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素月的願望——慈澄農場

◆台中 山人

七年前,婉約秀麗、做事有條不紊的周素月,在天人菊盛開的澎湖,為自己許下從事有機農耕、追求健康、廣結善緣的心願。在多風的澎湖,在自家附近空曠的土地搭起不銹鋼網室,取名「慈澄農場」,種植各色蔬果,自給之餘還可跟很多人分享。

跟素月跑了一趟送菜結緣路徑,看她面帶笑容、從容地準備蔬菜、親切地與客戶交談,可知這幾年來她的生命充滿喜悅與光采,宛如她家中盛開的各色蓮花。

素月婚後便與公婆同住,經營一家什麼都賣的雜貨店,每日被店綁在家裡,常常忙到三更半夜,還要照顧家中十多人一起吃飯的三餐,打理瑣碎的大小事。婆婆也批菜在市場賣,賣的是慣行農耕的菜,且堅持賣完才收市。素月一根蠟燭三頭燒,忙店裡、忙家事、牽掛婆婆,長期緊繃的生活讓身體健康亮起紅燈,因為體質特殊,改由食療下手,多年累積了一些養生的理念,她相信各種食材中還是天然有機的最好。SARS發生的那一年,婆婆賣菜的生意一落千丈,她才甘心放下市場生意。

婆媳倆一起在住家的空地種菜,一人種一區,偏愛慣行農法的婆婆,總是認為不用任何農藥化肥的媳婦在玩辦家家酒的遊戲,怎會有收成?不管婆婆怎麼說,夫妻倆還是堅持有機栽培,先生甚至親手搭起不銹鋼網室,下班時間還幫忙犁田。素月每天幫公婆煮午晚餐、當志工,利用空檔照顧五百坪大的菜園,雖然忙得跟陀螺一樣,她的農場依舊次序井然,處處充滿生機。

通往住家的小徑置放著廚餘桶剪成的水槽,各色蓮花芬芳綻放,水生植物菱角、荸薺也在其中,鄰家暫時不使用的空地種植各類果樹,形成天然的圍籬,高大的南洋杉、牧草也讓內外之分更明顯。菜圃的前方是清澈的排水溝,種植黃色蓮花,鳥類、魚類來此棲息,這樣優質的農場加上主人用心照顧,種什麼菜、什麼果樹都會有收穫,連溫帶的紅棗都能結實纍纍。有收成時她接受訂貨,盛產時她跟大家結緣。

手藝好的素月常利用自家種的蔬果,製作各種點心,例如桑椹麵包、蜜釀洛神等,有空就做一點,不僅招待客人,送菜時讓訂戶也有多樣的選擇,但一切都隨緣看待,她不在乎收益,只想跟大家分享好東西、好的健康理念。雖然在網室工作悶熱異常、送菜前的準備工作瑣碎,素月歡喜領受這一份工作。

有一位客戶已經吃素月的菜七年了,不僅變成好朋友還介紹客戶給她,附近學校的老師、愛心媽媽,都是因口碑而來購買,都覺得她的菜新鮮、乾淨,清洗時沒有滑滑的感覺,吃習慣了也不會到傳統市場買菜。馬公市區幾家有機商店如里仁商店、光流瑜伽、澎湖醫院、稅捐處都是她的客戶群,周六她還到市場擺攤位,因為種菜而認識這麼多善良的朋友,跟大家分享生命的經驗,這是跟她以前開雜貨店,埋頭賺錢最大的不同。

在素月的慧心巧手下,即使鹽鹵之地的澎湖,也能闢出一方有機天地,小而美的農場,在她用心地耕耘下,不僅蔬果種類繁多,而且處處展生機。四十歲那年,她送給自己的禮物:為有緣人發下宏願,送好東西給好朋友,希望為澎湖多保留一塊淨土。

全文收錄於 第 80 期 74 ~ 7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