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南普陀版手抄稿

廣論章節
四十、本論的特質與重要性——用法華經、華嚴經、備覽來說明
手抄冊數頁行
2015版 第20冊 P.85 LL1 ~ P.191 LL4
2016版 第20冊 P.85 LL2 ~ P.191 LL5
手抄段落
現在呢,我又下面要用我們中國平常所慣用的~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導。
音檔卷數起迄
155B 05:30 ~ 159A 05:28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155B 05:30 00:00

現在呢,我又下面要用我們中國平常所慣用的幾樣東西作為印證,來說明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書的特質,以及其重要性。用的哪幾本書呢?不應該說書,應該說用這主要的幾個現在我們慣常用的所謂宗派,第一個是南山道宣律祖的所謂律宗,因為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那麼其次呢就是淨土,這是對我們現在來說最應機,而且它也含攝得最廣。再下面呢就是天台、賢首,也就是《法華經》跟《華嚴經》兩個來印證。 155B 06:42 01:13

那麼為什麼要作這樣的印證呢?我要首先加一個說明。這個我在本論一開頭的時候,曾經給大眾說過,說我剛開始因為念佛而進去,又特別偏重於持戒,可是我到後來真正地對念佛跟持戒稍微有一點體驗,還是學了《廣論》以後。那麼乃至於到以後有機會接觸了這個《法華》、《華嚴》一點點以後啊,發生了很多特別的這個矛盾都無法解決,一直等到接觸本論以後;接觸本論以後啊,也可以說大致上面,或者拿佛法的術語來說,那個總相整個地都解決了。哎呀!那個時候自己覺得歡喜啊,覺得高興啊!這樣。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以後,到哪裡這本書總歸帶在身邊,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之下,凡是佛法上的問題,乃至於各宗各派彼此之間,所不能解決的這個矛盾——說得更正確一點,就是我們修學佛法過程當中的那個障礙啊,都透過這一本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確實的方法以後,圓滿地指導以後才解決,不管是淨除障礙也好,集聚資糧也好。 155B 08:33 03:05

那麼,不過在這個之前,我自己就碰見過這麼一個困擾,所以這個地方也可以說一下。通常啊,我遇見很多人,遇見很多人都有共同的,這也是我最初同樣的毛病。人家一看這個人,「啊!這是密教的啊,好了、好了!」下面他就不談了!實際上我當初的時候,也同樣地有這一種誤解,有這種誤解,不過我比較幸運,總算很快地能夠透過去了!一直等到我真正體驗到了以後,才發現本論之美,所以我在介紹諸位這樣圓滿的教法之前,關於這一點我要說明一下。不但要說明,而且所以要用剛才我們說的所謂律、淨、天台、賢首,也可以說包含了整個的我們中國所傳的這個大乘的內涵,來介紹、來印證,經、論等等。 155B 09:52 04:23

那麼這個目前我們常常說的,談到密教,也的的確確看見這個密教有很多地方亂。首先我們要了解啊,我們所看見的亂,這個不能代表它自己本身的錯誤。譬如說,現在有很多人冒了這孔夫子的招牌,跑得去專門騙人,你說這是孔老夫子的錯嗎?當然不是!同樣的佛法裡邊也是如此,它不一定說抬著這個觀世音菩薩,乃至於我們本師釋迦世尊、阿彌陀佛,這不一定真實的這個內涵。那麼我們唯一的去判別它的是非的話,應該了解它真實的內容,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155B 10:43 05:14

密教裡邊,像其他的世間法一樣,乃至於宗教一樣,有它好的、有它壞的,而我們現在呢就它好的一面來說,就它好的一面來說。如果說在這一個方面,我們來好的上面,我們不必另找其他的很多根據,即是就這個本論自己來說,它到後面說得很清楚,說喏!前面這個基礎啊,這是修學佛法的任何一個人的需要的。從道前基礎開始,那個時候你還沒有走上這一條路,那要一點什麼樣的準備;有了這個準備以後,然後呢所謂進入共下士道。這個共下士道內容,根本還談不到真正進入佛法,那還只是世間的一個量則,所謂人天乘法。那我們虛大師啊,就把這個整個的佛教判成五乘,第一個就是人天乘,那只是人間怎麼過得快樂一點哪!乃至於將來希望能夠增上,生到天上去啊!平常我們常常介紹的,譬如說《了凡四訓》等等,乃至於《感應篇》這一種書,都是介紹這一個。 155B 12:08 06:39

那麼更進一層的話呢所謂共中士道,共中士道這個內涵也就是,欸,雖然你在人世間能夠一步一步地改善增上,可是這一個是暫時的,因為你終究脫離不了這個六趣的輪迴,六道的輪迴;而眼前就算你生到天上,壽命多少大劫,不過最後還要墮落。就整個的這個生死來說,從最開始無始以前,到將來無始以後,這是個無限。這個無限長的時間當中,你說短短的多少所謂劫,乃至於八萬大劫,一比的話,也等於零;或者通常我們說的無限小,這個無限小啊雖然不是零,等於零。生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大劫尚且如此,而剩下來你還是要輪迴六趣當中。欸!這個不究竟,所以說進一步,要徹底解決這一個痛苦。那麼剛開始解決的只是跳出這個輪迴,並不是圓滿解決這一個痛苦,以及圓滿所有應得的功德。在本論上面,算是共中士,那麼在佛法裡邊呢?這個叫作小乘的。 155B 13:48 08:20

當然中士當中分成兩類:有一種呢智慧比較利的,有一種比較鈍的。鈍的那一種啊我們稱他為聲聞,說如果依三乘教法來開的話呢,這個叫小乘;那麼智慧比較利的呢叫緣覺,三乘來開合的叫作中乘。現在本論當中說的共中士道,就包含了小、中這兩類、這兩類,所以你就看它的內涵來說的話,純粹是這個兩類。 155B 14:27 08:58

那麼再下面啊所謂上士道,那個上士道才是真正菩薩道,或者是一佛乘的內涵。從前面一開頭介紹怎麼樣進入這個上士道,以及上士道的所謂六度四攝,最後特別把止、觀兩部分,所謂奢摩他、毘缽舍那說明,這個是上士道。而本論這本書當中六百多頁,那個前面全部都只講到這裡為止。最後剩下來還有一頁了,他就說:欸!現在啊你們把前面這個共同的基礎如果都做好啦,經過道前基礎、下士、中士、上士——上士是所謂六度四攝,六度的話呢主要的是成就自己圓滿,四攝是成就利他圓滿——有了這個基礎,如果你要快速地成佛的話,那麼那個時候啊,你就進入這個金剛乘,金剛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密乘。 155B 15:57 10:28

而介紹密乘它總共的只有一頁,只有一頁喔!真正說起來是一張,不是一頁,是兩頁啦!那麼難道這個兩頁就能見到金剛乘嗎?當然不是!所以他下面說,你有了這個,那麼你決定要趣入密乘了,要趣入密乘啊,好,那另外再來。所以從這個上面,我們就很明白地可以看得出來,這一本論的真正內容,完完全全只是我們現在所學的內容,對真正的密教的內容,也可以說一點都沒有碰到,一點都沒有碰到! 155B 16:37 11:08

反過來呢,也可以說介紹了,整個地在介紹密教。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了解,這個佛法一定有它的圓滿的次第,像念書一樣,說我們現在念書啊,要把所有要學的,徹底地圓滿地究竟學好,那麼要經過幾個步驟呢?那是幼稚園哪、小學啊、中學啊、大學啊、研究所啊,研究所還有什麼碩士、博士,這樣地一步一步地上去。所以前面那個小學、中學、大學什麼等等,你也可以說它跟研究所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也反過來說,你為了要真正究竟學圓滿,那麼那個時候你前面這東西,還是一點都不可以少的。所以也可以說,欸,前面這東西啊,整個地就在學研究所的準備啦!關於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對於密教裡的位次來說,也正是我們剛才說的那個。 155B 17:53 12:25

所以在這地方我們先要了解,原來啊這個是它前面的基礎、它的共道。不過呢因為這個是一位密教的大師寫的,所以我們對於密教的不了解,加上剛才看見這個密教的很多流傳在世間,而這個世間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這個是它根本錯誤部分。究實說來,根本不是密教,不幸地你把錯誤的東西作為正確的,而排斥了那個正確的內容,這豈不是一個最大的損失嗎?這樣。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地了解。 155B 18:36 13:07

那麼為了我們很多同修,真正容易接受、容易了解起見,我們還是啊不從本論的真實內涵開始。假定說,我們以本論的真實內涵一步步地學好了,我相信諸位有心學佛的同修們,一定都會像我一樣的,無條件地說,啊!一定覺得這本書啊,不管你學哪一個,你會高高興興地、老老實實地捧著它,依次第修。可是實際上呢,因為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先入為主的觀念,實際上也是我們平常的業力,那麼我們所接觸的就是啊不是這個密教的內容,說我們所接觸的是禪、淨、律等等,當然所謂這個中國所說的大乘八宗。那麼這個密教本身,那當然是密教,實際上呢我們中國的密教跟那個西藏的密教,還是有一點距離的。不過既然我們在這裡不是介紹密宗,這個我們就不談,這個我們先不談,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也略微說明一下,這個中國的密跟西藏的密的差別何在。 155B 20:01 14:32

那麼主要的呢,是我們說過大乘的這個幾宗。大乘的八宗,如果把密拿掉的話,那麼其他的剩下來的啊,我們也可以說所謂教下三家:天台、慈恩、賢首,這樣;然後呢所謂這個戒是南山一宗,然後淨土宗,然後呢這個禪宗。那麼這個另外的這個,我想想看啊......那沒什麼關係啦!反正是加上密宗。密宗不擺在這個裡邊的話,那麼已經啊包含了實實在在、完完全全都包含了我們中國的全部。喔!還有一個是三論宗,這樣。那麼這個三論宗,實際上到後來已經是啊,可以說跟那個天台大致都融在這個裡邊了。尤其是眼前,不過,應該這麼說,當初的時候,很多人說三論跟天台很相似,不過現在呢,我們也了解三論跟天台實際上不一樣。那倒沒關係,因為三論正式宗的就是龍樹菩薩這個主要的空宗的這個三樣東西,而我們本論最主要的,還是根據這個來的。所以究實說來啊,也可以說我們把這個整個的大乘的這個幾宗的內容,都包含在裡頭。 155B 21:37 16:08

那麼所以我說我下面要用我們剛才所介紹的這個幾本經,也就是說這個四家的不同的學說,在這地方特別來會通一下,讓我們了解。讓我們了解,說原來這本論哪,實實在在、真真實實地在介紹我們所要的東西。所以當你能夠透過這樣的認識,於是在任何一個角度上面,我們的這個障礙都除掉了!而裡邊還有一個特點,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更重要的一個問題。哦,我想這個更重要的問題啊,還是不前面先去談,等到我們後面引用這個,尤其是《華嚴》、《法華》這個兩家的學說,以及這兩個經典來印證的時候,自然而然會了解這個特別的好處。 155B 22:51 17:22

這裡呢我想首先要介紹的是關於南山道宣律祖的。這個為什要先介紹他呢?因為戒是無上菩提本,不管是哪宗、哪派,乃至於小乘開始,沒有一個例外,沒有一個例外,這個戒如果說你沒有這個基礎的話,根本沒有佛法,根本沒有佛法!不過呢,在我們中國南山道宣律祖,他是特別地精深地研究。實際上在我們整個佛法裡邊也是如此,說真正修行的時候啊,有很多人啊,對這個戒是有特別地是宿生的善根相應,所以他對這個開遮持犯是弄得清清楚楚。 155B 23:52 18:23

那麼普通一般在印度當年,印度當年,乃至於到了傳到了我們中國來,是我們並沒有什麼專門立什麼這個律一宗,只是在各宗各派當中,大家行持的基礎是這個。那麼,而有一些人,實際上就是大部分人,這個基礎大概做穩固了以後,然後呢他上面求這個深入。在這種情況之下,普通的行持容或有很多地方不太清楚,那麼通常有懷疑的時候啊,就跑得去專門請教那個律師,請教那個律師。 155B 24:36 19:07

那麼這個所以在印度當年,這個小乘裡邊,它本來因為是這個,就是所要學的、所要修的內涵比較來得少,所以對這個問題它不太大。那麼到後來呢,慢慢、慢慢地,這個眾生的根性慢慢地成熟了,大乘的這個教法漸漸地傳揚開去了,所以它修學的方法是越來越深、越來越廣。當然有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有很多這個佛菩薩在這個世間,可是佛菩薩是方便接引,而真正修學的卻是一般上去的那些眾生。上去的眾生,在勝解行地,乃至於在這個前面還沒有正式,還沒有正式進入那個勝解行地之前,在那個基礎位上面,他是最重視要建立那個正確的知見。所以為了這個起見,他不是說全部的精神,「百一」,非常地嚴峻地在這行持上面,所以這個基本的行持就不能亂。那麼碰到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有不了解的話,那麼就會有專門專精律學的那種大師,通常我們稱他為是律師,跑得去要去請教他。所以這個是大乘教法這個弘化了以後的,一比較慢慢、慢慢的這一種趨勢。 155B 26:22 20:53

就像現在我們這個社會也是一樣,當這個世間社會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慢慢、慢慢地這個文明越來越發展的時候,那個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細,這樣。剛開始的時候根本不需要的,到後來的時候,就非要如此深細地來分開來不可。那麼這個佛法啊,遠比世法來得深、來得廣,當然,這個特別指大乘佛法,所以這個時候也同樣地,學律的人就有他的個特殊的,在這個整個的分工合作的這個社會當中扮演那個角色。所以到了我們中國來,就有這樣的專門這個所謂律一宗。 155B 27:16 21:47

那麼這個時候,說因為他個人這個走的深廣的路線,慢慢、慢慢地分工合作的關係,很多人就偏向於這個大乘的以後,對於這個戒,慢慢、慢慢地就鬆懈下來。上面的這種佛菩薩當然絕對不會有所遺漏;那麼跟他學的大地菩薩,原則上面他也不會,也不會。至於說勝解行地菩薩,那是難免有所偏;而前面剛開始結緣那一些,那就不對囉!那他就會弄不清楚,就亂掉了!所以在我們南山道宣律祖的,他的主要的著作裡邊,他主要的著作就是所謂南山三大部,這個南山三大部就是《刪繁補闕行事鈔》,以及這個所謂《隨機羯磨疏》,這個等等三本書當中。那個時候,他就特別地說明,說現在有很多人誇言大乘,結果不要這個戒了,不要這個戒了!那麼他然後引證很多不同的那個大經大論來說明,說明說這個是不可以,不可以! 155B 28:59 23:31

他所引證的是什麼呢?他是特別地,我想在一般來說,這個諸位不大會注意這個問題,那麼我在這裡特別跟大家介紹一下。他在那個《行事鈔》裡邊,不但是這個《行事鈔》,那麼關於南山一宗啊,我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南山那個道宣律祖,到後來宋朝有一個元照律師......。 156A 00:03 24:01

前面我們講到北宋靈芝寺元照律師的事情,那麼自從他以後,就是南宋以後啊,這個律學慢慢、慢慢地就衰頹、式微了,衰頹、式微了。雖然清朝,譬如說見月老人、蕅益大師兩位大德一心努力地振興律宗,可是因為祖師的那個很多著作,譬如說南山道宣律祖的六大部,統統損失掉了,所以他沒有依據。再加上客觀環境使然,一直到這個清末民初,清末民初,那麼那個時候《南山三大部》又回來了。再加上那個時候的幾位大德,譬如說我們常說熟悉的弘一大師,那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那麼所以經過弘一大師繼起重興以後,近代啊這個又有一點點大家相應,大家又開始重視起來了。現在呢,我特別將他們這個三位的遺著當中,而最主要的應該說南山道宣律祖跟靈芝元照律師,而弘一大師則是根據他們的把它編輯、摘錄,然後呢再繼續地弘廣,使我們認識這個的重要。 156A 01:46 25:46

這個說到這個南山一宗啊,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在這個地方說一下。第一個呢,就是戒本身是三乘的共基,而一般說起來,它只是限在這個小的部分。譬如我們現在來說,不管你將來最後完成的教育是如何,一定從小學開始,一定從小學開始,所以戒本身呢就等於說那個小學的部分。可是那個時候,因為一般人的根性的問題,所以他從小的地方就沒辦法體會到上面深遠的這個特質。那麼後來呢,經過了南山道宣律祖以《法華》、《涅槃》這個真正的精義,所謂開權顯實來融通這個律學以後,才使得這個整個的這個戒基能夠穩固下來。說,喔!原來這是三乘共基。那麼在南山的這個著作當中,這一點有很重要的說明。不但這個說明,而且啊再把所引的經義,譬如說《無量義經》啦、《勝鬘經》啦、《大集經》啦,這是佛說的;乃至於祖師說的,像《大智度論》上面的等等,來說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道理。這個第一點,所以這個南山一宗的殊勝的地方。 156A 03:30 27:29

