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老師講故事

◆桃園 宇彤

週末上午的點心時間,小康只咬了一口老師發下的酥餅,就將剩下的直接丟進垃圾桶裡。

午餐的米飯煮得稍硬,阿志扒了一口,就用力把碗一丟,碗裏的米飯掉了滿地。

小娟不小心潑翻了湯碗,熱湯從餐桌漫流到了地上。

這一天,幼兒園裡的狀況特別多,麗真老師一個頭兩個大……

因果故事的啟發

麗真老師從垃圾桶裡撿起咬了一口的酥餅;將掉落地面的米飯收拾起來,又趕緊用拖把將地上的熱湯拖乾淨。

趁著幼兒們午休的空檔,麗真老師認真思惟如何更用心帶領這群幼兒,走向正確的生命方向。她想到近半年來接受因果教育培訓,對自己的思考和行為,起了正向引導作用,她覺得應該將自己的體會傳遞給幼兒們。

腦海中一番搜尋,她決定等孩子們午睡醒來,就跟他們講曾聽到的丟角太尉的故事,大意是:

河北河間縣的東陵先生家產非常豐厚,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肥胖矮小的他吃包子的時候,都把四角的硬皮剝下來丟棄,鄉人於是給他取了個「丟角太尉」的綽號。沒想到,後來家境每下愈況,到了晚年,居然窮困潦倒、三餐不繼,全身瘦成皮包骨,衣服穿在身上像掛布袋一樣。鄉人因此更改他的綽號為「募莊僧」,形容他是沿著村莊募款化緣的出家人。

東陵先生臨終時叮囑兒子夏商:「為父過去的生活太奢侈浪費,所以被老天處罰,以致如今只能過貧苦的生活。你要記取教訓,此後應當愛物惜福,勤儉習勞,以彌補父親過去所造下的罪惡。」

夏商遵守父親的遺命,誠實儉樸過日子,日子過得平順,也獲得鄉人的敬重。

說完故事,麗真老師望著一雙雙仰望她的眼睛,感覺到孩子心裡有一些些被引動。

小心翼翼耘心田

自那個週末下午之後,麗真老師便經常跟孩子們講故事,包括孝順的故事,和睦的故事,奢儉的故事……她希望孩子們透過一個又一個故事,學習「業果道理」──一個事物從「萌芽」,然後一點點「壯大」,到最後「結果」的過程。

孩子們小小心田裡,有了「如是因感如是果」的概念後,逐漸珍惜眼前的擁有,以免耗損了自己的福報;認識到每一個行為都在造因,而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好樂跟老師學習做善行,好累積自己的「福氣包」……再也沒有人把吃了一半的餅乾、水果丟進垃圾桶;盛飯、端湯時,也都小心謹慎,不讓飯菜掉出小碗。

更神奇的,有一回小新不小心把手上的碗翻倒在地上,居然有三個孩子立刻蹲下來,搶著要幫忙撿拾地上的飯;也有人立即拿來抹布和拖把,熱心地把地板拖乾淨呢!

看著孩子們一個又一個善行,感受著孩子因著感恩心的滋長,而愈來愈和睦,麗真老師好感謝那個週末午後所開啟的因果教育因緣,那一個個平實的因果故事,不但豐富了自己,也扭轉了全班孩子未來的生命呢!

全文收錄於 第 94 期 29 ~ 3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