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

綠蠵龜「卡卡」

在福智佛教基金會及來自各界 700 多位民眾

齊心祝福下重回大海懷抱

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

  2014 年 4 月 2 日福智佛教基金會配合主辦單位台灣電力公司,於桃園觀音濱海遊憩區進行綠蠵龜「卡卡」野放。海洋大學今年 1 月在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救起一隻高齡五、六十歲且奄奄一息的綠蠵龜,經過海大悉心照顧從垂死邊緣救回來,並選於 4 月 2 日這天為「卡卡」野放。當日參與野放的還包括桃園縣農業局林務局外交部、日本交流協會、海洋大學海龜救傷團隊等協辦單位,以及桃園當地學生及民眾約 700 人共同為「卡卡」返鄉加油。

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

  這隻綠蠵龜療育初期放在水桶裡有點卡卡,故海大給牠取了名字叫「卡卡」。「卡卡」被發現時全身佈滿污泥和海藻,加上長時間沒進食而免疫力下降、貧血、脫水、低血糖等症狀,並有被鯊魚咬傷的痕跡;據了解,在牠的糞便中發現大量海綿的骨針及塑膠袋,這些異物可能造成牠腸道的阻塞,喪失食慾,海溫又驟降,讓牠得了「冷暈眩」,失去動力在海上漂流。所幸及早發現給予救援,否則即會陷入昏迷及凍死。 

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

  救援人員在「卡卡」的左後肢發現有個「11027」的鈦合金編號標誌,經查,發現是日本海龜協會在 20 年前,於小笠原群島的中平島所標記,證實「卡卡」是屬於日台洄游產卵的母綠蠵龜族群,兩地的直線距離有 2,314 公里。而臺灣桃園外海可能是牠的主要覓食區,卡卡便是在這個逢難的過程中,幸運的被救起。 

  「卡卡」經海大細心照料後已恢復元氣,4 月 2 日早上十點,「卡卡」到達桃園觀音濱海休憩區,許多媒體記者、大眾及小朋友們相爭目睹「卡卡」及拍照。活動開始前由海大為「卡卡」安裝衛星發報器,希望「卡卡」游向海洋後仍可持續追蹤與關懷。接著由福智佛教基金引領大眾為「卡卡」進行一場祈福儀式,與會大眾皆以虔誠的心獻上祝福的音聲。 

  活動開始由各界產官學致詞,並邀請觀音鄉小朋友們,以綠蠵龜及「卡卡」的有獎徵答,以及朗誦的方式為「卡卡」獻上返鄉祝福。接著由海大程一駿教授滿懷歡心的為大眾分享活動緣起及意義。海大程教授特別表示,福智佛教基金會推動有機無污染理念及作法與生態保育相符,很歡喜與福智合作,他讚揚、感謝福智溫暖的協助,以及默默的努力奉獻。 

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綠蠵龜「卡卡」重回大海懷抱

  「卡卡!加油!卡卡!加油!」活動最後,卡卡在眾人高喊加油聲中,一步步緩慢又踏實地勇敢前行,數度停滯不進,似乎不捨台灣各界的關心與愛護牠的人們。大眾及小朋友們歡欣且依依不捨,相繼揮手歡呼「卡卡」加油! 「卡卡」最後滿載眾人齊心的祝福下,悠揚的遊回大海。

 

 

用行動支持善行

日常老和尚一生致力於佛法研修及弘傳,為了延續佛陀的聖教,使僧俗二眾都能依循佛法生生增上,於是成立了「福智佛教基金會」,在各地成立廣論研討班,希望在家居士也有一個良好的師法友環境,兼顧佛法理論的學習與實踐。基金會也順應社會需要,努力於公益關懷,希望和社會大眾一起提升身心靈,踏上圓滿幸福的大道。歡迎您的參與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