當初弘一大師剛開始學的時候,他廣學各部的律,最後他發現「說一切有部」最完整,所以他很歡喜,一心想學。一直等到後來,他見到了這個南山所謂一宗的真正殊勝的地方以後啊,他才深深感覺得這個懺悔。所以他自己說啊,後來他很懺悔這個事情,而且發誓、發願生生學習、弘廣這一宗。 156A 04:07 28:06

那麼另外一點呢,就是正知見,正知見。這個因為以律來談律,譬如說戒學來談戒學,戒學是特別重在行持的。通常我們總說這個毗尼一藏,毗尼就是戒啦,不外乎是開遮持犯,以及輕重因緣等等。而平常人是往往只從那個行相上面來判斷他的持犯,因此不大容易了解這個義解的重要,而忽視這個義解。卻不知道沒有義解,根本就談不到這個律。就以律來談律,那麼真正說起來,這個律當中真正完整地,所謂戒一定包含了這幾個重要的內涵:換句話說,完整的這個戒,一定具足法、體、行、相——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在這個弘一大師集的《南山律在家備覽》,他把這個南山歷代這個所謂祖師——也就是說道宣律祖跟元照律師——的重要的著作裡邊,一開頭特別說明這一點。必定要把這個如理如量地了解了這個,那麼這個所謂先了解這個戒的法。 156A 05:43 29:43

因為這了解了依的法,然後呢再授受,這個必定要有夠條件的老師,所謂善知識,是具相善知識,這樣的師長的授與,那麼說明。而也同樣要有條件的經過如理如量學習,能夠肯行持的具相的學者,如法地受納於心,那個所受納的法體啊,才叫作戒體;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那麼然後呢依體起護。所謂戒體,就是防非止惡的這個心種,那個時候啊,怎麼樣去保護它,所謂才能夠依體起護,才能夠產生防非止惡的三業行為。由於這個三業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業行,說這個業行正是在我們生死當中的善惡的業行,將來感得上升、墮落的善惡業,乃至於念佛往生的淨業的業行,就是這個上面。這個時候才談得到說,哦,由於這樣的行,那麼行一定有相,這個才是戒相,這個才是戒相啊! 156A 07:14 31:13

所以平常我們往往不了解,所以在這個南山《行事鈔》以及《資持記》當中啊,特別重要地說,很多地方說:現在很多學的人,說是學戒,實際上呢他並不了解這個的內容。等到臨時上壇的時候,老師嘛就照著文唸一遍,學生也跟著唸一遍,到底說些什麼,所謂受的戒,戒是什麼都不知道,一生就往往空過啊!所以究實說來,你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要受戒,戒是什麼,一一應該很具體明白地了解呀!結果呢,由於現在我們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往往就是雖然作了這個行相,得不到真正的這個好處啊!這個是很容易、很容易犯的這個一種狀態,一種狀態。 156A 08:23 32:23

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我也隨便地摘錄出來,在這個《資持記》當中的一段話呀!這個在《南山律在家備覽》當中,剛開始的就說啦,他說這個「所以別解脫戒,人並受之」,所以說這個別解脫戒很多人去受。「及論明識,止可三五」,真正談到了解而認識所受的內涵的,那只是三個、五個啊!原因呢,他就說「皆由先無通敏,不廣咨詢。致令正受多昏體相,」都是因為先頭並沒有真正地如理地學,然後呢了解這個內涵;也不去廣泛地、多方面地去參訪、咨詢,因此受的時候啊,不曉得受些什麼。所以他講,下面說「盲夢心中緣成而已」,第一個「盲」就是瞎眼的盲眼,第二個「夢」就在做夢當中,或者像根本眼睛瞎的一樣,或者夢當中一樣,那只是結一點緣哪! 156A 09:50 33:50

及論得否,渺同河漢」,至於真正說是不是得到求戒、受戒應有的戒體啊,他根本不曉得說些什麼。於是他下面說,「故於隨相之首,諸門示現。準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後持犯方可修離。」所以真正說起來,在你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多方面地說明、認識,那麼才曉得自己受戒的時候得到了這個戒體與否。得到了,那麼然後呢根據這個才談修持。這樣才說,啊!戒、定、慧。 156A 10:35 34:34

現在前面這個基礎也沒有,哦,所以現在的人往往說:哎呀,五年學戒。要學的這個才是很重要的一點哪!平常我們一般人根本不談,就算是有少數人,哦!說這個佛法一定要依照那個戒定慧的次序來學,他也很重視,可是往往也不明白這個意思,還在戒相上面,耽在戒相。戒相不是不重要,但一定要由得戒體以後;那麼得戒體一定要了解這個戒法,而這個戒法本身的話,那就是完整的佛法,所以要這樣的根本原因,就這樣。 156A 11:23 35:22

那麼這個裡邊我們通常說起來啊,以戒來說的話,佛說的法有它的一個特別的分類方法:所謂化教、制教。化教是一般的,制教是特別講律。那個化教應該是說什麼呢?就說明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因啊!你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然後你如法行持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要進一步照著它的次第去做,那個就是制教。所以它前面一定有它的一個次第的,這樣的因,那麼進一步呢,進一步達到這樣的一個原則。所以前面這個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識的話,後面那個也就沒辦法完整地、真正地這個實踐,真正地實踐。 156A 12:18 36:17

說到這裡我再引一段弘一大師的話,弘一大師在《含註戒本隨講別錄》當中,有這麼一段,有這麼一段。他是一開頭,一開頭就特別指出這個正知見的重要,為了避免人家有這個誤解,上面說的。那麼他怎麼說呢?他是自設問答,自設問答,就是由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說明,遣除人家不了解乃至於懷疑。他這個問答怎麼說呢?「問:常人皆謂學律者應偏重行持,未審然否?」意思是說,普通人大家都說:學律的人只要努力行嘛就好啦,這個道理不必啊,是不是對呢?「」,他下面就答說:「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他的回答當中說:「了解啊像眼睛一樣,行持呢像腳一樣,你眼睛如果看不見你怎麼走呢?」所以他下面說:「行持是固然重要,因為你不走的話,單單看見也沒用啊!但是啊,不曉得了解這個內涵是尤其重要啊!」 156A 13:51 37:50

他下面繼續地說,說:「若於律義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見率爾行之,執非為是,謗是為非。他人不知,群起倣效。壞亂正法,其罪極大。古人謂惡紫奪朱,即此意也。」那個意思是說:假定你對這個律學的這個道理,不十分清楚的話——這個十分清楚一定要有傳承,如理地學習,如理地學習。否則你單單憑這個條文,以自己的這種「臆見」,所謂依文解義,乃至於自己的妄加測度啊,隨隨便便照著去做。那個時候你沒有辨別得清楚,辨別清楚它真正的是非、內涵,於是往往會產生所謂「執非為是」。實際上它那個不一定對,欸,你就把它看成對的了;乃至於呢它是對的,你看錯了,你以為這個不對。 156A 15:06 39:05

那麼你學的人是這樣,別人不曉得的呢也跟著你走,這個結果是「壞亂正法」啊!就因為你這麼一來啊,把那個正法就敗壞了,罪過非常大、非常大!所以我們中國古代有一句話「惡紫」,紫顏色啊,所謂紫能亂朱。別的顏色不會,可是那個紫顏色看起來好像是跟那個紅顏色一樣,以為它對,實際上呢它那個錯掉了。所以佛在世的時候也說:佛法真正損害的,不是外道、天魔能破,而是什麼呢?說一個佛弟子說相似法,前面這個是這一類。你說他不懂嘛,他好像很認真,你說他懂嘛,那就上面這個。那這個是非常壞、非常壞的!這個前面一段就說明了這個,那不了解內涵不可以。 156A 16:09 40:09

反過來呢,下面說:「若於律義果能十分了解,雖行不足,亦可對眾宣揚,續佛慧命。以正知正見,接引後學。彼雖不行,而其學者或能行也。」下面是說:反過來,假定你對戒律的這個內涵、意義,果然能夠了解得十分清楚,只是你的行持不夠。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行持不夠啊,你還是可以給大家去講。而這樣的說法,確是在續佛慧命,能夠把佛法真正地弘揚開來。為什麼呢?他因為啊,你拿正知、正見來接引那些後學,雖然自己不能做,但是人家學的人,因為學到的是正確的知見,沒有錯,他或者能行啊!這樣地輾轉地弘傳開來,只要聽見的人肯學,都對啊! 156A 17:21 41:20

這個他下面又舉個例子啦!說以前這個鳩摩羅什大師,他為他那個時候的姚秦那個王所逼啊!逼著他,啊,說因為——這個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公案。鳩摩羅什大師很了不起的聰明人,那個時候那個南北朝,乃至說於北朝的那些這個君王,那都是這個出身哪,所謂不一定是有很高水準的人。欸,他說,哦,這麼聰明的人哪,要把一個種留下來,所以強逼他要收那很多美女。那麼鳩摩羅什大師為了弘揚佛法呀,他就接受下來了。結果呢他就是給那些當時的很多大德,他自己怎麼說呀?他說一個比喻,譬如說污泥當中出蓮花啦,你們只要看那個蓮花不要看那個污泥啦!他特別說:是「依法不依人」哪!就是這個意思。 156A 18:24 42:24

所以結果下面弘一大師有一個結論,說:「由是觀之。解義而行持不足,猶可弘護正法。」由上面這個說明跟那個例子來看,你了解了正確的內涵,在這種狀態當中,你有正知見,雖然自己的行持不夠啊,你還是可以弘法的,還是可以弘法的。「雖行而解義未徹,不免誤入歧途。故曰解義為尤要也。」下面呢,就是說雖然你去行,好像看起來啊很認真地做,但是你意義、內涵不徹底的話,不免反而走到錯路上面,乃至於一盲引盲啊,這個很糟糕!所以他特別說這個解義是尤其重要,這個是說明這個正知見的重要。不過這裡順便一提哦!欸,我們也不要說:「啊,那我得到正知見了,這個不管了!」那完全錯了。這個正知見兩個字不容易啊!在這個本論前面所一再強調說明,我這個地方只是說明了以律言律,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這樣的這個重心。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你能夠這樣地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話,自行化他等等,都會產生正面的功效,這個地方呢就特別說明。 156A 20:05 44:04

那麼前面那個關於第一段文,說南山它這個開權顯實這一點,這個內涵來說,因為下面回頭我們還要講《法華》、《華嚴》這個開權顯實跟本論的關係,所以這一點留在下面與《法華》、《華嚴》融通的時候再來講。所以這個以上這個兩點,以上這個兩點啊,《廣論》當中都有圓滿、詳細的說明,這個我想我這裡也不多講,不多講。如果諸位仔細地一回味的話,那個時候自然會曉得:啊!就是這樣。以我個人來說也是如此,當年我剛開始的時候,學律也是好認真、好認真,我在前面曾經說過了。實際上呢真的了解嗎,說實在不了解。就是以《南山律在家備覽》來說,我剛開始就得到這樣的一本,很認真地看,看了半天也不懂。一直等到後來把《廣論》有一個基礎大概的認識以後,回過頭來再去看那個《在家備覽》,哇!那時候看得非常高興。它這個妙義,真正的內涵哪,一一都了解,一一都了解了。 156A 21:37 45:37

所以這個精義,換句話說這個就是正知見這個義解你了解,然後你運用這個義解的話,要深就深、要淺就淺,在行持方面等等的話,都能夠把握這個原則,把握這個原則。所以說,如果在學律的時候,如果你能夠跟這個本論配合的話,那時候真是如虎添翼呀,真是如虎添翼!上面所說的這種隔礙,或者是偏重於行持,或者是偏重於義解而忽視行持啊,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迎刃而解。乃至於這個律典當中許多隔礙的地方,以及它的精神重要的地方,你都能夠了解。因為你對這個了解了,所以你能夠如理行持;因為你能夠如理行持了,那個時候啊,那你所要求的是無往不利,是無往不利。平常我們來說,這個持戒,那個是最好的保持,所謂人身也好、要求得什麼東西也好。所以啊你要求人天,一定得到人天,然後呢學淨土的話,那是肯定往生,肯定往生。 156A 23:02 47:02

所以,我們也不妨在這個地方啊,用《十六觀經》上頭的一段話說一下。《十六觀經》開出往生淨土的所謂「三輩九品」。那上品主要的是要發菩提心的,還要發了心以後,還要如理如量地行持。那個中品哪,中品的上生,中品的中生,都是說你只要持戒,乃至於一日一夜,然後以這個持戒的功德去回向的話,就可以得到中品中生。在這一點上面哪,我們也不妨說,現在有這麼多人持戒,為什麼念了半天,到後來這個到底能不能去都不知道。哎呀,還要人助念,還要人什麼樣,啊!而這個《觀經》上面說,只要持一日一夜就能中品中生,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呢? 156A 24:05 48:04

就是上面說過的,上面說過的,我們根本並沒有了解這個戒的特質,只是說依樣畫葫蘆,這個老師嘛上面唸一遍,我們後面跟著也如此這般地學一遍,自己以為得到了,這樣。實際上呢,沒有得到這個真實的內涵。那麼假定我們現在以《廣論》配合得把這個道理這麼一一融貫的話,那的的確確,你再繼續下去的話,這個兩個問題呀,整個地都可以解決,整個地都可以解決。那麼這一部分呢,就是特別說明了我們這個跟律當中的這個內涵。 156A 24:53 48:53

那麼再下面呢,我要特別地說一下,它跟《法華》、《華嚴》兩個的關係。嗯,首先我們來說,通常我們一般來說,在我們國內,在我們中國,所謂這個大乘教法弘傳的時候啊,這是經過祖師們的這個多少年代、多少的心血地弘傳以後啊,大概有一個共識。哦,這個佛的這個說的那麼多經典,乃至於菩薩、祖師的造的論典,千差萬別。但是它有一個原則可循,什麼呢?就是隨順各個根性不同,所以判為它或者是剛開始的根基上頭一步一步上來,乃至於經過中間,達到最後圓滿的程度,所以或者是判三時,或者是判四教,或者五教。而我們目前的狀態當中,經常一般採用的,而也流傳最廣的,是莫過於天台、賢首。 156A 26:11 50:11

天台所謂有藏、通、別、圓四教之分,那麼賢首呢有小、始、終、頓、圓。它就能夠把整個的佛法,根據這個不同的根性,依著層次來這樣地分類,使得我們學的人哪,對這個內涵,次第不紊。不會說:啊,到底這個上頭是說些什麼呀!好像他說他的,你說你的。那時候我們曉得清楚:不是的,它有它的必然的層次的。就像學校一樣,雖然同樣的學校,欸,可是呢對那些初機來說,說這是幼稚園,然後上面嘛小學,然後中學、大學,乃至於研究所等等。正因為有這樣的完完整整的次第,所以才能夠把一個小孩子,從無知無識,教育到最徹底圓滿豐富的,能夠產生最大功效。那麼佛法也是如此,一個凡夫啊從一無所知開始,一直到圓滿成佛。 156A 27:24 51:24

那麼在這個裡邊呢,特別我們通常說,說有兩部經是最高明。哪兩部呢?所謂《法華》跟《華嚴》。而佛自己也在這個經裡邊說,在《法華經》當中,佛一再說,說:這個我以往所說的經典當中,比較起來,這一本經是最好。欸,假定說《法華》是說在很早的話,那麼後面還有很多繼續說的,那個好就不一定了,而《法華》是到佛臨涅槃那個時候才說的。所以,這個地方說的「我所說的」,換句話說「我」就是佛啦,佛所說的這個最好的話,的的確確是包含了佛所有的。那麼在這個裡邊哪,我們現在也不妨引用《法華》的內容——當然《法華》跟《華嚴》我們摻雜了,大家在這個地方比較一下,比較一下。 156A 28:34 52:34

這個先說一個大概,這裡先說一個大概。先說大概是指什麼呢?《法華》,平常我們說它最好,「純圓獨妙」,它妙在哪裡呢?妙在哪裡呢?在這個上頭,說「開權顯實」。他——我們釋迦世尊前面說法說了所謂四十九年,說的種種那個都是權巧方便,由於各個根性的不同,適應他們起見,以他們的適應的條件而說的。關於佛出世真正的內涵,他想要說明的完整的內容,卻始終沒辦法說明。一直等到最後說《法華經》的時候,說出來了!說出來什麼啊?說:啊!原來你們最後都成佛的,這不但是你們在這個地方的,將來任何一個人,只要接觸到佛法,最後也是。那麼為什麼呢?說佛他出世的中心目標是什麼?就是引導一切眾生成佛。所以啊,這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引導的原則,就是把一切眾生都能夠引導到成佛,成就無上菩提。 156B 00:21 54:14

現在我們呢就引那個《法華經》,引那個《法華經》,這裡我們沒辦法廣引那個這個兩本經典,因為兩本經典內容是非常豐富。我們只是撿它重要的內涵,有一些地方呢,只是把那個經文把它引出來,有些地方呢把它的內涵來說一下。如果諸位真正有興趣的話,可以好好地看。實際上呢,非常值得我們把《法華》跟《華嚴》同時在這個地方,好好地趁此機會,這個或者是讀誦或者是學習一下。 156B 01:10 55:03

