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皈依吧!那兒有座避風港——MICHAEL 尋根串起菩提緣
加拿大籍的Michael坐在福智鳳山寺的小凳子上洗燈杯。他說:「來到這裡看到日常師父的足跡,不只要跟師父產生連結,還要遵循師父的教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別人的避風港。」
加拿大籍的Michael坐在福智鳳山寺的小凳子上洗燈杯。他說:「來到這裡看到日常師父的足跡,不只要跟師父產生連結,還要遵循師父的教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別人的避風港。」
月光國際譯經院2016年出版《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四家合註入門》,2017年出版《賽倉攝類學》,大善知識們一一寫序,為佛教的保存流傳、眾生將因智慧而安樂感到歡喜。
一世賽倉・語王吉祥大師,格魯銀河中耀眼的明星。16歲至拉薩哲蚌寺果芒僧院學習。33歲登上拉卜楞寺無畏獅子座,6年內開出五大論完整13班,並留下珍貴的《賽倉攝類學》。
在福智居士佛學營課程,透過認識宗因喻的分析,可以明確了知經論的論述要成立什麼、以什麼成立。令學者對於不知的事物產生粗概了知的比量」這也是《釋量論》主要所詮之一。
由於宿世或今生的惡業,我們的心有時會陷入負面。但心是無常的,可以改變。建議在生活中多感恩別人,看光明面,特意長時練習,對問題的改善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北宋文豪蘇軾盛讚前朝的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福智學員對師長的修信念恩若是一首走筆了無量劫,波瀾壯闊的詩。
在乍似疲於奔命的事件中,有人增長對師長三寶的信心;有人打過煩惱習氣;有人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福智憶師恩法會現場,就有許多張義工歷事練心的笑臉。
雪嬰相信,意志力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就連到紐西蘭做大齡研究生,也多少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獨立。後來透過學習《廣論》,性格剛毅的她,卻變成柔軟心腸的妻子和母親。
在福智學苑、營隊法會當義工很熱鬧,但在農田裡多是風聲鳥鳴,少有談笑的對話,是什麼讓顏明川夫婦願意長年埋首農場呢?他們希望能如師父所願,用有機創造健康和樂的世界。
父親94歲了!身體漸漸不聽使喚,連進食、說話、行走都成了奢侈的夢影。是誰讓他重拾吹口哨的歡愉,坦然面對生死?那是師長的慈悲,陪伴他度越老病死大海……
就讀福智高中的范又方,想起真如老師護生的行誼,忍不住買下魚攤奄奄一息的魚,然後和父母親一起耗費幾小時護送牠們回水裡的家。他們的心路經歷怎樣的風光?
福智法人辦公室的職員,正享受著神祕餐包。原來是碧惠師姐十年如一日的愛心布施。學《廣論》的她惜福愛物,見到上班地方即將被丟棄的小麵包,心生不忍,於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北美福智基金會洛杉磯分會的成員們,運用現代通訊科技,成立「萬善善行」、「般若經第二會誦經」、「三十五佛懺百萬拜」三個接力LINE群組,希望成滿每個人晶瑩善良的願望。
福智團體的老老少少,在真如老師帶領下走過2017年。福智佛教基金會一本恩師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弘揚佛法的心意,推動廣論研討班以及實踐活動,在各行各業邁著行善的腳步。
2017年是福智文教基金會創立20週年,秉持創辦人日常老和尚心願,關心所有學齡前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與學生。除了舉辦論壇、儒學營,也嘉惠了美加韓的學子。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創辦人,日常老和尚生前帶領推動三界六道有情護生計畫,至今沒有停歇腳步,例如:綠色保育導入PGS、參加IFOAM年會、舉辦海洋廢棄物論壇、參加BOND年會……
截至2017年11月里仁在臺灣已達132家。為了打造健康和樂的世界,持續支持種樹減塑、綠色保育,更新誠信分級制、舉辦廠商交流。另外也遠赴馬來西亞食品展、美西天然產品博覽會。
「讚頌」是真如老師的心靈創作音樂,充滿對三寶真摯的祈求、對眾生無盡的祝福。夢蓮花文藝基金會舉辦讚頌音樂會、提升營,另外也與如果兒童劇團合作舞台劇「熊娃娃的夢」。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只臺灣的福智,世界各地都有許多人想要提升生命的品質,追求高遠的心靈境界。泰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紐西蘭、韓國……學習的心不曾停歇。
福智教育園區座落於臺灣的雲林古坑,創辦人是日常老和尚。回顧2017大事有:福智佛教學院喜獲教育部同意籌設、福智國中附設幼兒園立案通過、正向心理學專家王載寶博士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