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保育 15 週年特展啟幕:「田裡交會的腳印」
農田動物走進城市,在大安保育小站和您相遇
2010 年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推出友善耕作的「綠色保育標章」,目前已是全臺灣涵蓋農田面積最大、田區類型最廣、保育動物最多元的生態農業標章。今 (2025) 年屆滿 15 年,特別策劃推出「田裡交會的腳印——綠色保育十五週年特展」。即日起至 9 月 26 日止,在臺北市百年古蹟建物「林業保育署保育小站」盛大展出,呈現綠保農友在田間為動物營造的棲息環境,邀請城市消費者帶著觀察者的雙眼、傾聽者的耳朵、守護者的心,一同走進綠保田,見證保育類等動物自在穿梭於農田棲地的美好景象。
慈心基金會表示,截至目前,綠保農戶已超過 675 戶,面積突破 1,000 公頃,橫跨全臺各縣市;申請標章的品項也從可食作物擴展至觀賞性草本花卉。而農友們在田區記錄到的物種已逾 2,500 種,其中包含 46 種綠色保育標的,凸顯農田蘊含的豐富生物多樣性。如何讓大眾具體理解農田與生物多樣性的緊密關係,並願意以行動支持綠保產品,正是許多農友投入綠保轉作後面臨的關鍵挑戰。
為此,在生物多樣性急速流失的當下,在城市中舉辦「田裡交會的腳印——綠色保育十五週年特展」別具意義。展覽以「家」為核心意象,規劃四大展區,邀請民眾循著動物的腳印漫步其中,透過沉浸式的感官體驗,感受綠保農友的用心——他們不僅為野生動物營造安居之所,也為人類提供安全、健康的糧食,守護共同的家園。期盼,這份守護可延伸至城市餐桌,讓友善野生動植物的農產品走入您我的餐桌之中。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臺灣農田同時串連相鄰的森林、溪流、荒地、濕地等環境形成軸帶,共同組成國土綠網,綠色保育農田不但肩負農作物的生產功能,還具備生態保育的價值,更需要被強調與珍惜。
隨著加入綠色保育的農友數漸增,慈心基金會在臺灣各地舉辦「田裡有腳印市集」、媒合通路業者與加工廠如潤之泉開發「優蛋白滴積精」等產品,也啟動企業認養與「綠保米缸計畫」社會公益捐贈等作法,為綠色保育農產品尋找出路。
里仁公司總經理李妙玲亦表示,里仁長年支持臺灣在地友善農產品,2012 年為了守護高雄茂林紫斑蝶,契作綠保土芒果和農友共同維繫紫蝶幽谷;近期則支持「綠保小農直送里仁門市」模式,30 戶小農可自行訂價、配送至將近 100 家里仁門市,讓友善土地的綠保農友有銷售通路的保障。
慈心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特別感謝各界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以及綠色保育農友們的堅持。綠色保育案例不僅在聯合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 (IPSI) 等國際會議中分享,玉山銀行長年支持的「玉山瓦拉米」計畫所在地花蓮南安,也提送申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保育共生地認證方案 (OECMs),深受各界肯定。在這些對臺灣農業及生態環境的貢獻與成果中,產銷消多方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有眾人的共同支持,讓綠色保育足跡遍地開花。
展場一隅,有位農友寫下轉作綠色保育友善耕作的心情:「是愛、是驕傲、是傳承。」綠色保育農友的真實心聲,毫無掩飾表露出他們對土地的情感。邀請大眾走入「田裡交會的腳印——綠色保育十五週年特展」,感受綠色保育農友透過土地與食材傳遞的愛與祝福。
「田裡交會的腳印——綠色保育十五週年特展」展覽資訊(免費觀展)
地點:林業保育署保育小站(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4號)
展期:2025 年 8 月 22 日 (五) 至 9 月 26 日 (五)(週一休館)
時間:12:00~19:00
更多資訊請見「綠色保育 友善標章」Facebook 粉絲專頁
1997 年日常老和尚創辦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因為不忍見到農藥、化肥對環境與眾生的危害,率領弟子們走上一條「不好走,但應該走的路。」從草創期到現在發展多元產業服務、推動種樹與淨塑,慈心與國際有志之士同步。歡迎支持慈心,為環境與子孫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