那個《法華經》一開頭的時候,佛先說一個叫《無量義經》,說完了以後呢,入這個無量義處三昧。然後呢,經過這個時候啊,他就放種種的光明,這個光明是非常地殊勝。那個時候有無量無邊的菩薩以及聲聞,一切世間天人、八部的大眾,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那個時候他放了這個光明以後,欸,大家看見這個光明是非常地殊勝,裡邊有種種的不可思議的很多的這個殊勝的現象。那麼平常碰到這種情況的話,也許人天大眾不知道,小乘的這個聖者不知道,可是那個大菩薩們都會知道的。可是那一次放的光啊,乃至於我們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他也不能太究竟。不是說他完全不知道哦!是他只是說關於這個究竟的因緣哪,他就不太清楚了。所以他看見了這個光以後啊,他自己也心裡想:嗯,有一點懷疑。可是他同時也就想:欸,下面那些人他不了解都在看我,這我也不了解,那怎麼辦呢?欸,那只有問那個文殊師利菩薩。通常啊這文殊菩薩,的確他是了解一切,那麼彌勒菩薩就問了文殊師利菩薩。 156B 02:51 56:44

文殊師利菩薩就說:「嗯,據我所知,佛這樣的情況啊,他要說一個這個大乘經,最了不起的!」那麼他就說起這個因緣,他就說:以前有無量無邊劫以前——通常說這個以前,那個時間是不曉得多長以前——那麼那個時候呢,有一位佛出世,那位佛是什麼佛呢?叫日月燈明佛。那麼這個日月燈明佛出世了以後,然後呢像普通一般的情況,他是轉法輪。剛開始的時候轉四諦法輪,然後呢繼續的是轉十二因緣法輪,然後為那些上根利智的菩薩嘛,說大乘六波羅蜜法門,這樣。這麼一個佛過去了,然後下面一個佛緊跟著來,也叫日月燈明,這樣的日月燈明佛,一個接著一個,有兩萬個佛。 156B 03:53 57:46

那麼最後一個日月燈明佛,那個時候出世的時候啊,這個時候這個他有——這個日月燈明佛沒有出家的時候有八個王子,那麼這八個王子也都有名字。後來嘛他出了家,他成了佛,成了佛以後呢,然後呢也同樣地像前面一個一個轉種種的法輪。轉完了法輪以後,那麼那個時候,那個時候這個佛最後說了,說什麼呢?也像現在一樣,先說一個《無量義經》,說完了《無量義經》,然後呢就入無量義處三昧,放這個光,放完了光以後呢,下面說一部經叫大乘經。欸!那個時候,佛在這個這樣的過程啊,現在我們釋迦世尊亦復如是。先說《無量義經》,說完了以後呢入這個無量義處三昧,然後在無量義處三昧當中啊,放這樣種種的光明。哪!我以前看見的就是這樣,現在看見的,因為同樣的,所以曉得佛要說一個殊勝的大法,叫作《妙法蓮華經》。就這樣。 156B 05:10 59:03

那麼當時呢他繼續地還說:說完了《妙法蓮華經》,佛就涅槃了,佛就涅槃了。那麼佛涅槃了以後,那個時候啊當然下面,那個時候在像法當中,他佛走了以後,那個時候有一個菩薩叫作妙光,那麼專門是弘揚這個《大乘妙法蓮華經》。這個時候他有很多弟子,說有八百個弟子,八百個弟子啊,然後都由妙光這位大菩薩來教導。教導了以後啊,現在都已經成了佛了,都已經成了佛了。其中尤其是,這個最後那一個日月燈明佛的八個王子,那個八個王子最後成佛的一個就是燃燈佛。而這個燃燈佛就是我們釋迦世尊以前授記的,兩大阿僧祇劫圓滿,授記我們本師釋迦世尊的那尊佛哦! 156B 06:16 1:00:09

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有這個妙光菩薩教這個八百弟子當中啊,現在其中有一個人叫作求名。為什麼叫求名呢?因為他這個對世俗的利養放不下,對這個真正重要的該學的東西常常學不好,他因為這樣所以叫他求名。就是這樣,現在這個所謂當初的那個求名,八百弟子當中的求名現在也要成佛囉,雖然還沒成佛。那麼當初的因緣,他就說出來了:「那個時候這個求名就是你啊,彌勒;那麼妙光呢就是我。那麼以前的這個因緣是這樣的,所以我現在看見了,一想:嗯,我們釋迦世尊也要說這個《妙法蓮華經》。」 156B 07:11 1:01:04

那麼再繼續下去之前哪,有一點事情我隨便一提,避免大家誤會。我們不要看了這個經,啊!說彌勒菩薩是個求名啊,這個是千千萬萬不可以!萬萬不可以!當年我以前哪,就在這個上面自己害了很大的錯誤,害了很大的錯誤。我們不管是哪一個佛菩薩,對他要無比地恭敬,我們必定要時時反照我們自己,反照我們自己。我們不要看那個佛的因地當中,這樣,我們只有觀照我們自己。這個是隨便一提的啊!避免我們學了佛法得不到好處,反而產生反效果。 156B 07:49 1:01:42

那麼這個序以後呢,下面緊跟著正式地,佛就從那個無量義處三昧當中就起來了。起來了以後呢,那個時候他不是直截了當地就說,就是說什麼呀?欸,他就讚歎這個諸佛的甚深無量法門。所以佛從那個這個三昧當中起來了以後,就告訴我們的大智舍利弗尊者,說怎麼說呀?他說:哎呀,這個諸佛的智慧真了不起啊!深妙是無量啊!再任何人所沒辦法解決、了解的啊!他一再地說。然後說:哎呀,這個佛深妙到極點,也是沒好說的,好了,啊,這樣地難說啊!哎,也不必講啦!這樣。他自己這個舍利弗也覺這奇怪啦:「嗯......這個佛為什麼一再這樣地讚歎這個,這樣的深奧的內容,而又說,哎呀,這個佛陀的大法是這麼深奧地難懂呀!」他自己懷疑。 156B 09:05 1:02:58

然後另外呢,同樣地因為在座的是有人天百萬大眾,以及諸大弟子,乃至於大菩薩眾。那個時候在大眾當中——也是經上面說啦,這個在這個〈方便品〉當中說:這些大眾當中有很多那個大阿羅漢,譬如說像阿若憍陳如等一千二百個常隨眾。大家都心裡面就是想:嗯,那個我們世尊,為什麼這樣地認真、認真地一再讚歎,說這個佛法這麼深奧難懂,要是說出來沒人懂啊!它不是我們一樣地也了解了佛法,乃至於照這個佛法得到了解脫,已經得到了涅槃嗎?這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個並不是這麼難呀!他始終覺得不了解這一點,而這樣地一再地說明、一再地說明。 156B 10:13 1:04:06

那麼,所以這個這樣一來的話呢,他舍利弗尊者就再向佛請問。但是佛不說,說:「啊,你不必說啦,不必說啦!這樣深奧的,說也沒有用啦!」那麼舍利弗尊者呢一再地請,這樣地殷勤地佛自己的讚歎,舍利弗嘛這樣地認真地、殷勤地,去啟請佛陀他老人家說。說三趟請,前面兩趟都說:「啊!不、不、不、不,這個跟你們講了也沒有用。不、不,跟你們講了沒用。」最後啊,一直經過了這樣地認真地勸請以後,佛就說了:「欸,你已經一再地殷勤地勸請啊,我也不能不說囉!」 156B 10:55 1:04:49

這個時候,妙咧!這個前面我們說,先哪,佛講的時候大家不懂,乃至於阿若憍陳如也覺得:嗯,這個佛講的這個,我們不但懂,而且也證得了,他為什麼這樣呢?他們雖然證得了,還只是自己只是懷疑,確實那個時候,所謂有五千退席。他自己——這個五千人怎麼退席呢?嗯,他自己也是這樣想:「嗯,這個?」通常我們來說的,好像他這麼說這麼多重要的,賣什麼關子?「這個東西我們也懂啊!」就退席了,退席了。那時候佛就說了:「好啦,這五千人退也好啊!他們就是條件不夠,都是增上慢人啊!根本沒有得到,自以為得到啦!現在剩下來那個,都是條件具足的啊!好了、好了,現在跟你們講。」這個裡邊有一個特別的關鍵所在哦!我後面慢慢地來說明,他為什麼說佛一再讚歎,然後呢,大家這個會中有這樣的一個關鍵,這也是個事實。 156B 12:08 1:06:01

那麼那個時候,就佛就開始說了:唔!你要曉得呀,佛出現在世間只有一個最最重要的目標,最最重要的目標——所謂「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個地方不單單是我們釋迦世尊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在這個世間出現只有一件事情,只有一件重大的事情,也只有這樣的重大的因緣才出現在世間。那麼這是什麼呢?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啊!就把成佛的這個完整的內容和盤托出。 156B 12:59 1:06:53

下面緊跟著又說,下面緊跟著又說:要曉得呀,這個佛,一切十方三世諸佛,「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只有為了這個,「若二若三」,根本沒有其他的二乘、三乘。所以這個文上面啦,在〈方便品〉上面特別說,說:「﹙佛告﹚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這個在〈方便品〉上面,如果你們有《法華經》可以翻開來看,《法華經卷一.方便品第二》。我現在繼續地把這個文哪,這個我們的經文唸一下。說:「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156B 14:47 1:08:40

哪!總之,說:「不但我呀,」這個經文這一段文意思就是這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以種種的方式給一切眾生說。不管說的什麼樣的內容,所謂種種的譬喻、言辭,種種的因緣,他的究竟的目標,都是這個——一佛乘。那麼那些眾生不管他聽見的什麼,什麼樣的因緣,他就聽見什麼樣的內容,但是究竟呢,他都從這個上面引導而得到所謂「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那麼他為什麼要說這麼多種種不同的法門呢?那是因為那個眾生不同的根性,眾生不同的根性。所以它經上面又說啦,說因為知道眾生種種的欲——種種的欲望,就是根性啦,種種的知見,而偏偏你又非常執著。所以啊隨著個人的根性、個人的好樂,那至少在先要配他的味口。那麼這樣的話,跟他一步一步地引導上來,所以,只是隨宜說法,隨宜說法。 156B 16:19 1:10:12

它這個裡邊哪,這個裡邊,下面我把那個〈方便品〉裡邊的這個偈子啊,稍微引一點、引一點,引一點。所謂:「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十方三世一切佛啊,真正說起來只有一乘大法,沒有什麼二乘、三乘。只有一個例外,什麼呢?佛方便說法,只是接引不同眾生隨宜所用的方法,是有差別的。那個時候啊就是一個,假借一個名字引導眾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真正出現的目的就是這一個。 156B 17:30 1:11:23

為什麼要這樣呢?他下面又說:「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那要曉得呀,我當年所以成佛,這個成佛是果,因地當中是什麼呢?我發大願,所謂大菩提願心。不但我們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菩提願心是一樣的。而且沒有菩提大願作為因,然後根據這個因而行這個菩薩的大行,不可能感果,沒有一個例外。既然如此的話呢,現在由於這個心,而按照著他發的菩提心而行菩薩行,現在呢滿願了,行成了,證得果了,怎麼可能不把這個圓滿的教法來教導眾生,使得眾生成佛呢?假如不這樣的話,他怎麼算是佛呢?這個道理不是很明白、很清楚嗎?這樣。但是他為什麼一開頭的時候不說呢?那是因為啊眾生的根性、種種的樂著。 156B 18:50 1:12:43

所以,佛在菩提樹下證了果以後,他就有這麼一段公案:唉呀,說這個佛法深奧廣大呀!假定要想給那些現在一般眾生,又這麼愚癡、又這麼執著,給他講啊,根本是對牛彈琴,唉,你根本沒辦法講啊,無從講起!唉,他就覺得:這無從講起,只好涅槃囉!那時候大梵天王以及很多諸天就勸請啦,說:「佛陀呀!您老人家不是無量無邊難行苦行,您的目的為什麼呀?無非是發了這個大願要救度眾生。現在您成就了,您正好救度眾生,您怎麼可以不救度呢?」那麼那個時候啊,經過了這個勸請以後,佛才開始救度。但是他既然曉得一切眾生條件不足,不可能一口氣說最圓滿的,所以才一步一步地說三乘的教法,這個在經典上面是很明白交代的。 156B 19:57 1:13:50

所以,在這個〈方便品〉上面他又說啦,說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總括起來說三乘,實際上真正說的內容是無量無邊。乃至於我們平常,常常說的,說佛四十九年說的不曉得多少經典。可是佛自己怎麼說啊?「我已經說的經典哪,少得一點點欸!少得一點點。沒有說的還多得很欸!」有這麼一次,他曾經對著阿難,對那阿難尊者,他在地上用指甲挑一點土,他問阿難:「欸,你看哪!這個我爪上,指甲上那個土,比之於大地的土,哪一個多呀?」阿難尊者說:「噢,世尊啊!那個指甲上那麼一點點,怎麼能跟大地比啊!」世尊就說:「我已經說的經法呀,這個數量就像指甲上面一點點,而沒有說的還剩下來沒有講的,像大地這麼多!」換句話說,他有不曉得無量無邊的教法,那麼這個教法呢是適應種種不同的根性、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內涵。那麼在這個地方呢,有深有淺。深的,那麼告訴他深的,淺的,告訴他淺的。乃至於呀,說你只要以任何方式,跟佛法有一個緣結種下來了以後,最後,終因這個因緣而成就的。 156B 21:32 1:15:25

所以〈方便品〉上面說啦,說:「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乃至於像小孩子趴在地上弄那個沙呀!噢,說這個做一個廟,像小孩子扮家家酒一樣的,這樣一個因緣,他最後也成佛道。或者說:「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這樣等等的話,到最後也成佛道。平常我們最常引用的,也是在〈方便品〉上的一個偈子,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你到隨便的寺廟當中去啦,心裡面就這麼浮浮散散的,「哎呀!阿彌陀佛。」「啊,南無本師釋迦尼佛!」隨便你這麼稱一下,這個因緣,最後也成佛。總之,佛陀他以種種方便法門,引導我們走上這條路去。這個是說佛陀說法的方便,這是依個人的根性,而這樣的次第,方便地接引他這樣走上去。 156B 22:58 1:16:51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個主要的原因哪,說來說去就是這個原則的,就是啊由於眾生的執著、根性的暗鈍、智慧的狹小。所以〈方便品〉上也有一個偈子說:「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就因為一般人的根性不夠、智慧狹小,又在行相上面執著,再加上了自己的憍慢之心,所以深廣的大法呀沒辦法信,所以只好慢慢地一點一點地來。而現在呢,經過了我們世尊四十九年說法教化,大家的善根條件成熟了,所以呀今天有機會把最究竟圓滿的說出來。 156B 23:53 1:17:46

所以剛才這個偈子,下面就緊跟著又說:「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我到現在,噢,好歡喜啊!不再有所擔心,是擔心他們條件不夠啊!說怕不能接受啊!而在這些已經成熟的大眾當中,不再用委曲婉轉的方法,而是能夠直截了當,把我要說的內涵,能夠如實地一一表達出來。而你要曉得這樣的方式,那是什麼呢?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所以最後他又說:「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哪!這樣的說法的方式,以及他最後教化,那個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使用的精要的法門,精要的法門。那麼這個說明什麼呢?說明說,哦!原來我們釋迦世尊真正說法的要講的什麼啊?原來是圓滿一乘的大法,前面只是接引我們的方便。 156B 25:11 1:19:04

那麼到這裡,我們就有一個問題了,說這一段文字跟我們《廣論》有什麼關係呢?欸,對!關係就在這個地方了,而且這個關係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譬如說以我們先再看一看《法華》的內容,《法華》它下面繼續說的,無非是把剛才這個話,再把它推展深廣一步一步地說下去。下面是說,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後來那些舍利弗嘛也授記成佛,那個也授記成佛,那個也授記成佛,就這樣。這個關於授記成佛那一點,我也簡單地說明一下,最後來總共地說明它為什麼原因,以及這個跟我們《廣論》兩者之間的關係何在。 156B 26:06 1:19:59

經過了前面這個佛陀這樣地一個說明、對答以後,欸,舍利弗第一個了解了,啊!心裡好歡喜。他說:「哎呀,以前我聽佛說法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我已經證了這個阿羅漢果了,所以儘管佛又在那兒講大乘法門,授記菩薩,可是,嗯,我總覺得心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唉!覺得:這個為什麼佛不把這個最完整的法門教我們呢?讓我們只證那個小果呢?啊!我現在了解,不是佛不濟度我們哪!而是我們自己條件不夠,很著急,不能一步一步地能夠等待著佛這個說法的次第,急急地忙著去取證啦!最後呢,佛原來還是會把這個最圓滿的法門告訴我們的。」這個在《法華經.譬喻品第三》當中,他就說明這個事情。他說:「我到今天才了解,啊!原來我也是一樣地能夠究竟成就這個佛道,到這個無上法門當中去的。」那麼,佛也這樣說:「一點都沒錯!何況你已經跟了我多生多劫了,無始以來我就教你這個法門。可是因為你這個志趣啊就是這樣,又著急,又不能那樣地那個發廣大的心思。所以總是急急忙忙,哎喲,聽見了這個,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急急忙忙地求證哪!所以取這個滅度啊!現在我正式地告訴你,最後你也會成佛。」而且給他授記,而且給他授記。 156B 28:14 1:22:07

