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樹遍人間,植樹造林呵護臺灣

慈心基金會響應林務局 104 年「植樹造林呵護臺灣」植樹月活動

傳唱植樹月主題曲「愛心樹,遍人間」

  一位智者曾說:「種樹最重要的是帶動人們對他人、對小生命及環境的關心,並真實努力;這股力量帶動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的!」

  為迎接一年一度植樹月,農委會林務局於 2015 年 2 月 25 日上午 10:30 在該會戶外多功能廣場舉辦 104 年「植樹造林呵護臺灣」植樹月啟動記者會。今年林務局特別與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首次嘗試製作植樹月主題曲「愛心樹,遍人間」,歌詞傳唱「一棵一棵愛心樹,我願植樹到天邊,願這綠蔭遍人間,永遠妝點人世間。」輕快的曲調傳達出種樹救地球的心願,以及透由種樹行動,表達對於他人、小動物以及人世間的關心。

林務局長及民間團體植樹月主題曲「愛心樹,遍人間」傳唱

Q:為何要種樹呢?

  地球暖化、地層下陷等環境危機的逐漸嚴重,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資料說明,過去 10 年間,地球森林年均淨損失達 520 萬公頃,等於一年少掉一個半台灣大的森林,照這樣的速度,約 700 年後全球森林將全部消失。而根據林務局統計,台灣光復初期,森林覆蓋率約占全島面積 64%,如今只剩 52%,減少約 42 萬公頃,造林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且種樹對於保水、保濕、保土、調節氣候、淨化水源和空氣等有好處,而長養出的森林更是大量有機物的滋生地,以及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種樹旗幟

慈心基金會長年推廣種樹成果:

  一棵樹,代表一個希望。至今海內外共超過 5 萬 4 千人參與種樹,總種植數量已逾 18 萬棵,每年至少可減少約 2,200 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 蘇慕容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指出,透過植樹成功的經驗,今 (2015) 年響應政府部門造林計劃,除了 2 月 25 日參與林務局植樹月活動外,也共同合作海岸造林;此外,與雲林縣政府攜手打造雲林台西海園50公頃的造林計畫

  為了讓響應種樹的民眾在積極種樹之餘,建立正確護樹理念,讓未來養樹及照顧森林有多一分成功機會,慈心基金會特別舉辦全台種樹說明會,以及多場種樹義工培訓,傳遞完整育苗、種樹、護樹、選樹、造林等概念,邀請專家學者指導多場種樹研習會,並汲取許多種樹達人的實證經驗,以樹立更正確的植樹觀。

Q:我可以做什麼?

  種樹造林需要大眾共同努力才能承辦,大家可以多多瞭解森林及種樹好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則每一個人都是環保宣傳員;也可以多多響應參與種樹活動,親手打造地球的未來;慈心基金會特別創立種樹分享網站,可將種樹照片與種樹心願刊於此網站中,讓善的力量得以宣揚,邀請大眾共同參與。

  希望人人都能對樹與森林生起一份感恩與關心,進而採取減碳、匯碳、種樹行動,讓世界更美好。

 

 

用行動支持善行

1997 年日常老和尚創辦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因為不忍見到農藥、化肥對環境與眾生的危害,率領弟子們走上一條「不好走,但應該走的路。」從草創期到現在發展多元產業服務、推動種樹與淨塑,慈心與國際有志之士同步。歡迎支持慈心,為環境與子孫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