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平凡中的不平凡

◆編輯室

養兒方知父母恩,一句老掉牙的話,卻是很多過來人的心路歷程,講到自己對父母的予取予求,不免流下慚愧的眼淚。任職於金融業的馮天勁,在一場生命故事分享的座談會中,憶起當兵的時候,有一次把憲兵的白手套忘在家,因為家距營區很近,便理所當然地打電話叫媽媽「趕快、馬上」送來。結果媽媽拖了很久才出現,讓他很不高興;後來才知道營區有七、八個崗哨,媽媽不知道他在哪裡,只能一站一站地問:「請問這裡有沒有一個新兵叫馮天勁?」而且她不只帶來白手套,因為天氣變冷,還拎來大包小包的棉被和禦寒衣物……

這樣一幕場景,相信在很多人的生命中都曾出現。如果生命中沒有這些恩人,我們怎麼成長、茁壯?以上這個故事,是福智文教基金會協助研華電子公司主辦「研華身心樂活二日營」,馮天勁先生的現身說法。兩天的營隊,主題不是如何提升業務績效、市場分析、領導能力,而是「你這一生要怎麼過才會快樂?」許多過來人樂於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研華同仁在兩天的心靈洗禮中,大家滿心喜悅。董事長劉克振說,在營隊中,他收到一張小朋友送給他的祝福卡:「善心是從不失敗的投資。」他覺得研華團隊就是應該執行這樣的想法。期盼有更多企業加入「善心投資」行列──本期活動采風,對此營隊有深入報導,不可錯過。

親子之間,有愛無礙!一個原本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負笈北上,就讀人人艷羨的醫學系,可是後來當他沈迷於網路,甚至似乎已經成癮時,身為父母的如何陪他走出人生幽谷?每年五月,全省各地的福智大專青年都會舉辦感恩活動,台北醫學大學的蘇柏文同學在北區的活動中,鼓起勇氣上台做深情告白,感謝父母對他鍥而不捨的關愛,蘇柏文說:「我能改變,是因為爸媽先改變……有一次爸爸跟我說:『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父母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怎麼當父母的。』爸媽不斷地在嘗試、學習,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滿滿的愛。」

人生路上有你隨,太芳霏,太芳霏。「感恩的季節」單元──有你,真好!本刊特別結集幾篇感人文章,當世界各地災難頻傳,人心惶惶不安時,但願這些至情至性的小品文,能像一股清風、暖流,撫慰這個坎坷大地、痛苦人生。

名間與鹿谷是台灣中部著名的茶鄉,這期「推動有機的手」單元帶大家來趟茶鄉巡禮。

歡喜圓有機茶園,被層層樹木圍繞,主人葉峻呈熱愛大自然,他在茶園大量種樹,包括櫻花、樟樹、扁柏、桂花、台灣土肉桂……每一區的樹齡都不一樣。種樹不僅可以當綠籬保護茶園,也可以調整茶園的溫度、溼度;他也期待,當桂花飄香時,可以開發桂花烏龍茶。從一片殘破的荒地開始,現在茶園青翠有活力,漫步其中,滌除一身塵慮。

紅腳掌有機生態園區,名曰「紅腳掌」是因為從前農夫多半光腳下田,踩在紅色土壤上,久而久之,腳掌老是紅通通的,洗都洗不掉。園主謝樹篤家族世代種茶,他回想從前白天鳥鳴啾啾,晚上蟲聲唧唧,每天沐浴在大自然的交響樂中,曾幾何時,此景不再。於是他堅持有機耕種,即使幾經失敗,仍不放棄──因為這是我深愛的土地,我要將健康的地力流傳後世。

大漢茶葉生態農場,主人李新墻強調──有機轉型的過程,就像醜小鴨的蛻變,茶相變醜到漂亮,這是必經的過程,需要時間,急不得!他很懷念松柏嶺早期的茶風味,甘甜、厚實、耐泡、有能量,所以他希望能找回記憶中的古早味。走在大漢茶園,看見上空飛翔的鳥兒,牠們在這裡可以吃飽飽,茶園旁他在自己設計的看板上寫著:「讓我們一同為土地與生態盡一份心力。」

這些平凡農夫在這片土地上,正在做非常不平凡的事!

全文收錄於 第 91 期 4 ~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