那麼這個在這個〈譬喻品〉當中,最後說授記舍利弗:「你在將來,再經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然後呢供養若干千萬億佛以後,最後呢具行菩薩道,成佛叫作華光如來。」那個時候啊就像平常一般授記的,說:哦,他這個佛嘛,這個國土嘛是什麼,然後呢說法的狀態嘛又是如何,然後呢正法、像法,然後呢最後下面,下面一個佛嘛又是誰,就像最正規的授記那樣地授記他。啊!那舍利弗就高興得不得了,高興得不得了!於是啊,那個時候同時除了舍利弗尊者,其他的人大家覺得:啊!那真是不可思議,平常授記,一向都是授記這個大乘行者,這一次居然一個小乘的這個羅漢得到了授記了!啊!那大家說不出來的高興,說不出來的高興,這樣。 156B 29:22 1:23:15

那麼那個時候舍利弗尊者當然授了這個記以後,覺得非常高興囉!但是這個地方啊,他就有一點問題了,他怎麼說呢?他說,舍利弗尊者就跟佛說啦,說:「世尊啊!我今天親自從您老人家前面得到了授記,當然心裡面一點懷疑都沒有......。」 157A 00:03 1:23:39

前面我們是說,舍利弗尊者親自在佛前得到了授記。他就說:「是啊,我現在親自從佛得到授記,那麼這個對它是毫無懷疑。可是,眼前啊有其他的跟我一樣的跟佛學的,那個很多這個聲聞弟子等等,嗯!也是一樣啊,總覺得以前得到了涅槃,現在佛又說不是,這個情況啊,大家就懷疑了。就希望你老人家呀,給大家這麼解釋一下吧!」這樣。所以,好!因為這樣的請求以後,佛就告訴了,說:「不是嗎?以前哪!我不是跟你們說很多,怕你們不懂說因緣譬喻,譬喻給你們聽嗎?現在我仍舊這樣,給你們說一個譬喻來說明這個事情。」 157A 01:09 1:24:45

那麼那個時候他就說了,說:譬如有一個大富長者,那個大富長者是非常有錢,財富無量,家裡不曉得多多少少的人。那麼他家裡有很多孩子,那麼那個孩子,欸!出去玩哪,跑到一個老的、一個朽敗的一個老宅裡邊,那個宅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結果進去以後玩得很痛快,那些小孩子也不知道,偏偏那個大宅呀只有一個門,只有一個門。那麼然後那些小孩子進去玩了以後,裡邊起起火來了。唉呀!起起火來了以後啊,那時候大家就是匡鎯鎯,非常地驚慌啦!驚慌以後,那個大富長者一看,哇!說他那些小孩子都在這個大宅當中,又燒火,不得了!跑得去要叫他們出來。結果是那些小孩子一看見那個父親來了很高興,啊,只覺得跟他逗得玩一樣,逗得玩一樣。外面啊,他一點都不曉得那個火的恐怖,儘管他父親告訴他:「你出去啊,出去啊!」他還以為那個父親跟他兩個一起好玩,就是不出去。 157A 02:25 1:26:01

結果他老人家自己就著急起來了,萬一勉強這麼弄得話,說不定要有人受傷。所以他就跟那個孩子們說:「欸!那你們不是平常就歡喜玩那個什麼車嗎?譬如說羊車啊、鹿車啊、牛車啊!現在這個門口啊,我已經準備了很多很多那各式各樣的車,擺在門口,都等著你們去呀,你們趕快去拿啊!」先頭啊,那個小孩子都不肯出去,結果一聽見那個父親說,外面門外等著,大家就爭先恐後奪門而出,就這樣。結果跑到外面去一看,是不是羊車、鹿車,牛車都有啊?沒有,只有一種車叫大白牛車,大白牛車。 157A 03:14 1:26:50

這個,這個公案,我想我們平常修學佛法的佛弟子都耳熟能詳。這說明什麼呢?說普通的人這個愛好執著,不曉得這個三界像個火宅一樣地可怕,儘管佛一再地說明哪,嘿,大家不一定真正能夠接受。那麼這個時候啊,這個佛陀——也就是在這個譬喻當中那個大富長者,他這個大富長者就像我們的佛陀一樣,疼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像自己最痛心的兒子一樣,眼看著他們為這個輪迴生死、無常大火所燒,要想最圓滿的方法告訴他們,你不聽。那麼就各就他們所好啊,就說外面有這些好玩的東西,讓他們引出來。結果出來了以後,原來,嗯!只有一樣東西。那這個比喻當中也就是說,真正要接引你們的,不是那些羊車、鹿車,而是大白牛車。羊車很小的,就裝一個人,鹿車比較大一點,只有牛車啊最高廣。以我們現在來說當然不是這個車,可是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話,牛車最大。換句話說,佛也是一樣,以最大的方法來濟度一切。這樣的因緣。 157A 04:42 1:28:17

那麼經過了這樣地說法了以後啊,那麼其他的這個聲聞等等,也一一了解了。剛開始的時候,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了解了,那麼因為他請求,佛這麼一說,其他的人大家都了解了。於是,啊!下面大家了解的那個時候,下面像以大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這些人帶著頭,他自己也說:啊,聽了這個好高興哦!自己就跑到佛前面,跑到佛前面,嗯!說:「哎呀,我現在真正地聽見了這個事情,先是看見舍利弗尊者得到授記,現在呢又聽見佛說明這個道理。這以前哪,我們年事嘛居高,然後呢,總是在那個所謂眾中的上座,所謂大長老們,自己覺得已經得到了涅槃了。不管佛再怎麼說,說這個無上菩提等等啊,我們根本沒有興趣,自己安住在自己的這個解脫法門當中。那今天聽見這麼佛這麼一講的話,欸!了解了。」哦!說:「自己呀,所以我也想起一個......」願意把他自己的領解在佛前面說。那麼那個時候也就說什麼呢?說這個「糞子喻」。這個公案我就不詳細說明了,總之,因為那個那些其他的聲聞弟子,透過了佛說了這個譬喻以後,他也了解了,那麼佛也給他們一一授記。 157A 06:33 1:30:08

那麼那個授記呢,在《法華經》的〈授記品〉當中,他從舍利弗尊者第一個開始,下面緊跟著再授記迦葉尊者,然後呢再授記須菩提尊者,再授記目犍連尊者,一個一個大尊者,一一授記,他們一一成佛。然後呢,授記迦葉尊者成佛的時候,怎麼說呢?他說:我這個弟子摩訶迦葉,在將來還要繼續地供養三百萬億諸佛世尊,恭敬供養等等,廣修無量法門以後,然後成佛囉!成如此如此,像平常一般的那個正規完整的授記一樣。下面須菩提呢,也是一樣,也同樣地要再奉覲供養三百萬,喔,還要多,三百萬億那由他諸佛,然後成佛。那麼,其他的一個一個雖然大家都成佛呀,但是呢,他還要經過很長很長一段時候,很長很長一段時候,他最後都是成佛的,都是成佛的。 157A 07:58 1:31:33

那麼這個裡邊哪,我們要說明一個事情了。雖然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無非指向一個目標,什麼目標呢?成佛,使令一切眾生,最後走上這條成佛之路。但是成佛的快速,以及所經過的時間哪,這個裡邊就有了很大的差別了。欸,譬如說我們前面已經說的,在《法華經》上面從舍利弗尊者開始,然後呢,這個大迦葉尊者,然後呢須菩提、大目犍連,所有的這樣的——佛。乃至於佛在《法華經》上面最後授記學人,換句話沒有證阿羅漢果的,乃至於他最後說,隨便地念一聲佛等等啊,都最後會成佛。可是這個時間卻是很久遠、很久遠,很久遠、很久遠!就這樣。 157A 09:13 1:32:49

所以在這個裡邊,這是我們真正重要的,假如說這個久遠的時間哪,說反正你在那個地方只是等著,慢慢、慢慢安安心心地以後,到那個時候那麼,好囉!自然而然佛果掉在你頭上來了。那倒說不定啊大家還有人說:「唉,真正去修行很辛苦的,那我就慢慢地來吧!」實際上你經過那段時候的話,要很努力的,要很努力的。同樣的一樣的成佛,一個要經過這麼長的時候而成,另外一種就可以很快速地成佛。那麼這個時候的話,當然我們一定會選快速的。那麼這快速的怎麼講呢?快速的那就是《華嚴》上面。《華嚴》上面佛出世,剛開始的時候就說《華嚴》大經,《華嚴》大經。那個時候,他在這個裡邊說的是最圓滿的教法,結果這個成佛的,卻不是像我們現在《法華經》上面,還要經過這麼樣長遠的時間,而是什麼?很快速的,很快速的。這個在《華嚴》上面哪,我們就可以找到實際上的一個經文來作為證明。 157A 10:32 1:34:08

《華嚴》在最後〈入法界品〉那一品當中,說善財童子最後成佛的時候,它這麼有這麼一段話。這個是在唐譯的《八十華嚴》,大概第七十九卷或者是八十卷,那個我記不住了,沒什麼關係,將來諸位你們認真地去看的話,一看就了解。他說,不但是這個比起聲聞來要快這麼多,而且他這個善財童子最後成佛的時候,在普賢菩薩告訴他,就說:「你現在這樣啊,能夠以很快速的方式成佛,比之於很多菩薩,很多極大部分的菩薩要經過很長的時候,無量阿僧祇劫修習善法而成就。現在呢,你在很短短的時間之內,一生當中就能夠圓滿地證得。所證的內涵哪,跟那些菩薩是無二無別,跟我也一樣(我就是普賢菩薩自己),那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證德。」這樣哦!他也成了佛了,他也成了佛。所以《法華》、《華嚴》兩個究竟一樣地成佛,可是兩個時間卻是差得天差地遠哦!那麼這個關鍵在哪裡?這個關鍵在哪裡?這個才是我們真正重要的。 157A 12:12 1:35:48

其實你說《法華》真的是一定這樣走得這麼長遠嗎?不!實際上並不如此,並不如此。就是以《法華》來講《法華》,這個《法華》前面除了授那個弟子等等一品一品下去的時候,下面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那個提婆達多啊,提婆達多我們曉得,就是生生專門跟佛作對的,專門跟佛作對要害他的,他最後也得到佛陀的授記。在《法華經》上面〈提婆達多〉一品當中,佛陀就授記他說:欸,我以前因為得到了這個提婆達多的好處啊!提婆達多,我那時候我要求那個大乘經典,那麼那個時候啊,就有一個阿私陀仙(就是說,印度當年的所謂說外道婆羅門啦!)那麼就供給他那個《妙法蓮華經》。但是呢,不是無條件的哦!這個釋迦世尊也是用種種的方法,恭敬供養那個婆羅門,然後呢,這個婆羅門阿私陀仙,就把這個《妙法蓮華經》給了我們釋迦世尊。因為這樣的關係啊,所以釋迦世尊說,因為提婆達多往昔的這個善知識的因緣使他成佛啊,所以他非常感激。同樣呢,他提婆達多將來也成佛,過了什麼什麼多少時候,他會成佛的。 157A 13:50 1:37:25

這個裡邊,除了這個裡邊,下面還有這麼一段很有趣的公案——龍女成佛。這個龍女成佛啊,卻沒那麼、沒有這樣像前面所說那個羅漢轉了一個大圈子哦,她卻是很快速地這樣成佛的哦!所以這個裡邊就說明了,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是引導一切眾生成佛,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兩類:有一種呢,要經過很長遠的時間;有一類卻很快速的。所以善財、龍女是通常代表了快速的,那麼其他的呢,代表了比較慢的一類。這個慢的程度啊,不要說一個凡夫,譬如說我們經常說,佛的那些常隨眾當中,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最了不起的;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最了不起的;而大迦葉尊者的話,不但是頭陀第一,而且又是傳付法藏的,所謂這個第一。處處他們每一位大尊者有這麼高的條件,結果還要經過供養不曉得多多少少的,動不動說三百萬億——舍利弗尊者嘛,說要無量無數的;大迦葉尊者嘛,說要三百萬億;而須菩提尊者嘛,要三百萬億恆河沙的等等的這麼多佛。還要經過這麼長遠的一段時候,那麼這個中間的關鍵在什麼地方?這個在《法華經》當中單獨看的話,我們不容易了解,不容易了解。而假定說,我們能夠透過這個《廣論》的說明,然後在這個裡邊一體會的話,懂得了! 157A 15:55 1:39:31

這個佛說法都有一定的次第,一定的次第,從這個次第上面一步一步接引,帶我們這麼走上去,帶我們走上去。假定說我們能夠一開頭的時候,能夠聽信佛陀的這樣的指授,而依此那麼按部就班地、這樣地從基礎上面,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話呢,我們就會走這條快速的路子;否則的話呢,就不一定,就不一定。那麼這個道理,在我們《廣論》的前面也簡單說過。因為《廣論》當中前面曾經把那個次第,說前面是共下士,中間嘛經過共中士,到最後嘛進入上士,所以不共。進入上士以後呢,還最後又分出來,如果你條件真正夠,把那個上士基礎建立穩固了以後呢,最後要想快速成佛嘛,還要進入最後的所謂密乘;如果你條件不夠嘛,就從這個地方就到此為止。而這個彼此間哪,前後有一定的關係,這個關係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很清楚。如果我們現在仔細地回憶一下,那時候你就了解了,那時候了解了。 157A 17:23 1:41:00

所以為什麼《廣論》當中說把這個人天乘法,以及中間的這個聲聞、緣覺的中士道,在很短的一個幾個章當中,大概是幾章?七章還是八章啊,是,一共有七章,到七章為止——呃,不是七章,七卷。七卷為止啊,那個是包含了前面的道前基礎、共下,然後呢共中。而這個總共七卷的文字,包含了佛前面所說的所謂《阿含》等等,說的很多的那個經典的內容統統包含在裡面。那麼這個原則是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說他先把這個重要的內涵哪,指出一個這是一步一步走上去必要的過程。 157A 18:28 1:42:03

那麼在修學過程當中,假定說我們能夠把握住這個幾個原則,或者你已經對佛法有整個的圓滿了解,對這個整個的綱要有一個了解,你曉得:哦!從什麼地方一步一步上去,這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你完全信得過善知識的引導,說他只要引導你怎麼,你全心全意聽他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在走前面的這個路子的時候啊,大概走到什麼時候,要繼續地深入了,繼續地一步一步地深入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很快的,不會有很多的停滯。反過來,假定我們沒有這個認識的話,我們自然會碰到哪裡執到哪裡,執到哪裡就停在哪裡,這樣,所以這樣地走上去就比較辛苦,比較慢了。 157A 19:27 1:43:02

在我以前講《廣論》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個比喻,大家還記得。就像我們現在說一般世間的人哪,大家要找一個比較理想的職業,說最後呢找到一個大的企業部門去,這樣。那麼找到大的企業部門去,這個時候啊,譬如說平常一般人的話,都是:哎呀,進到那個大企業部門去的時候啊,進到一個部門覺得做得得心應手,他越做越是就停在那裡了。你要叫他換一個,啊!他實在是不願意,實在是不願意。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可以在那一部分當中,作為一個很專門的一個技術人員,但是他不可能把握得住,這個全部的這個細節的真正的這個企業王國,我這個比喻是這樣說的。 157A 20:28 1:44:03

而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內容是什麼呢?這我們曉得,同樣的道理,就是說我們將來真正究竟圓滿達到的,不是說得到了一點點小小的好處。要想你徹底圓滿解決的話,應真該要得到的話,應該是什麼?一個圓滿的,說佛的報身報土。那個時候就相當於這個事業王國的全部。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你在一部門當中做得圓圓滿滿,到那時候你發現:欸,你所要的不是,你重新在另外一個地方換。等到你摸熟了以後,你到那時候又習性所使,你又在這個地方又停在那裡,那個地方停在那裡。所以你一步一步摸過來,是不曉得摸到什麼時候。 157A 21:17 1:44:53

