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依師零距離 法喜百分百——2019心靈提升營學員心得
二月十六、十七日福智心靈提升營,真如老師親臨現場,親切話家常,以法為贈禮。沐浴在老師及福智僧團法師的甘露法語中的學子們,也把握時機寫下感動與心得,請看本文報導。
二月十六、十七日福智心靈提升營,真如老師親臨現場,親切話家常,以法為贈禮。沐浴在老師及福智僧團法師的甘露法語中的學子們,也把握時機寫下感動與心得,請看本文報導。
如何收起悲哀的天羅地網,釋放憂鬱,放飛自由之心?真如老師說,要訣就是「快」——覺察要快,對治要快!比憂傷襲來更快的是正念,提起正念幫助別人,報父母師長恩!
憂鬱症影響人生、家庭和社會,看似「情緒不佳」、「生產力低」的憂鬱症患者,其實很需要我們的關心與幫助。真如老師近年大聲疾呼,鼓勵大眾正向思考、觀功念恩,遠離憂傷。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上青表示,憂鬱症的大腦沒有實質缺損,是功能上改變,必須由專業人員問答確診。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運動飲食等健康行為。
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劉語婕表示,憂鬱症包含大腦裡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的問題,所以又稱為「心的感冒」。陪伴者的三要行動就是:傾聽、同理、接納。
與其得了憂鬱症再治療,不如預防更好。福智僧團副住持如得法師從佛法苦、集、滅、道的角度探討此症治療,其實外境是中性的,要探討的是感受、行為背後的認知出了什麼問題。
真如老師倡導用一種非常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所遇到的困境,將完成對自己極限的超越。綜觀歷史上曾罹患憂鬱症、最後走出憂鬱的名人,背後的最大助力都顯示為「正向思考」!
備受憂鬱症困擾的文青,在歷經八年抗戰後,於個人部落格上連載〈王子的童話與哀愁〉,大方分享遠離憂鬱的歷程,本篇特別節錄,帶讀者一睹他如何突破黑暗,邁向陽光人生!
真如老師的新書《心之勇士》出版,將體會到的佛法智慧化成生活小語,希望讀者們熱愛生命,遠離憂鬱。本篇特別挑選幾則贈予讀者,希望這些文字可以成為對付負面情緒的寶劍!
本文整理自香港理工大學潘宗光教授於「福智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的演講,他從現代物理學談到佛法性空緣起、無常無我等思想與科學並無衝突;廣種善因,廣結善緣很重要。
年齡不是問題,語言不是距離。福智北14 秋100班多逾古稀之年,有人不識字、有人聽不懂國語……從二十五人的小班逐漸擴充成五十人大班,更成為全臺第一個升增上的臺語廣論班!
用臺語帶廣論班,從一開始亳無經驗,到順利升增上班。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班長呂秋月是如何辦到的?在真如老師口中「初老服務老老」的精神,七十多歲的她是最佳榜樣......
早年日常老和尚主持皈依法會,為利益講臺語的長者,常由如淨和尚負責翻譯,希望老人家更明瞭皈依的意義。2018年9月板橋教室的臺語廣論班,也請到如淨和尚用臺語來親切開示。
攻讀師大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陳禹勛,因思念鄉村生活、嚮往萬物和諧共存的榮景,決心返鄉務農。他將農場取名為「樂生田」,學習《廣論》後,連對稻米殺手福壽螺也放下屠刀了。
福智臺北學苑的法味餐廳,由一群義工護持提供有機健康的蔬食餐。義工們經常委身搬重物、清廚餘、在大鍋爐前烹煮炒菜,對三寶的虔敬,對學廣論的熱忱串起他們共通的信念。
許多福智法味老義工因體力不夠而退休,卻依舊歡喜來走動,主動找事做。翻開「臺北學苑法味義工資料」,記錄著年長義工的身體狀況,還附上照片,是法味家庭永遠的一份子。
二十六年前,楊淑惠與先生購得高雄市內門區這塊土地,打算退休後好好運用。經營民宿後,學《廣論》的她因為知道最大的快樂來自幫助他人,所以更樂於提供方便給旅行的人。
本篇是2018年福智淨智事業的大事記。在日常老和尚創立下,廣論研討班歷經30年耕耘,真如老師的全廣2正式開跑,卅十五佛懺講記《吾願無悔》帶動法師帶的月光共學、拜佛體驗。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國際事務的大事記。紐約祈福超薦、新加坡吉祥雙慶、韓國孝道供餐、汶萊親子營、柬埔寨浴佛法會,還有美國加州也成立了第一個越南語廣論班。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教育園區的大事記。福智教育園區是日常老和尚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處,也是接班真如老師細心守護的校園。在9月,福智實驗小學籌設申請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