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

靠近

  我對從小就聰明伶俐的女兒期望很高。因此,考試沒達到我的標準,少幾分打幾下;她拒絕先背熟九九乘法,我就使出父母權威逼她就範......孩子愈來愈怕我,不敢和我單獨相處,也不讓我碰她的書包,甚至多次反應,希望我能離她遠一點。

  安親班老師告訴我,孩子情緒很不穩定,希望父母能做些改變,並鼓勵學習福智文教基金會在推廣的「關愛教育」。我很想改善與女兒的互動方式,於是聽從老師建議,但上了幾堂課後,急於求成的我,覺得效果太慢,擔心這樣下去,孩子不知道已經輸到哪裡去了,所以沒好好運用課程內容。

  但先生想法與我不同,他覺得與其和孩子辛苦搏鬥,不如試試關愛教育。他很有耐心的與孩子溝通,不管考幾分,都和顏悅色告訴她盡力就好;認真聽孩子訴說在學校發生的事,只要孩子行一善就大大讚美。他也與老師保持聯繫,告知孩子在家裡的狀況。

  漸漸的,女兒會主動與爸爸分享,也會聽爸爸的話,父女關係變得很好。相對的,女兒已完全不願意與我互動。我很不服氣,先生卻得意的說:「因為妳沒有認真上關愛教育!」一直冷眼旁觀的我,只得開始認真學習。過了一段時間,很多老師都跟我說,孩子進步很多,我也明顯感覺到了,雖然與我的標準還有一段距離。

  上學期開學,孩子很有信心的說,她要靠自己的方式學習,不用買評量練習,爸爸尊重她的想法。考試前,我看孩子瀏覽一次課本後,就開始看課外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在旁乾著急,因為不能罵孩子,就跑去責怪先生,他嚴正的說:「要對孩子有信心,如果真的考不好再說,她才聽得進去。」

  成績出爐,果然不是我的理想分數,但有達到她自己預設的目標。先生與她溝通,先肯定她達到預設目標,接著表示,爸媽在乎的不是考試分數,而是學習態度,邀請她將錯誤的題目再做一遍,並問她是否滿意自己的成績。女兒雖沒表態,卻願意平心靜氣的和爸爸討論該怎麼做,最後說出要做讀書計劃表,考試前要多複習等。

  今年一開學,女兒主動提出要買評量,且寫出這學期希望能做好的三件事。看到孩子主動學習,學校老師和我們都很欣喜。

  此外,女兒的英文成績不僅一團糟,還數度把家教老師氣跑。我們想問題應是出在她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學英文,於是帶她上街觀察、翻閱英文刊物,讓她看到生活環境幾乎處處有英文,感受到英語是世界共通語言,並讓她知道學會英文的好處。

  我們請她花幾天想想,如果真的不想學,我們會尊重她的意願。有一天,女兒忽然說想聽英文 CD,從那時起,她真的會主動去聽。

  過去,我看不懂孩子的作為,也不去了解她內心的想法,常自以為是的希望她聽話,照做就好;學了關愛教育,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獨特性,如果一味用大人的角度去解讀,將離孩子愈來愈遠。

  看見先生對孩子的付出,感受到陪伴是條漫長的路,必須無盡等待;唯有不放棄,站在她的高度才能看到孩子的需要,也才能真正幫助她;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才發現孩子是父母成長中的貴人。

  現在,坐在女兒旁邊,她不會請我離她遠點兒了。

來源:《福智之友》第 12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