那麼另外一個呢,譬如說,我們這個比喻當中來說,有一個就是董事長的兒子。他一開始就曉得:欸,原來我將來要接掌那個董事長的位子,換句話說,這個就是我的整個的事業王國。他同樣地對於各部門當中都應該有圓滿的了解,可是他進入的次第方式不會像前者一樣。他只是曉得從我整個的事業,從哪裡開始,怎麼一步一步上來,他在每一部分大概一個了解,了解了馬上上去,了解了馬上上去。這樣地一步一步地上去的話,結果他每一個部分的運作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怎麼配合,最後呢很快地就跟到了,跟到那個董事長身邊,等到那個董事長下來了,交給他,他就行了!那麼這個兩種情況啊,就是在《廣論》當中我特別說明,所謂它《廣論》的究竟意趣在什麼地方?引導我們走上最究竟圓滿這個路。那麼但是中間要經過什麼樣的次第步驟,是這樣地來。這個基本的概念哪,跟《法華》上面是完全一樣。那麼不同的呢?不同的在哪裡呢? 157A 22:42 1:46:18

這個《法華經》,像我們剛才看,哦,說這是《法華》短短的一部經;究實說來,我們應該從一個圓滿的立場去看這件事情。所謂的圓滿的立場,曉得是什麼?就是佛出世開始,從他證果那一天,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開始,一直到最後臨涅槃,整個的說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一個完整的綱要。在那個上頭的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到最後指出這個《法華》來,這樣的。那麼,所以他前面所有講的那些道理什麼等等啊,完整地來說,都是含攝在這個《法華》裡面,而——不應該說《法華》啦,用另外一個方式也許大家更容易了解這個意趣。就是說佛說的整個的內涵,說完了整個的內涵以後,他才說:哦!我出世的目的何在?是引導你們最後成佛的。既然這樣的話,當然他前面所有的這些,無非都是引導我們成佛的方便。所以必然是從鹿野苑,為五比丘轉四諦法輪開始的內容,真正說起來,這樣的一個廣博的一個內容,那麼到那個時候呢,說最後指向《法華》。 157A 24:17 1:47:52

所以《法華》它裡邊,並沒有說怎麼修行的內涵那個細部一步一步,它不講。不是它沒有講,它是講了,可是在這個上面我們了解這個意趣,那麼才知道這個必然的特質,必然的特質。所以我們單單從那個《法華》上面去看的話,嗯,它前面那個道理好像沒有講。實際上呢,這個道理是這樣地說明的:哦!從佛開始轉四諦法輪,到最後的圓滿的,都含攝在這個《法華》裡頭,而這個裡邊他只要提綱挈領指出來,「我告訴你們的究竟意趣何在」,就這樣。 157A 25:03 1:48:38

那麼,所以在這個情況當中啊,《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把佛說的整個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把每一部分哪,就是按照著佛陀的真實的意趣,它最重要的內涵抉擇出來,分成幾個必然的次第步驟。從大的地方來說,最前面是最基礎應該怎麼樣;有了這個基礎進去的時候,這第一步應該做些什麼,那是共下士。平常我們相當於說:哦,這個基礎啊,就是幼稚園啦,先對於上學這件事情產生一個好感。那麼了解怎麼去,這樣地有了事先的準備,那麼到學校裡去的時候啊,就去開始學的時候啊,就高高興興地能夠學。如果你前面沒有一個準備,一開始到學校裡的話,哦,他不曉得怎麼辦,說不定會哭啊、鬧啊,儘管老師教他,他不一定能接受,諸如此類這樣的。 157A 26:15 1:49:51

所以,當然這是個比喻啦,來說明讓我們了解,這個叫道前基礎。那麼進去了以後呢?所謂是共下士,說我們比喻當中不妨說,這是小學吧!然後共中士,那麼是中學;然後呢上士,就是不共了,那是大學。大學的時候,才是把我們真正修學的內涵來告訴我們。那麼大學,然後呢,這個裡邊如果你還要特別的,還有它的不同的內涵,就是這樣。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從這個上面我們才了解,原來它把整個的圓滿的這個佛法的內涵分成這樣,那麼使得我們從凡夫第一步,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你一步一步走上去的話,很快地就通過我們必須要走的這個次第。 157A 27:12 1:50:48

關於這個次第,我想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必再談。但是在前面我們學習《廣論》的時候,已經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我這地方隨便提一個吧!譬如中士、中士,它正規地說起來,這個中士講的什麼啊?就是引導一般人,說你前面已經有了下士嘛,下士是告訴我們說你得到這個快樂,雖然暫時好像快樂,生了天啊,但是最後天福盡了以後要墮落,還是不究竟啊,所以要得到解脫啊!欸,對啊!那麼要解脫。那麼要解脫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它有一個特別的,說先要發像出離心,這個出離心三乘所共的,這個才是佛出世最重要的起步的地方。那麼你要得到那個出離的果的話,應該要學的所謂三無漏學是戒、定、慧。 157A 28:14 1:51:50

所以正規地來說,那個中士的內容應該說戒、定、慧的三學,可是在中士當中只說了一個戒,而戒也是大概的綱要,定、慧它沒有學。它為什麼不學呢?書裡面說了:這個本身也只是作為一個引導的過程,它真正的目的,不是讓你真正感得一個聲聞果,脫離生死就了的呀!所以這個過程當中,你要一步一步上去,為了保持你一步一步上去的增上生,那麼這個是重要的,所以這個戒學在那個地方說一下。因為你如果不持戒的話,儘管說你有很高的目標,想一步一步走上去,你的目標是不錯,如果行持不相應的話,到那時候的話,你人身都得不到,乃至於墮落,你怎麼能修行呢? 157A 29:19 1:52:54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很明白地清楚看得出來:哦!原來《廣論》正是把《法華經》當中,佛出世究竟圓滿引導我們的次第啊,那這樣地一步一步地說得清清楚楚。所以如果我們單單看《法華經》的話,是不大能夠了解。儘管佛說一個、一個眾生都最後成佛,可是怎麼成法呢?這個道理可是沒有呀!欸,那麼現在我們學了《廣論》以後的話,對整個的這個道理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所以你從這個眼光去一看的話,那你才發現:哦!原來《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的內容,卻實實在在就是《法華》、《華嚴》的精神。剛才我們引的都是《法華》的,為什麼這個《華嚴》的精神又在裡頭呢?這個等一下下面我們再來說它。 157B 00:03 1:54:10

關於那個引證《華嚴》部分哪,現在這個地方,我先用《華嚴經》上面的這一個內容來說明一下,來說明一下。這個《華嚴經》,它純粹是所謂為大乘行者而說的,這是我們通常都這麼說,我們也了解。現在我們看那個經文,我們引最後〈入法界品〉。《華嚴》通常分為四大部分,所謂信、解、行、證,前面呢說明這個道理啟發他的信心,然後呢了解它的那個內容,以及怎麼樣的修持等等,由於這樣的話呢,照著它去行持,最後呢感果,所謂這個證果部分。那麼這個證果部分的那個內容,就是在〈入法界品〉當中。 157B 01:09 1:55:16

這個我大概地也這麼說一下,這個佛說這一個法是在哪裡呢?是在舍衛國,也是給孤獨園,給孤獨園所謂大莊嚴重閣。在《八十華嚴》是唐譯,《華嚴》傳到中國來一共三個,所謂晉譯跟唐譯。晉譯就是《六十華嚴》;唐譯有兩部分:一部分呢是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華嚴》,到後來這個又唐朝又有一個所譯的所謂《四十華嚴》,實際上《四十華嚴》就是唐譯的後面,最後那〈入法界品〉的詳細一點,詳細一點。那麼這個最後的〈入法界品〉,最主要的剛才說的那個,現在我們來引證一下。 157B 02:12 1:56:19

那個〈入法界品〉當中說:佛陀在舍衛國的給孤獨園那個大莊嚴重閣之上,有許多大菩薩,那個大菩薩有五百個諸大菩薩,以普賢、文殊菩薩為上首,其他的還有很多菩薩,那麼然後呢還有所謂五百個聲聞弟子眾。這個五百個聲聞弟子眾都是什麼?都是已經證得了這個涅槃的,而且都是不是普通的這種大阿羅漢。這個文字上面說:「五百聲聞眾俱,悉覺真諦,皆證實際,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離結使縛,住無礙處,其心寂靜,猶如虛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這段文在這個唐譯《八十華嚴第六十卷.入法界品》一開頭的時候。那麼除了這個聲聞以外呢,還有無量的世間主,無量的世間主,換句話說,包括了所有的,這樣。 157B 03:42 1:57:48

那麼那個時候呢,所有的那些人大家都這麼想啦!說這個如來的境界是——哎呀,高妙、深廣極了,在世間任何人是沒有辦法所了解的。只有一種情況,說佛的、諸佛的加持威神的力量,還要加上什麼?加上自己的善根力量,還要善知識攝持的力量,很多這種力量啊,才能夠跟佛相應。所以這個時候只有唯一的祈求我們世尊,說希望世尊能夠隨順我們哪,能夠顯示出如來的境界。 157B 04:34 1:58:41

那麼那個時候,說這個佛啊是了解大家的心念,所以他就顯示他的神力,他那個時候特別的說叫「師子頻申三昧」。關於這個方面我們不在這兒說《華嚴經》,我就不詳細說明它了。然後呢這個地方的又顯露出來,開展出來這個佛的不可思議的智慧神通,啊!那是不得了!就在那個小小的,平常我們說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哪,把十方法界一切諸佛的整個的境界,全在這個裡邊開展出來,開展出來。這個境界之妙,單單它描述這一部分,就是用了好幾張紙,用了好幾張紙。 157B 05:29 1:59:36

那麼可是這個時候妙咧,有一件事情有意思得很!那個諸大菩薩,乃至於很多世間主、天龍八部等等同樣都感覺到,都看到、都聽到,啊!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威神。但是那些聲聞弟子,不要說普通的那一些有學的聲聞弟子,最了不起的上首大聲聞,像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離婆多、須菩提,他上面舉了一大堆。其實這一些五百個聲聞,雖然同樣在那個地方啊,卻不看見,根本不看見。佛到底在那兒做什麼啊?所以如來的一切的境界,如來的神變,一切的威神,以及那些菩薩的境界,他同樣地也不看見,根本不看見! 157B 06:29 2:00:36

那麼為什麼呢?為什麼呢?他說明這個理由了,說明這個理由了,這個理由還是在《華嚴》這個六十卷上面。那為什麼呀?因為善根不同。說他本來啊開始修行的時候,就沒有修習佛道,沒有修見佛自在的這種善根,他也並沒有像普通一切菩薩、佛陀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在生死流轉當中,他並沒有發那個心廣集福智資糧,而是急急地求得自己解決。所以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他沒辦法了解,所以沒辦法了解。而菩薩之所以菩薩,他行的,他那個特別的叫作菩薩道,是不共——不與二乘所共的。這就是《廣論》上面所謂的前面是共道,他聲聞只走那個共道,解決了,那個菩薩的上士的不共道,他並沒走。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他見不到,儘管同樣地坐在這個地方,沒辦法見到。 157B 07:49 2:01:56

在這個上頭他說明了,不但說明,然後呢他又舉很多比喻。這個比喻當中啊,第一個他譬如說啦,他說在那個恆河邊上面,有無量不曉得多多少少、無量無邊的餓鬼,唉呀,那個餓鬼是苦不堪言,長劫以來乃至不聞江水之名。妙咧!那些餓鬼在哪裡啊?在恆河邊上。恆河是印度一條最大的大河,在河邊上居然水都看不見,為什麼?因為他的深厚的業障,他的業力所感。他雖然看見河,跑得去,不是乾掉了,乃至於看見這個地方都變成功火啊或者什麼等等的。現在呢,他說這個聲聞一樣,儘管在那個諸佛的大海當中啊,他就看不見佛的這個甘露的法水。他舉了很多很多比喻說明,說這個。那麼菩薩呢,這個菩薩以及世間之主,那個世間之主不是普通喔,就是——哪!就是正在行菩薩行,在生死流轉當中的,他以往就已積集那些福智資糧,當然這個重要的就是發了菩提心,所以在生死當中積聚這個,所以他才能夠看得見。因為這樣的關係,儘管今天佛在那個地方現種種的神力啊,他就是看不見,那麼這是第一個。 157B 09:36 2:03:43

以後呢?由於這樣的情況以後,他一步一步地下面,我就這個簡單的情況先說一下。下面文殊師利菩薩就在這個逝多林當中就離開,離開了以後呢,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另外一個地方去啊,那先還有舍利弗尊者跟著一起去,那麼到哪裡呢?到福城。福城東邊有一個叫大塔廟,那個大塔廟就是以前這個佛陀,很多諸佛在那個地方行菩薩道的那個地方,就跟大眾「敷演」,換句話說弘揚這個大乘法門。那麼那個時候啊,那個福城裡邊——這個福城是一個地方,這個城也叫「福」,福德的福——就有很多那個大長者,說五百個長者、五百個優婆塞、優婆夷以及童男、童女等等,來了。那麼這個時候啊,這些人都是久種善根的人,來聽文殊師利菩薩教化他們這個圓滿的教法、圓滿的教授。 157B 10:56 2:05:02

那麼在這個裡頭,就特別是說善財童子,特別把那個善財童子,前面當然也是說其他的那個優婆塞啊、優婆夷啊,特別說這個善財童子,以前往生已經種了很深厚的善根,也發了這個菩提心,那麼現在又跑到這個地方來,跑到這個地方來。所以這個文殊師利菩薩,就看見了他以後就非常歡喜,那麼而讚歎他、讚歎他。那麼那個善財童子呢,也看見了文殊師利菩薩以後的話,一心恭敬地跟他學習,跟他學習。那麼這段公案呢,就是在這個《華嚴經》當中第六十二卷當中,在《華嚴經》是《八十華嚴》的六十二卷當中。 157B 12:03 2:06:10

經過了文殊師利菩薩這樣地教化、詳細地說明,然後呢他那個聽法、求法以後,最後那個時候啊,這個文殊師利菩薩就給這個善財童子說:「啊,好極啦!你是發了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無上大菩提心——還更進一步要親近善知識,去問菩薩怎麼修、怎麼做,所謂問菩薩的行,修菩薩道。現在我告訴你呀!」那麼下面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指導善財童子的一段話,這段話我現在這個地方唸一下啊,在《華嚴經》六十二卷,《八十華嚴》的,就是唐譯的,這個〈入法界品〉六十二卷當中。說:「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迴觀善財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欲親近諸善知識,問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那個「善男子」,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提醒教示善財童子的話,說)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 157B 13:53 2:08:00

這第一句話,這個要解釋一下。說:「善男子啊!你要曉得,親近善知識、供養善知識,而且不是一個喔——諸善知識,你要去親近他,第一個要親近他、要供養他,要曉得這個不是一個喔!很多善知識。這個是什麼?具足圓滿一切智,一切智是佛智,換句話說你要想求佛道,那麼第一件事情重要的什麼?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所以你對這件事情——親近供養善知識啊,不可以疲厭,不可以疲厭,再麻煩、再難你要努力去做。」 157B 14:41 2:08:47

那麼下面呢,是善財童子說:「唯願聖者廣為我說,菩薩應云何學菩薩行,應云何修菩薩行,」等等、等等一大串,一大串。那麼善財童子說了:「哎呀,請求您老人家,您聖者啊,詳細地廣說喔,詳細地告訴我,那麼修學菩薩的行者,應該怎麼樣去學,應該怎麼樣去行......」乃至於下面,啊!怎麼樣地深入深入等等,種種的說明。下面呢,他們這個是問答,這個問答裡邊是包含非常重要,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大概地介紹出來。 157B 15:32 2:09:39

前面還有一個偈頌,這個偈頌完了以後,下面文殊師利菩薩又說了:「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此頌已,告善財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事為難。」這個事情很難、很難喔!「能發心已,求菩薩行,倍更為難。」發心已經不容易了,你發了心以後,還要求菩薩行,那是加倍地困難哦! 157B 16:13 2:10:19

下面文殊師利菩薩繼續指導,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這是第一句話,這個就是整個的總綱,他前面已經說過了,這個地方又提。說:「你假定想、要想成就這個佛的無上智慧,達到佛的究竟圓滿的果位的話,」下面說:「應該決定,」這個都是很肯定的,沒有什麼模稜兩可的,要求什麼?「求真善知識」。這個地方啊,善知識還要「真善知識」。 157B 17:00 2:11:07

談到這裡我們就可以回想一下,《廣論》一開頭的時候,特別說明的什麼?嗯,沒錯!這個善知識非常重要。不但一開頭,而且到最後他又說明,說你把前面那個基礎統統建立好了以後,然後你決定要走這個路,那時候金剛乘;那個時候真正要去走的話,那個善知識尤其重要,比前面還要重要。這兩個都是以善知識帶頭的哦!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呢先提醒一下,回頭我們比較一下,那個內容說明一下,我們就了解了。 157B 17:43 2:11:49

繼續看那個《華嚴經》的經文,《華嚴經》的經文,仍舊是唐譯《八十華嚴.入法界品》第六十二卷接下去。前面已經說,總綱說出來了,說「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下面,「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這個第一個。「見善知識勿生厭足」,這是第二個。「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這是第三點。「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第四點。說了這個四點,下面就告訴他了:善男子啊,下面「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勝樂」,那個時候那個地方有個山叫妙峰,那個山上有一個叫比丘叫德雲比丘,你呀到那個地方去請教他去。那麼這個是第一位,善財童子所謂五十三參所參的大善知識的第一位。 157B 18:55 2:13:02

