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大事記:文化教育 國際飛揚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文教事業的大事記。全年文教事業在各地發展,並與大眾積極交流:儒學營、醫事人員營、福智青年論壇暨校友年會、觀功念恩學術化,還有祖父母節親子活動。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文教事業的大事記。全年文教事業在各地發展,並與大眾積極交流:儒學營、醫事人員營、福智青年論壇暨校友年會、觀功念恩學術化,還有祖父母節親子活動。
地球永續、生物多樣性、氣候暖化與海洋廢棄物問題是當今全球的議題。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慈心事業在這些方面的積極作為。從日常老和尚的慈悲心出發,慈心願與萬物共榮!
本篇記述2018年里仁大事記。里仁以通路出發,打造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以及生態環境互助互利的誠信價值網。5月獲得《遠見雜誌》第1屆「社企之星」CSR 企業社會責任獎。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藝術文化事業的大事記。本年度持續巡迴表演活動,希望真如老師創作的讚頌,美妙旋律能讓演奏者、聆聽者、參與者都感受生命的美好,獲得人生的力量與希望。
本篇記述2018年福智慈善事業體的大事記。落實真如老師有關敬老、護老的理念,也因應廣大銀髮族的需求,與政府合作啟動銀髮社會福利諮詢,並舉辦失智症、憂鬱症系列講座。
《廣論》提到,跟隨善知識學習時要具備孝子心。為什麼呢?日常老和尚說,佛法告訴我們,業決定一切。現在做不好,可是我有歡喜心,我要學,不斷懺悔集資,慢慢就會學到了。
時值日常老和尚弘揚《廣論》30年,《福智之聲》236期以專題記述譯經歷史與老和尚悲願;〈廣論航向〉報導研討班學員生命故事;〈國際弘化〉介紹福智南加「小鸚鵡有機農場」。
日常老和尚引《射藝中之禪》的內容告訴大家,真的想要學佛,一定要找到夠量、夠條件的老師,死心塌地跟著他學,並把自己以前的錯誤統統拿掉,很認真去學才行。
用功心裡很緊,可否聽輕鬆的音樂,放鬆了再來?日常老和尚在《廣論》錄音帶裡說:我們是凡夫,有染污的種子,加上染污的外緣,心不住正念的時候,遇到染緣,就跟著它去了。
本篇由福智僧團翻譯自《大莊嚴論經》。有一位富翁,聽說出家人是福田而刻意齋僧。但他只供養老比丘,以為年輕比丘都沒有功德。證果的年輕比丘紛紛化現老者,希望能度化他。
背誦《廣論》時遇到《廣論四家合註》改譯的地方,應該背哪一種版本呢?「盡量不改動原譯」是福智僧團譯場的原則;如果單從自己受用的角度,應該要背改譯過的版本。
在福智法人當義工時,若因為無明習性而動氣,是否就沒功德了?其實真如老師開示的忍辱度,非常利於我們面對各種境界去修行。應該在有限的人生,聞思實踐,造集最多的善業。
佛法在印度發源流廣,後成北傳、南傳、藏傳佛教,燦爛開花。本文追溯法脈歷史,以及日常老和尚如何以清淨傳承,將圓滿道次第引進漢地,更創辦廣論研討班與僧俗聞思修事業。
宗喀巴大師著作的《廣論》,在民國初年由法尊法師翻譯成漢文。日常老和尚傾力弘揚,並透過中國儒家思想傳遞佛法內涵,幫助弟子從培養君子品格直通菩薩行的坦途大道。
如何讓人願意用數十年的時間,持續學同一本書?看到《廣論》對眾生的利益,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想方設法讓大家學《廣論》,帶領的福智僧團、研討班、法人事業是關鍵因素。
福智真如老師曾說,我們要為自己能夠值遇宗大師教法感到慶幸歡喜。本文摘錄老師法語,也介紹福智《廣論》與五大論學修、譯經事業現況,唯有認真聞思修經論,才能改變命運。
野風送遺囑,悠悠六百年,恩師日常老和尚弘《廣論》三十載。抉了諸佛出世究竟意趣,確立學佛、成佛唯一宗旨;成立廣論研討班,開展福智法人,祈願恩師您快來,再續法命脈。
聯合報的「奇蹟!75歲翁心跳停止60分未用葉克膜被救回」講的是研討班學員陳萬得的故事。護持福智教育園區的他,自述學廣論當義工的故事,曾為日常老和尚、日宗仁波切做飯。
2008年煖碧加入福智廣論研討班的時候,曾用犀利目光審視著班長的發言。但她一再提問、思辨、實踐,最後決定即使一無所有,也要相信三寶。急性中風後,對宗大師教法信心更深!
福智洛杉磯的小鸚鵡農場前身,是悠悠經營10年的有機菜園。這10年辛勞,換來的不是經營有成,而是不得不走上的結束之路。如何反敗為勝,要從一個年輕的農夫Joey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