味家庭永遠的一份子。
二十六年前,楊淑惠與先生購得高雄市內門區這塊土地,打算退休後好好運用。經營民宿後,學《廣論》的她因為知道最大的快樂來自幫助他人,所以更樂於提供方便給旅行的人。
本篇是2018年福智淨智事業的大事記。在日常老和尚創立下,廣論研討班歷經30年耕耘,真如老師的全廣2正式開跑,卅十五佛懺講記《吾願無悔》帶動法師帶的月光共學、拜佛體驗。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國際事務的大事記。紐約祈福超薦、新加坡吉祥雙慶、韓國孝道供餐、汶萊親子營、柬埔寨浴佛法會,還有美國加州也成立了第一個越南語廣論班。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教育園區的大事記。福智教育園區是日常老和尚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處,也是接班真如老師細心守護的校園。在9月,福智實驗小學籌設申請順利通過。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文教事業的大事記。全年文教事業在各地發展,並與大眾積極交流:儒學營、醫事人員營、福智青年論壇暨校友年會、觀功念恩學術化,還有祖父母節親子活動。
地球永續、生物多樣性、氣候暖化與海洋廢棄物問題是當今全球的議題。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慈心事業在這些方面的積極作為。從日常老和尚的慈悲心出發,慈心願與萬物共榮!
本篇記述2018年里仁大事記。里仁以通路出發,打造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以及生態環境互助互利的誠信價值網。5月獲得《遠見雜誌》第1屆「社企之星」CSR 企業社會責任獎。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藝術文化事業的大事記。本年度持續巡迴表演活動,希望真如老師創作的讚頌,美妙旋律能讓演奏者、聆聽者、參與者都感受生命的美好,獲得人生的力量與希望。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慈善事業體的大事記。落實真如老師有關敬老、護老的理念,也因應廣大銀髮族的需求,與政府合作啟動銀髮社會福利諮詢,並舉辦失智症、憂鬱症系列講座。
《廣論》提到,跟隨善知識學習時要具備孝子心。為什麼呢?日常老和尚說,佛法告訴我們,業決定一切。現在做不好,可是我有歡喜心,我要學,不斷懺悔集資,慢慢就會學到了。
時值日常老和尚弘揚《廣論》30年,《福智之聲》236期以專題記述譯經歷史與老和尚悲願;〈廣論航向〉報導研討班學員生命故事;〈國際弘化〉介紹福智南加「小鸚鵡有機農場」。
日常老和尚引《射藝中之禪》的內容告訴大家,真的想要學佛,一定要找到夠量、夠條件的老師,死心塌地跟著他學,並把自己以前的錯誤統統拿掉,很認真去學才行。
用功心裡很緊,可否聽輕鬆的音樂,放鬆了再來?日常老和尚在《廣論》錄音帶裡說:我們是凡夫,有染污的種子,加上染污的外緣,心不住正念的時候,遇到染緣,就跟著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