下面我們先暫時停在那裡,去看看,那個地方文殊菩薩開始指導善財童子,告訴他說:「你要想求一切智智,決定要求真善知識!」這是一個總綱。下面呢告訴他:「求善知識,求善知識不是容易的事情哦!非常麻煩哦!要種種的方式去找啊,這個時候不要疲厭!」這是還沒有見到的時候。那麼見到了善知識以後,跟他學啊,然後呢「勿生厭足」,千萬不可以覺得厭煩。不要說:哎呀,學學不對啦!乃至於不要得到感到滿足。 157B 19:46 2:13:52

這個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我們現在真正一般說起來,說起來真可憐哪!也可以說這是末法,究實說來的啊,就是我們善根實在不夠啊!不要說叫我們去真就千辛萬苦地去找善知識,而現在善知識送上門來,我們還不一定願意,這個慢心是特別地強啊!這樣。然後呢,對於接近善知識這件事情的話,說真正能夠勿生厭足的是很少。就是叫我們親近善知識,隨便做一點,哎呀,覺得麻煩得要命;聽懂了一點覺得夠了、夠了!既厭惡啊又容易得少為足。所以平常我們在修學佛法當中,前面那些障礙就算衝過了,最後有一關很難突破的,叫作得少為足。 157B 20:46 2:14:52

關於這一點,這個《瑜伽師地論》上面,是彌勒菩薩與無著菩薩特別告訴我們哪,說我們修學佛法有幾個障礙,說五重障礙。前面這個幾重啊,都是對世間放不下;最後一個,我們能夠把世間放下了,真正去修學佛法的時候,那時候有一個什麼啊?得少為足。碰到一點點,覺得:啊,夠了、夠了!以我們現在來說的話,就是我們如果學戒的人,哎呀,覺得這個就是這樣了,好囉、好囉!聽到了一點點就好囉、好囉!乃至於很多人說:「哎呀,只要求一經一論哪!」就是這樣狀態,實際上這個不行,實際上這個不行,下面經文還會有詳細的說明。那麼,所以這個是說對善知識不可以生厭足哦! 157B 21:37 2:15:44

然後呢,接近善知識的目的是幹什麼?要向他求學,要從他那個地方得到這個圓滿的教法。所以對這個圓滿的教法我們該怎麼辦呢?他說:「於善知識所有的教誨,皆應隨順。」你都應該隨著善知識的教誡,順從著這個教誡,認真地從了解而去行持,這樣地一步一步上升,這才是達到一切智智,求佛果的必須要的條件。而末了再補充一句,他說:「要曉得這個善知識接引我們,是根據我們特殊不同的根性,把我們引導上去;反過來呢,要淨除我們個別的障礙。所以幫助我們解除,他有種種的善巧方便,那個善巧方便可不是我們了解的。在我們看起來,說不定以為它是問題,那個時候啊,你千千萬萬不要覺得這是個過失,不要執這是個過失。」這個回頭我們再會詳細地講。所以總結起來,告訴我們這樣的,他有個原因。那麼然後善財童子啊,聽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教誡,去就找那個大善知識,一個、一個,經過百城煙水,唉!那不曉得多少辛苦。 157B 23:21 2:17:27

這個地方注意啊!有一點事情哦,他不是說善財童子一開始就是這個哦!善財童子是在這個福城東大塔廟處,剛開始聽文殊師利菩薩的時候已經介紹出來。說這個善財童子啊,是往昔已經多生多劫積了很多的無量無邊的善根,他這個福智的資糧啊,已經有了相當的積聚,障礙是已經是完全淨除。那麼以我們所學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他的道前基礎、下士、中士、上士乃至於,都已經圓滿具足,都已經圓滿具足。這個不但是下面的,說共下的、共中的,乃至於共上士。我們在共上士說的是什麼啊?第一個,說入大乘之門先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還要先發菩提願心,然後呢願心有了一點的樣子了,馬上要發行心。所謂行心的話,就是開始學菩薩行、受菩薩戒,然後呢,隨分地、努力地去廣行這個六波羅蜜,積聚這個資糧。 157B 25:05 2:19:11

通常在我們判那個位次的時候,判位次的時候當然各宗各派有不同的判法,他們印度人,當年所謂西天判的時候呢,所謂資糧、加行,然後呢見道,然後呢修道、無學道。那麼在我們中國判位的時候有不同的,所謂圓教判的通常所謂「信、住、行、向、地」。在這前面這個資糧、加行啊,那就是信位。而我們善財童子所處的地位,那個時候他是什麼?叫十信滿心。這個不簡單哦!我們前面一再說過,在我們中國的祖師當中,具足這個條件的沒有幾個,沒有幾個。他已經有了這個條件了,然後再去,那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告訴他:「欸,你真正要學這個的話,還需要接近善知識哦!」 157B 26:11 2:20:18

我們再進一步深入之前,在這個地方稍微停一下,我們可以回過頭來自己想一想:我們現在什麼地位?什麼身分?我們說要修學佛法,假定我們自己想,我們具足了這個條件以後,會不會再低聲下氣地,千辛萬苦地去找那些善知識啊?恐怕不一定!不要說達到那麼高,眼前是一點樣子都沒有了,哎呀,叫我們去啊,去找善知識啊,恐怕都不行吧!這個就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為什麼我們不能上進的真正原因。這個地方也只是隨便簡單地一提。現在我們繼續地把《華嚴》的內容,一個綱要先有一個認識,完了以後呢,我們可以說明、介紹我們要學的這個東西。 157B 27:12 2:21:19

那麼善財童子經過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指導,然後呢去求見那個大善知識,先開始是那位德雲比丘。德雲比丘完了以後呢,然後呢下面再來一個,一個、一個、一個,經過所謂百城煙水,五十幾員大善知識。真正說起來不止五十幾員,因為有很多地方有好幾個同時出現的善知識的。那麼在這個裡邊哪,真正的出家人很少,頭上那個三位是出家人,到最後那個彌勒菩薩是出家人,中間還有一個比丘尼也是個出家人,其他的那......中間哪,都是在家人哦!而這個在家人當中還妙咧,是各式各樣的人物都有的。不但的世間一般的規規矩矩的人,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乃至於我們說很莫名其妙的人。 157B 28:12 2:22:19

平常我們說的,說有一個大暴君——甘露火王,甘露火王他專門殺人放火的。喔唷!這個善財童子去參他的時候,看見他那個地方啊,殺了很多人,那個頭啊、腿啊是掛在那兒到處都是,這樣的一個人。還有呢,這大外道——勝熱婆羅門,那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這個印度我們當年,現在可能還有,這就是什麼啊?苦行外道,各式各樣的,事火婆羅門等等。那麼勝熱婆羅門就這麼一個人,而這是個大外道,他也在善知識當中。還有一個妙咧,叫婆須蜜女,這個婆須蜜女是什麼人啊?婆須蜜女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是個妓女,或者是個綠燈戶。這個裡邊就有問題了。要我們現在想起來的話是道貌岸然,這怎麼可能呢?欸,但是啊,他因為受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教誡,他所以照樣地去參。 157B 29:19 2:23:23

可是這個裡邊除了這一點以外,還要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哦!他可以去參,我們可不行哦!那為什麼我們不行呢?不是說:欸,你要想去參就可以喔,還需要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去辨別他,假定你沒有這個能力去辨別他的話,萬一弄錯了怎麼辦呢?關於這個問題啊,在我們《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說得很詳細了,所以修學佛法他不但要有這個好樂的心,還要有正確的正知見。關於這一個在我們這裡不去談它!那麼現在呢,這個善財童子啊,經過了前面的這樣的一個、一個,最後啊,找到了兩位大善知識,在真正進入這個彌勒樓閣之前哪,下面那兩位善知識啊,就是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這個是在彌勒樓閣之前的兩位大善知識。 158A 00:03 2:24:30

那麼現在說這個善財童子經過了五十三參,到最後在入彌勒樓閣之前遇見兩位,一個是德生童子,一個是有德童女。那麼這個兩位善知識,把他自己所修證的內容,先一一告訴、教誡,乃至於是加持他,使善財童子如理地了解,乃至於如量地證得。那麼這個中間它有一點重要的事情,在這地方說一下,在這地方說一下。他說:像你這樣能夠發菩提心,然後行菩薩行,不計一切,經過這樣地長遠,然後呢這樣地一步一步地深入啊,那實在是非常地好。 158A 01:15 2:25:43

同時呢又告訴他說:「你呀!」我引那個經文,那一段的經文在唐譯《八十華嚴.入法界品三十九》的後面第七十七卷,第七十七卷。就是善財童子參訪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那一段裡邊,說:「善男子!汝不應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發一願、得一記、住一忍,生究竟想。不應以限量心,行於六度、住於十地、淨佛國土、事善知識。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種無量諸善根,應集無量菩提具,應修無量菩提因」等等,一大段。那麼這個是簡單地就告訴他,說你呀不應該修很簡單的,是一善、行、一法、發一願、得一記、住一忍等等,不應為在這個地方生究竟。我們在這個地方也順便看一看哪!前面我們說我們通常得少為足,乃至於證得聲聞也不可以,乃至於修學無上菩提,然後呢說得了忍以後,這個尚且不可以。要怎麼辦呢?要不可以限量的,以無限量,在十方一切國土事善知識,這樣。說這個菩薩摩訶薩,種無量無邊的善根,集無量無邊的一切的菩提資糧。 158A 03:06 2:27:34

說了這麼一大堆以後,下面他又說:「善男子!舉要言之,應普修一切菩薩行,應普化一切眾生界,應普入一切劫,應普生一切處,應普知一切世」,下面等等。那麼這幾句話,是說了前面這個道理以後,他又總攝起來說,「舉要言之」,把那個綱要,單單那個綱要我們去看一看喔!他第一個說「應普修一切菩薩行」,所有菩薩應行的,沒有一點遺漏地統統要去學,統統要去行。然後呢化眾生呢,要「普化一切眾生界」,沒有一個眾生遺漏地你都要去化。然後再學菩薩行、行菩薩道。化度一切眾生眾的時候,這個時間應該怎麼辦呢?「應普入一切劫」,所有的時間。所到的地方呢?要「普生一切處」。然後呢所對的境界是「普知一切世」,要這樣的、這樣的情況,這樣。 158A 04:31 2:28:59

那麼要想得到它修,後面又說了,「應普事一切善知識」,這些等等了以後,最後呢要普遍侍候所有的善知識。下面他又說:「善男子!汝求善知識不應疲倦,見善知識勿生厭足,請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近善知識勿懷退轉,供養善知識不應休息,受善知識教不應倒錯,學善知識行不應疑惑,聞善知識演說出離門不應猶豫,見善知識隨煩惱行勿生嫌怪,於善知識所,生深信尊敬心不應變改。何以故?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聽聞一切菩薩諸行」,然後呢成就等等,這樣地又特別說明。這個地方看喔!不是一開始喔,而是經過五十三參,參訪了這麼多大善知識,最後已經到了等覺菩薩了。這些都是等覺菩薩,而是等覺,然後要進入最後關頭的時候,那兩位大善知識又告訴他這麼多話。這個裡邊有它很特別的內涵在喔!所以這地方我先把它隨便地點醒一下。 158A 06:19 2:30:47

除了這個以外,他又告訴我們,要親近善知識還應該具足什麼條件呢?他下面繼續地又講說:「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任無疲倦故;應發如金剛心,志願堅固不可壞故;應發如鐵圍山心,一切諸苦無能動故;」下面等等,這要這樣的心、這樣心、這樣心,一口氣說了二十幾種。欸,我們在學《廣論》之前,前面曾經說過,一開始要善知識,後面又要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應該有幾個——說總括起來九種心、四個條件。他這個上面是說是都是引《華嚴經》,實際上千真萬確!《華嚴經》上面說得更詳細,一共有二十幾種,一共有二十幾種心。然後呢親近善知識的時候,他又說應該還有一個條件,說你跟他學應該怎麼辦呢?在《廣論》上面曾經說,在我們親近善知識,就前面作準備的時候,他又說:應該曉得聞法的勝利,然後去聽聞佛法,聽聞佛法之前應該斷器三過、具六種想。這個在《華嚴經》上面,主要的都在《華嚴經》上面。 158A 08:01 2:32:29

那麼就在這一段上面,前面說了這個親近善知識以後,他下面又說,這個文我們也唸一唸。還是在《華嚴經》,《八十華嚴》第七十七卷當中緊跟著上面,所謂緊跟著還是又經過了很長一段裡邊的內容喔!他下面又說:「善男子!汝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這個四個,這個四個《廣論》上面都有。下面又說:「又應於自身生遠行想,於善知識生導師想」,這一些我們就沒有了,像這樣的一個一個想法,一共有多少?一共有四十幾種,四十幾種。在我們《廣論》上面一共則僅聚集起來,就說了六種。不過在這個上面,只是說把那個「想」的原則提出來,而《廣論》上面為什麼要這樣想的這個內涵也說明,這是兩個的差別,這是兩個的差別。 158A 09:17 2:33:45

然後呢,說了這麼多以後,他下面最後又說,說一切菩薩,說諸行、諸波羅蜜什麼等等,「一切菩薩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識力,以善知識而為根本,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出,依善知識長」等等,他又說了這麼個一大堆的話。下面我就不再一一地再繼續地引證下去,只是把這個道理現在在這個地方我來說明一下、來說明一下。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特別見到一個事實:嗯!說這個善財童子啊,他之所以能夠快速成佛的原因,第一點點出來的,他就是由於聽從善知識的指導,而他不隨順自己的習氣,能夠以善知識的引導為引導而不知滿足,不斷地進步,不斷地進步。 158A 10:34 2:35:02

那麼最後呢聽了這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兩位指導以後,他就去見彌勒菩薩。然後在正見到彌勒菩薩之前,首先跑到那個地方,所謂彌勒菩薩的這個毘盧遮那的樓閣以外。以外還沒進去之前,欸!彌勒菩薩從別的地方來了,來了以後呢他也一樣地這樣去至心地懇切地請求,那麼彌勒菩薩先給他一個開示。那個開示之前又特別說明,說這個修學大乘佛法的基礎是菩提心。啊!說這個發菩提心,真正地非常殊勝,但是這個菩提心有什麼多少的好處呢?那個單單說關於菩提心的好處那一方面,說了一大堆,那麼說了這個以後......。這一點我也是贊成,也建議我們諸位同修,值得我們好好地把它看一看,好好地把它看一看。那麼濃縮起來,這個重點呢,在我們《廣論》上面,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他也引用了諸大經論,而主要地都是引用那個《華嚴》上頭的。 158A 12:05 2:36:33

那麼說:「你發了這個菩提心以後,然後呢緊跟著還要行菩薩行,否則雖然你發了心,如果不行還是不對。」那麼行菩薩行應該什麼道理,彌勒菩薩就沒有給他仔細地講,說:「你呀,進到那個樓閣去,你自己去看就曉得了。」所以那個彌勒菩薩就彈指開彌勒樓閣,讓他進去。當然,然後他進去了以後,這個地方有幾個重要的。善財童子在進去之前,他一再地反省,說聽見了善知識這麼多的指導,然後呢他自己回想,以前無量劫來,哎呀!無非都是錯的。那時候深深對以前的錯誤的懺悔,然後深深對於善知識的引導生大恭敬、大努力,勤勤策勵自己所謂努力照著去做。以後就進入這個彌勒樓閣,然後在這個裡邊,又見到是不曉得多多少少是美好的東西,最後有一段交代說明,這個也說一下。 158A 13:23 2:37:51

由於這樣的幾個內涵,他就把是啊彌勒菩薩所有學的東西,當然前面每一位菩薩沒有例外的,所學的內容他一一地了知,乃至一一地證得。最後呢,離開了這個彌勒樓閣以外,彌勒菩薩還告訴他:「喏、喏、喏!你這個所有前面一切的,你要曉得都是什麼?都是文殊師利菩薩指引,也是文殊師利菩薩攝受,也是文殊師利菩薩示現。換句話說,總歸一句話:都是依靠著善知識。那麼現在你再下去的話怎麼辦呢?應該去再見那個普賢菩薩。」所以他最後啊,又再去回過頭來找普賢菩薩,最後又找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也一樣的,這樣地把他所真正的修證的內涵,如理地教導,然後加持他。這個文很長遠,我不能,在這個地方不能一一細說,我把那個綱要只說一下。 158A 14:33 2:39:01

