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護樹齊心力,育苗成林護大地

4 147 1

  全球暖化讓各界紛紛啟動援救行動,其中種樹護林就是一項有利且長遠的方式。每年植樹節、世界森林日、地球日前後,各界產官學、民眾團體皆以不同形式響應「種樹救地球」的活動。

  然而,從種樹到養樹存活、成林,卻是須要廣大長遠的發心、耐心與實踐,才能讓種樹的義舉真實成章,為子孫、大地生命留一片元氣。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自 2011 年起,開始種樹護林的行動,至 2013 年止已種下 164,417 棵樹,約 46,777 人參與,每年減少了 1,973 噸二氧化碳。今年開始,更重視種樹的教育,進而達到護樹成林為目標,同時與國際性種樹組織、各界種樹學者、專家交流接軌,共同帶動真實關心他人、關愛大地生命,卻刻不容緩的長遠行動。

  森林可以調節氣候及雨量,能夠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深入土地的樹根能抓住土壤,使土壤不易被沖蝕,森林更是許多生物棲息活動的場所。但種樹既要看天,適地適木,依樹種的生長時節、規律,並按時養護,同時,植樹者尊重自然的生態觀以及尊重自然的種植技術,更是不容或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希望陸續成立全省護樹團隊,認養種樹後的養護照料,定期關懷地主了解後續照顧狀況,定期舉辦交流會議、專業與技術課程,推動各項護樹等行動。

  福智團體如證法師,舉了佛經上的公案策勵大家:有一片森林發生火災,所有動物爭相走避,許多來不及逃走的動物,紛紛被火燒死,這時有一隻鳥,因為不忍心這些生命受害,就趕快到湖邊用翅膀沾水,再飛回火場,將翅膀的水滴到著火的森林裡,希望可以滅火,來來回回幾次後,幾乎筋疲力竭,這時天神化成一個人,到小鳥面前問牠:你只是一隻小鳥,每次沾的水只有一點點,憑什麼認為你可以滅森林大火。小鳥回答,我的能力也許有限,但我的心力、意志無窮,為了眾生,我會堅持下去。多麼壯闊的胸懷與決心啊!而孔老夫子也告訴後世──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種樹已成為全球積極的減碳行為,但這不是一時行動,更需真實努力、恆時發心,從普及植樹的常識開始,到長時的養樹護樹,才能聚沙成塔,聚木成林。

在台中,人稱「賴桑」的賴倍元,原是大雅貨運董事長,30 歲那一年,為了下一代及大地環境,開始投入種樹救地球的活動,沒想到 28 年來陸續買下 10 座山頭,種了 20 多萬棵樹。愛樹成痴的「賴桑」身體力行拚命種樹,最終感動自己的兒子也投身積極參與,並鼓勵企業界投入種樹的行列;有鑑於全球暖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德國年僅 9 歲男孩菲利斯數年前即發起「種樹救地球」活動,結果短短 3 年內種植了一百萬棵樹。目前「種樹救地球」活動擴展到其他國家,已有 10 多萬學童響應,目標是全球種下一兆棵樹,以降低溫室氣體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這些成功的案例,再再顯示一顆強大的心願、堅持不退的心是生命的希望。

  慈心基金會並於 2014 年初開始,更配合行政院農委會,在彰化與雲林高鐵區域,實施黃金廊道計畫,實行旱作及造林,提高農業水土資源利用等;並與國性種樹組織接軌,進行造林、護樹計畫;向各界種樹學者專家取經,定期舉辦專業講師、種樹達人等培訓;與企業團體合作推動各項種樹護樹計畫等,邁向國際化的種樹推動。期願這股力量帶動起來,能真實關心到他人、利益到所有大地生命,現在不做,永遠不可能改善,雖然是艱辛,但堅持就有希望!

 

 

用行動支持善行

1997 年日常老和尚創辦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因為不忍見到農藥、化肥對環境與眾生的危害,率領弟子們走上一條「不好走,但應該走的路。」從草創期到現在發展多元產業服務、推動種樹與淨塑,慈心與國際有志之士同步。歡迎支持慈心,為環境與子孫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