最後在這個是七十九卷裡邊,大概七十九或者八十卷,這個沒有什麼太多關係,你自己去一找就找到了。說最後啊他所證得的跟普賢菩薩齊,也就是跟諸佛相等。那個時候普賢菩薩就告訴他,說:「善男子啊!你現在所學的,你能夠證得這樣,你要曉得這個是好不容易、好不容易啊!十方一切諸大菩薩,要達到現在你所修證的這個程度,要經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喔!而你現在卻在短短的一生之內,都能夠圓滿地證得,你曉得這是什麼原因啊?」就告訴他,這個實際上的什麼?就是他能夠去,一開頭的時候找善知識,依止善知識,以善知識之見作為他自己的見,然後呢努力照著善知識的行持,去隨順善知識的行。就像前面所說的,每一位善知識告訴他,他一點都不違逆;不但不違逆,而且不惜一切,以生命那個代價,全部精神,所以他很快地能夠證得。而把這個普通一般修大乘行者,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才能夠圓滿成就的,在短短的這樣地經過五十三參之以後圓滿了。 158A 16:13 2:40:41

那麼最後呢,所以再以十大願王總結起來,把前面所有的這個菩薩的無量的行願,還歸納成功縮成、總結成十個大項目,以這個十個大項目,最後所謂迴向導歸極樂,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它《華嚴》上面的特質。 158A 16:41 2:41:08

那麼這個裡邊,我先首先就是說一下。喏!前面說的,《法華》上面說成佛的情況,現在同樣這個地方的成佛的情況啊,就是對比出來兩個之間的差別有多麼地大。而這個裡邊我們剛才說的,要找出它兩者之間,為什麼是一個是這麼快速,一個是經過這麼地久遠呢?當然這個裡邊的原因是非常多,真正說起來,佛法一定是因、緣等等兩個主要的大綱,而這個裡邊一一細分,就有很多很多。不過這個地方特別我們應該了解的是什麼?就是善知識,要「真善知識」,所謂真善知識所以為真善知識,他有最圓滿的指導。那麼在《廣論》上面我們已經很清楚了解,現在的問題不在善知識的有無,而是說我們是不是已經淨除了我們的障礙,能夠去接受這個善知識的指導。 158A 18:00 2:42:28

這個話我們在這兒重新再提一遍。《廣論》上面已經說得很詳細,那麼在《法華經》上面一開頭佛就說:「我呀在因地當中發什麼心啊?發無上大菩提心,無非要救度十方三世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圓成無上佛道,所以這樣地努力,現在成了佛了。」既然成了佛,佛有這樣的悲心,而這個悲心又圓滿的時候,智慧圓滿,所謂智慧,他曉得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當他圓滿的時候有無上的大威神力,有這個力量能夠去做,他會不救我們嗎?當然絕不可能!而且他必定一直就忙這件事情。那麼為什麼我們偏偏還流落在生死?這個好簡單的一個理由——這還是我們哪!尤其是經過《廣論》的說明,更是清楚明白,這也是可以說是《廣論》的真正的殊勝的地方。 158A 19:20 2:43:48

平常我們常常說:「哎喲,現在末法囉,也找不到善知識,找不到圓滿的佛法啊!」在這個地方我們想,我們就很清楚明白。剛開始的時候,是,對他這個初機來說,如果你一開頭告訴他:「這個毛病都在你身上。」說不定他掉頭而去。可是我們現在真正地能夠淨化了煩惱,把自己這種執著多多少少拿掉一點,我們就看清楚了,問題在我們自己啊!這個地方我們好好地要反省哪!那麼我們繼續下去,把這個重點先找到了,認得了這個條件,然後去行持。我們仍舊提醒我們自己一下,說並不是一開頭叫我們做到,而是最重要的要我們認識,有了這個正知見。然後呢,根據這個正知見漸漸地上去,淨除罪障、積聚資糧,這樣地一步一步上去。所以我們繼續地說,關於對這個兩點的真正的重要的關鍵,怎麼樣啊然後對我們引發我們一個正確的認識而走上去。 158A 20:31 2:44:59

在這個《法華經》當中有這一段公案,然後呢《華嚴經》上面有這一段公案,那麼這兩段公案當中啊,總結起來了說明瞭了:噢!說佛雖然有這個心,但是因為我們眾生的種種的欲著、樂著,根性的不同,所以前面《法華》上面那一段話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了!大家還記得我們剛才引的,舍利弗尊者第一個說,哎呀,他說:「這個不是佛陀老人家的錯誤呀!這個都是毛病在我自己。為什麼呀?假定我能夠耐心地好好地等待,佛出世的原因究竟圓滿告訴我們,再去做的話,我們就不會很早取證啦!」乃至於後面大迦葉尊者得到了這個了解了以後,在〈信解品〉當中他自己說,哎呀,說這個什麼啊?所謂除糞人哪,這個同樣的道理,同樣的道理啊!那麼所以經過這個地方,我們就是應該正確地認識一個事實,這個問題是在,關鍵在這個上頭。 158A 21:57 2:46:25

剛才我們提《法華經》有一段沒有提到的,提到的什麼呢?就是〈化城喻品〉當中,〈化城喻品〉是在前面的,所謂這個弟子們一個個授記完了以後。他下面又說:佛出世啊,都是同樣地把他最圓滿的教法,這個就是所謂甘露法雨啊,普遍一切地方來濟度一切眾生。可是因為各各根性不同,他自己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的愛好。所以那個比喻當中就說什麼呢?就像那個春天哪,說這個下那個時雨,所謂甘霖一樣啦!但是雖然那個天上面下的甘霖是一樣的,那個龍王下的甘霖是一樣的,可是下面由於不同的,說小草根小,就得到一點的小的好處;那麼上面的中根是,然後呢得到中間好處;大草的話得到大好處;小樹得到小好處;大樹得到大好處。所以《法華.藥草喻品》當中所謂「三草二木」,這個比喻由於不同的情況得到。 158A 23:32 2:48:00

那麼這個時候,他佛又說啦!說:欸,在因地當中是怎麼一回事情啊?那又說到一些很久很久以前,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個佛出世叫大通智勝如來。那麼這個大通智勝如來,在沒出家之前是一個大國王,他有十六個兒子。那麼後來出了家了,出了家了以後,然後證了佛果了。證了佛果了以後,然後這個十六個王子曉得他的父親證了佛了,也一一懇求他的祖父也出家,跟著這個佛陀——啊這個大通智勝如來去修學。那麼經過了請轉法輪以後啊,於是剛開始佛——諸佛都是這樣,先轉四諦法輪,後來轉十二因緣法輪,一趟轉、一趟轉,每一次轉法輪的時候,就有很多、多少億的這個眾生證得了聖果,所謂聲聞果啊、緣覺啊等等。 158A 24:45 2:49:13

那麼這個大通智勝如來那個時候,請法的上座就是他這個十六王子,儘管經過前面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經過四次轉這樣的四諦、十二因緣法輪,有這麼多少億的人證得果了。欸!這十六個王子啊,卻始終沒有去學這個、行這個法門,他也了解,但是不取證。到最後等到經過這樣的幾個次第以後,那個時候他才請求那個佛陀,也是他的父王啦!說:「現在您轉的那些法輪啊,您現在還要轉究竟的無上的大法呀!」那麼那個時候佛陀就給他們說《法華經》。那麼那個十六王子嘛就聽了這個《法華經》,是專門修學這個《法華經》。於是這個十六個王子啊,因為學了這個東西,最後一一皆成佛。那麼這十六個佛是哪呢?佛就說了:東方阿閦毘佛,哪一個佛、哪一個佛,包括西方的阿彌陀佛,最後東北方有兩個佛,一個是雲自在王佛,還有一個就是我,換句話說就是釋迦牟尼佛。那麼那個時候,那個十六王子在大通智勝如來法會之下,也受了這個大通智勝佛的教化,他廣傳、廣弘法的很多,喏!現在就是你們在座的那麼很多人。 158A 26:20 2:50:48

這個裡邊有兩件事情喔!第一件事情啊,是,儘管佛同樣地轉法輪,有很多人很快地取證了,這個就像舍利弗、很多大阿羅漢都是這樣,所以他陷在這個小乘當中。不是說人人聽了就很快地取了,有很多人卻不一定要能夠......欸,先了解了究竟圓滿的道理,然後在這個裡邊呢選取最好的路線,然後這樣地順理成章地一步一步走上去。他就行持上面來說雖然慢一點,可是因為他認識得正確,最後啊,叫慢行而先到。所以在這個時候,在大通智勝佛那個時候啊,很多聽他們十六王子說法的,現在還剛剛證得這個聲聞果者有之,乃至於還在凡夫地的有之,而這幾個人都成了佛了!就這樣。那麼這個裡邊說明了,告訴我們哪,我們應該修學的這個方式大概有一個。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去除幾個特點,那麼這個通常是什麼呢?就是憍慢之心,然後呢執著之心,自以為是之心。你能夠把這個拿掉了以後,一心能夠聽從善知識的教誡,保證我們只佔便宜決不吃虧。 158A 28:01 2:52:29

所以剛才我們說,應該這樣說哦!剛才我們引證這個《華嚴》,究實說來,不是說《法華》上面同樣有嗎?對呀!《法華》上面同樣有。那前面是說的,像這個大通智勝如來法會下面的這個十六個沙彌,十六個王子,他們沒有像前面那些人取證。乃至於後面還有另外一個人,那個誰呢?就是龍女,這個因緣我也把它簡單地說一下。 158A 28:34 2:53:02

那麼這個釋迦世尊啊,一一授記,也說明諸佛出世的究竟的目的,在說這個《法華經》。那麼這個時候說完了以後啊,在正說的時候,忽然之間那個出現了一個大寶塔。啊,那個大寶塔大得不得了!大家就覺得非常奇怪,說這個大寶塔這麼莊嚴,哪來的呀?那麼釋迦世尊就給大家說:「這個是久遠不曉得過去無量無邊劫以前,久已滅度的有一個如來叫多寶如來,他呀在生的時候就發願,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要說《法華經》的話,他即使涅槃了,他那個塔它會現身在那地方證明。那麼現在這個塔呢,就是那位多寶如來的塔。」那麼大家就請求說:「欸!那何不我們希望他要開這個塔,來見見這個多寶如來,因為他的這個全身舍利就在裡頭啊!」 158B 00:03 2:54:13

所以這個,說多寶如來這個塔呀,大家請求希望要見一見。那麼我們釋迦世尊說:「這個要我在十方世界化度眾生的所有的化身,都一齊聚集同意了才可以。」那麼因為大眾的請求啊,所以我們釋迦世尊就把十方世界,在不同世界化度眾生,所有的化身佛一起請回來。哇!那個數量是不曉得無量無邊地多,一起來了,大家都同意了。每一個化身佛來了以後,都帶一個侍者,一方面嘛呢,向我們釋迦世尊請安,一方面嘛「與欲」,所謂與欲是同意。那麼那個時候我們釋迦世尊就上去開,開了以後,果然,哦!看見那個多寶如來,還在這裡一動都沒動,像禪定一樣。他就說:「哎呀,好極啦,好極啦!」說:「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您能說《法華經》真好啊,我就是為了聽這個經而來呀!」啊!這樣。那一個時候在法華會上的很多大眾,啊!就看見了真是讚歎得不得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居然這樣久遠的佛陀還跑得來聽。乃至於換句話說證成,千真萬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莫不皆然哪,來同樣地證成說這個說法的次第等等如此。 158B 01:55 2:56:05

那麼證完了以後,這個跟那個多寶塔一起來的,有一個叫智積菩薩,然後就說來請求說:「好,現在啊您證明完了以後,世尊啊,我們就回去吧!」欸,妙咧!釋迦世尊怎麼說啊?我們釋迦世尊就給那個智積菩薩說:「善男子啊,你稍微等一下,說我們這裡有一位大菩薩叫文殊師利,不妨你等他來了以後,一起見見面啊,談談佛法,然後再回去。」那個時候說完了,文殊師利菩薩來囉!欸,妙囉!當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不在,實際上在不在?文殊師利菩薩跟佛一樣,當然沒有一個地方不在的。那麼不過這個因緣啊說,說完了以後文殊師利菩薩又來了,從哪裡來呀?從大海那裡來,坐了一個大寶蓮花,從下面出現。然後呢因為佛這麼一講,他來了以後,就在佛的前面就頭面頂禮,然後完了以後,問訊世尊以後,再到智積菩薩那裡,兩個人大家一起互相地請安,大家一起談。 158B 03:18 2:57:29

這個智積菩薩就問文殊師利菩薩,說:「您尊駕,在龍宮當中所化度眾生啊,這個有多少呢?」文殊師利菩薩說:「喔,多極了!簡直沒有辦法以數目來稱量,乃至於我們沒有辦法用我們的心哪,所去思惟。你等一下,你看吧!自然讓你來親自來看見這件事情。」話還沒說完哪,就有無量無數的菩薩,都坐著那個七寶蓮花從大海當中出來,到世尊說法的靈鷲山,在虛空當中。而那些大菩薩們,也都是文殊師利菩薩所化度,如說修行,而證得了這個菩薩位的,這樣。哇!說文殊師利菩薩就說了:「哪!我在大海教化眾生的成績,就是這樣。」 158B 04:27 2:58:37

那麼文殊師利菩薩又說:「我在大海當中啊,跟他們講的只有講什麼?《妙法蓮華經》。」這樣。「哦,這個經哪!」智積菩薩就說:「這個經是深極了,奧妙極了!是一切經當中最難能稀有的,世尊親口說這是經中之王。啊!你現在要教他們,那麼這些眾生是不是很努力認真地去修行,是不是很快地就成佛呀?」文殊師利菩薩說:「有,你看,那個地方啊,說有一個娑竭羅龍王的女兒,今年只有八歲。喔!她卻是一個根性很利,智慧具足的,她知道種種的這個眾生的行相、業行。然後呢教了她以後,她都能夠如實地了達,很快發菩提心,然後呢修菩薩行,很快而且證得佛果。」 158B 05:31 2:59:41

這個智積菩薩就說了:「啊?這下就妙咧,我親自看見釋迦世尊在無量劫以來難行苦行,積種種的福德資糧,這個身命腦髓,身命頭目是不計一切地這個行菩薩道,這樣經過了這麼長的時候才成佛。以他行菩薩道的情況來說,就拿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他無時無地沒有捨過頭目腦髓的。你要想找到小得像芥子那麼一點的地方,說這個地方釋迦世尊沒有捨過頭目腦髓都找不到。經過了這樣的長的時候,修這樣的難能可貴的教法,行那個菩薩道成佛,現在這個龍女居然說這樣就成嗎?嗯!這個真叫人難以相信。」 158B 06:42 3:00:53

那麼在這個時候啊,欸!正在說的時候,這個龍女就出現了,龍女就出現了。然後呢那個時候不但智積菩薩,舍利弗尊者也覺得奇怪啊,嗯?舍利弗尊者對龍女說:「欸!剛才我聽文殊師利菩薩說,你發心這樣修行很快就要證無上菩提,這個聽起來真是難以相信。再說呀,這個女身本身,佛說的是個五漏之身不是法器,這個佛道是何等地難能可貴呀,怎麼可能?平常佛一直說的,有這個五種殊勝的,女身不能作:第一個是梵王,第二個是帝釋,第三是魔王,第四轉輪聖王,還有佛身。(這個梵是梵天主,那個帝釋的我們通常說三十三天主,魔王就是欲界六欲天主,轉輪聖王就世間主,還有佛是大法王,這個女人有障礙不能成就的。)現在呢,你能成佛,而且這麼快速,這個實在無法想像!」 158B 07:59 3:02:10

嘿,結果那個龍女妙咧!把她身上的一個寶珠,最值錢的寶珠供養出來,供養給佛,佛嘛就納受下來了。龍女就說:「欸!你看我把那個寶珠供養佛快不快?」「當然很快囉!」「但是啊,我要成佛的話比這更快。」正說的時候,大家看見龍女一下就轉化成功男的,到南方無垢世界成佛,就像我們釋迦世尊,一一具足。這一下大家就親自看見了這個東西,就沒有話說啦!欸,所以《法華》上面,實際上也並不是單單說,說只有這些慢慢、慢慢地來。他同樣地說,這個真正說起來就是,如理如法教化的就有這麼地快成佛。所以問題不是在佛教我們說有所偏差,而是我們修學的人自己的條件上面,來判別它的快速、是非、高下,這個是兩個地方的一個特點。 158B 09:17 3:03:27

不過這裡呢,有一點我們要了解的。《法華經》上面儘管這樣說,還有前前後後說了很多,這地方我也不一一、不舉證了。但是這個我們念過《法華經》的人,雖然說這個經是經中之王什麼等等,但是你怎麼樣下手?發菩提心,乃至於發菩提心之前,先必須要的,說發出離心,然後由出離心進入菩提心,然後進菩薩行,然後呢真正地能夠證實相慧。這個《法華經》上就沒講。《華嚴經》上面是很完整地說,可是啊又這麼多,以我們凡夫的這個心量,根本就還是找不到這一個內涵。欸,妙咧!《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說每一個地方,他都把必要的次第步驟,一一點得清清楚楚,一一點得清清楚楚。我們前面一再講過了,所以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地美、真正地妙就在這個地方。它儘管簡單扼要,可是啊在我們應該走的,所有的重要的關鍵,從凡夫地,到最後成佛道的每一個地方,他重點指出來,關於重點的內涵的最主要的綱要也說明白。 158B 10:53 3:05:04

所以只要你能夠在《廣論》上面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以後,然後你回過頭去再看《法華》跟《華嚴》的話,這個裡邊的內涵意趣是一目瞭然。不會像《法華》,《法華》儘管有這麼好、這麼高明,是,大家也說:「我們現在這個《法華》最究竟啊,最圓滿哪!」所以很多人去誦《法華經》,乃至於《法華經》一字一拜;可是拜了半天,對不起,你善根是積了,卻沒有辦法像《法華》上面告訴我們這樣地如理地證入,行持、證得,這卻是個另外問題。你拜了半天還是慢慢地來,下一生再來、下一生再來,那個時候還要等到佛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佛菩薩告訴我們道理以後,照著去行持。 158B 11:44 3:05:54

除了這一點以外,還有一點很有趣的一個事實。哪!看《法華》,《法華經》上面佛講的那個道理,儘管是最後說:欸,你們都成佛。至於成佛的內容,它就沒有講。前面說過了,真正沒講嗎?講的。要曉得《法華》之所以......說《法華》它不是說單單說一個《法華》呀!從我們佛陀出世到究竟圓滿的,所有的圓滿的教法都在這個裡頭,所以它整個的行持的內容在前面。這個以我們的凡夫的心量,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實在沒有辦法!那麼那個時候呢,宗喀巴大師就把這個整個的內涵凝聚起來、濃縮起來,把它的綱要一個一個列出來,而且按照著必要的次第步驟。 158B 12:38 3:06:48

大家還記得吧?這個次第步驟不是宗喀巴大師的哦!而卻是阿底峽尊者傳來的。阿底峽尊者哪來的呀?卻是經過他幾個老師,這個老師都是有圓滿傳承,是源源本本、一點不少,究竟圓滿把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集的精要,小乘、大乘、性宗、相宗,各部分的所有的傳承,一一凝聚起來,才濃縮這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這個《廣論》的大概內容了解了以後啊,再回過頭去看這個《法華經》,乃至於《華嚴經》,一目瞭然真正殊勝的地方,這第一點。 158B 13:26 3:07:36

其次呢,你看在《法華經》當中,這個文殊菩薩,欸,去教這個龍女很快地成佛。而且妙咧!這個文殊菩薩說我在海裡邊,跟大眾講的什麼啊?講《法華經》。所以說明了這個《法華經》啊,不僅僅限於我們現在《法華經》的經文,這個是就它的內涵來說;它的真正究竟指向究竟圓滿一佛乘的究竟的教法,這個才真正的《法華經》的內涵。所以《華嚴》本身,也就是佛陀所指出來的究竟的這個內涵。而在《法華》上面的龍女,以及《華嚴》上面的善財,他真正的指導他的是誰呀?卻是文殊菩薩,這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時我們就從這兩本經典上面來看,不但是眼前能夠得到無上菩提快速的路線的,就是說我們本師釋迦世尊,在《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他在因地當中怎麼的呀?欸,還是因為呀,以前這個日月燈明佛在的時候,那麼教的那些,教的那些人當中啊,欸,慢慢、慢慢地,慢慢、慢慢地,乃至於十六個王子也是他這個,這一個菩薩,也是他教化出來,佛遺教當中教化出來的。 158B 15:07 3:09:18

所以究實說來,文殊師利菩薩,在不同的經論上面都說明,他是這十方諸佛之母,他總歸是把這個圓滿的教法是教導我們的。現在呢在末法當中,也可以說也只有像這文殊師利菩薩這樣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母,才能夠把這個佛陀圓滿的教法濃縮精鍊,而濃縮成功這麼簡單扼要的這本《廣論》,而適應我們現在時代的眾生。能夠把我們現在的時代眾生,點醒我們,或者種下究竟圓滿一乘大法的種子。而條件如果夠的話,乃至於就從這個上面一步一步深入,還可以很快地成就。這一次因為受於這個時間,所以我沒辦法更深入、廣泛地來說明這個《法華》、《華嚴》跟這個《廣論》之間,彼此之間的很多特別的地方。但是就到這地方已經足夠讓我們了解,足夠讓我們了解。 158B 16:34 3:10:44

所以根據了前面那個《法華》跟《華嚴》的說明以後,現在我們重新再回過頭來想一想,《廣論》當中它那個特點是什麼?《廣論》當中的特點的話,第一個前面就是告訴我們說,你要修學佛法之前,先應該怎麼辦?說善知識。欸,不!他先在說明這件事情,先特別說出來,說沒有告訴我們親近善知識這個原則之前,他先特別說明。第一點說本論的造者的殊勝,然後呢這一個概念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以及本論的殊勝。有了這兩個殊勝了以後,他下面不馬上告訴我們這個文怎樣,而是說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跟這個殊勝圓滿的教法相應,前面這個「說、聽」兩種法門很重要、很重要哦! 158B 17:48 3:11:58

在現在經過了《法華》、《華嚴》這個兩部圓教、圓滿經典的證明以後,我們重新再回過頭來去觀察、思惟一下。這個地方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一點,說前面一再說的「斷器三過、具六種想」,我們是不是這個點做到了?曾經前面說過,因為剛開始的由於我們條件不夠,一下就把這個很深刻的道理說出來的話,大家容或不一定能夠了解。現在經過了全部《廣論》的一個主要的說明,有了大概的概念以後,那地方呀我們重新再溫習一下。 158B 18:43 3:12:53

這個斷三過、具六想,究實說來它有兩個差別:斷三過它還是共世間的,而具六想卻是不共世間的。那麼「斷三過」那一點,這個特別地就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來說,要我們第一個要心裡邊應該怎麼樣呢?就是不要被我們自己的憍慢什麼等等所遮障,一心一意把自己淨化了以後,仰承善知識的教誡。所以他那個比喻說,像個容器,或者我們說是個茶杯、碗也好,你不能蓋起來的,一定要向上,那麼那個時候這個甘露啊,才可以灌注得進來。那麼進一步呢?它雖然是能夠灌注,我們心裡面,一定要把我們心裡面的這一個想法呀,淨除得乾乾淨淨,所以這個叫等流心自己有過失,這個不可以。第三呢,你接受了這個教法以後的話,你要牢牢地記住,不要東耳朵進、西耳朵出,乃至於今天雖然聽完了,聽完了不擺在心上面,這個也不行。那麼這一個情況,是我們世間一般來說的大家都有,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在這裡也不特別說明。 158B 20:15 3:14:25

至於說這個「具六想」當中啊,這個有它一個特點哦!我剛才特別地說這個是不共世間的。那麼這一點哪,特別地再說一下,什麼叫不共世間的?具六想當中第一個什麼想啊?我們病想。那麼《廣論》上面告訴我們,說我們被無始以來的三毒貪瞋等,整個來說叫無明大病。世間的人他發現如果有病了,他才會找醫生,如果沒有病的話,他會說:「好端端的,我找什麼醫生,我忙得很!」再不然他就說:「欸,你什麼啊?倒我、觸我霉頭啊,跟我過不去啊,怎麼說去找醫生去啊!」但是反過來,他一旦他真正發現有了病的話,喔,他就急急忙忙,拼命去找醫生。那麼世間的醫生呢只是治身病的,那麼我們現在佛法裡邊呢治心病,那個心病不是說我們神經病的那個心病,是說我們無明心病。而這個無明心病卻只有佛陀才能夠指出來,不是我們世間一般人所能夠了解的,所以說這個是不共世間的。 158B 21:32 3:15:42

假定我們在這一點上面正確地有了認識了以後啊,這個情況就不一樣了,就不一樣了。我們前面曾經說過,平常我們憍慢哪,或者自以為是啊,種種執著,種種愛好等等,不管是你哪一種心情,哪一種狀態,總不外乎一個事實——無明。而這個無明現出來的行相,粗猛的說貪、瞋、癡。貪、瞋容易了解,癡就是事實的真相不了解,包含的範圍很廣。假定我們一開始學習的時候能夠了解了以後的話,你會一心一意地,啊!專門仰仗善知識來淨除。 158B 22:20 3:16:30

實際上呢,當然我們一開頭的時候,不可能有正確的了解的。那麼現在經過這個《廣論》這樣地詳細地說明了以後,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認真地去體會學習的話,那時候就認識了:啊!一點都沒錯,我們平常的的確確起心動念,無非在自己的這個無始以來的無明知見當中轉。即使我們修學佛法了,比如說我們這種愛好執着的話,仍舊在這個裡邊。現在我們唯一的辦法,一定要依靠真善知識。所謂真善知識,他必定是徹底淨化了這個。那個時候有一個什麼樣的一個必然的認識我們會產生哪?不管我們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弄,都是錯的,而唯一可以依靠的什麼?只有佛世尊。 158B 23:27 3:17:37

那麼這個佛世尊哪,還要經過的如理的抉擇,因為佛說法的時候,他還是說有了義、有不了義。所以平常我們說,要依靠善知識啊,還要分所謂人四依、法四依等等。所謂這個人四依,那不是說普通的人,一定要具足什麼條件,法四依也不是普通的。這個地方我們隨便說一個,比如說「法四依」吧!通常那個法四依指什麼呢?說我們現在修學佛法,說根據什麼呢?根據經論哪!沒錯,經論是沒錯,可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程度不夠,難免依文解義,我自以為懂了,不一定了解文字所指的內涵,所以第一個說「依義不依語」。同樣地這一本經擺在這地方,你一定要了解這一個經裡邊文字所指的內涵,真實意義是什麼,而不是單單從這個文字表面,你自以為懂,萬一所懂的,不是它經裡面所要說明的這一個道理的話,那錯了!所以平常反過來,我們又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158B 24:55 3:19:05

那你要不依文解義怎麼辦呢?還一定要有真正有圓滿傳承的老師的指導,經過這樣指導了以後,你才能夠正確認識這一本經裡邊的實在的內涵。那麼了解了內涵以後呢,對不起,佛說的法,由於不同的根性的眾生,不一定說得究竟圓滿。剛才我們已經學過《法華》跟《華嚴》,曉得前面都是方便說,換句話說不了義的。所以這個四依的標準當中,第二個就告訴我們哪,「依了義不要依不了義」。這個還不可以,你還要分別得出來,哪個是了義經,哪個是不了義經。哦,這樣呀!那麼所以進一步又說這個。那麼還有呢?就是說你依靠這個人,要來跟你解釋的善知識的時候,那怎麼辦呢?欸,你不要從他的人性的那一面去看,所謂「依法不依人」。 158B 26:00 3:20:11

最後你一步一步上去的時候,最後還有一個叫「依智不依識」,這個就比較高明了,不是說你現在認識的,還要依智慧。那麼這一點哪,我們就頗難囉!說:「哎呀,這個智慧,真的得到智慧要無分別智,這個登地菩薩我們怎麼辦呢?」欸!不怕。要曉得登地菩薩,就佛果來說,還是在所謂修道當中;就我們來說,只是我們希望達到的這個過程當中,比如說我們有一個步驟啊!這樣。所以如果說我們現在下腳的因對了以後,那麼將來自然可以得到了這樣的一個果。 158B 26:38 3:20:49

所以說到這個正確的,怎麼樣達到這個佛菩薩的這一個智慧的話,它一定也有它的原則。那麼這個原則什麼呢?我們通常說聞、思、修慧,這個都叫慧,這個都叫慧。不過呢佛菩薩的這個智是修相應慧,要想達到這個修相應慧,前面一定要的條件,換句話說這個因。得到修相應慧的因是什麼呢?就聞、思相應之慧。而這個聞、思相應之慧,跟修相應慧有什麼不同呢?修相應慧是現證的真現量,聞、思相應之慧的話是正確無誤的比量,這個叫作比量智。所以我們在因地當中,你只要照著前面所說的:圓滿的師承,真善知識的指授,然後呢經過了前面必然的次第步驟,得到的聞相應慧、思相應慧作為因,那麼你就能夠得到這個果。所以對我們來說,所謂「依智不依識」指這一點。 158B 27:56 3:22:06

反過來說,你如果說一開頭的時候以為:哎呀,這個菩薩的境界很高啊,我們沒有份哪!對不起,你就斷掉了這個真正感得這個果的因。這個雖然積下一點點將來的善因,對不起,你現在走的一直都是忙別的事情,忙別的事情。這個就是我們在十二因緣當中曾經說過的,你這個真實的種子感果與否的話,欸,就是就要看你下面的行持。如果你下面行持相應,它那個就很快地感果;否則不相應,是別的因在那個地方先啟發了以後啊,它的因擺在那裡,經過無量無邊劫以後再感果,所以我們為什麼不容易很快地成就。 158B 28:44 3:22:55

當這裡我們也隨便說一下,任何一個心種感果的時候,說快則二生,慢則三生。這個話怎麼講呢?要嘛你現在就策發它,下面一世就成就。再不然的話,什麼現象呢?就是說雖然你種了個因種,但是由於其他的這些外緣來感發其他的因種,所以這個因擺在這裡沒動,因此始終不會感果。還要經過很久以後,它什麼時候由外緣能夠啟發它,真正這個成熟的時候,它才會感得這一個果報。這裡就是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喏!如果說你現在不努力策發的話,對不起,它這件事情一樣地不成就,一樣地不成就。 159A 00:03 3:23:49

剛才我們這個回過頭來,再運用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這個十二因緣講前面所謂無明、行、識,那個識的種子它是不是很快地感果啊,看你是不是相應的這個助緣加強它,使它成熟。如果你沒有後面的這個緣去成熟它的這個因種啊,它將來不會感果的。那麼然後經過很久以後,它要感果的時候,還是要有這個助緣把它輔助成功。所以平常我們說種一個善法種子,那個善法種子的因,如果說你不拿跟善法相應的,繼續不斷的這種正知見、如理行去推動它的話,它永遠就停在這裡,乃至於停無量無邊劫以後。可是它種下去以後遲早會的,所以以後還是要會這個因緣啟發,還再成就。這是我們講前面為什麼有的人慢,有人快。那麼快的原因呢,就是他能夠聽從善知識正確的指導,而不照著自己無明相應的。這個地方我們也了解了說:哦!所以我們要依靠善知識,了解自己在病當中,那麼不依靠自己的這一種認識、主張、認為、習慣,這樣才能夠修學佛法。這個是說當我們得到了這個圓滿的教法以後,自己心理上應該準備的。那麼同樣我們把這個,這一個道理運用一下,我們馬上就看看,看出結果來了。 159A 02:02 3:25:48

剛才這個舉的幾個經論上面的證成,說:有的人很快成就,有的人很慢成就,那麼最主要的呢就是什麼?因為大善知識。這個《法華經》上一開頭的時候就是:「欸?這個佛陀說的法我們也得到了,他為什麼還是這樣呢?」這個是什麼心理呀?佛法上面通常一個說,叫「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呢?「慢」就是他以為覺得對,實際上呢,實際上真的對嗎?不夠!因為這個慢心作使,他以為對。所以由於這樣的一個慢心存在的話,他好的東西再不能進入了。所以《廣論》上面,前面曾經引過敦巴尊者一句話,這個這句話也是經論上面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只要你這個慢心一起來,像高山也就高起來啦!那個佛法的甘露水落下來,你這個蓄不住啊,就跑掉啦!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一開頭時一定要這個。 159A 03:11 3:26:57

那麼同時我們剛才引的《法華經》上面不是嗎?說像阿若憍陳如他就:「我已經得到啦!那不是......?」他心裡面自然而然覺得已經得到了嘛,覺得不願意再去進入它了。這個正是什麼?正是我們前面的「斷三過」,那個過失存在;還有呢,「具六想」,他並不覺得自己病,他覺得已經得到了嘛,他覺得已經對了嘛!他當然不願意再去找醫生去啦!通常我們說慢有兩種:有一種啊叫是增上慢,還有一種叫卑劣慢。卑劣慢又反過來,哎喲,自己覺得太差了。說來說去這個原因是什麼啊?還是有「我」,有我的話,這個我相應的這個慢就現起來了。過分了,增上慢;然後呢他自己覺得畏縮了,叫卑劣慢,他總是因為這樣的因緣沒辦法進入。 159A 04:04 3:27:50

所以如果我們一開頭時就先了解了這個,哦!說我們現在這個無明大病當中啊!你自然而然會把它依法地徹底消除,一心一意接納善知識的引導的話,那不是像龍女一樣,就自然而然會像《華嚴》上面的善財一樣,以最短的方式達到最高的成就,這麼我們前面一再說過了。而實際上這個過程當中啊,確實省去太多太多的事情。結果我們是為了說找一點點的好處,結果呢不但找不到好處啊,反而遭到了大損害,遭到了大損害!現在呢我們在這個地方,就不再深入地說《法華》跟《華嚴》,只是我前面舉一個簡單地、略略地說明,將來有機會我還是願意詳細地說明。以我們南普陀來說的話,我們將來會很認真地有機會再去啊,去共同地研閱一下《法華》跟《華嚴》的這個綱要內涵,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導。 159A 05:28 3: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