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找回生命的軌道

◆桃園人文托兒所 陳素華所長

參加生命成長營前其實非常疑惑,我真的可以放下托兒所的雜務,安心的參加營隊嗎?為了這次的研習,我把學校延後一週開學,用退費方式換取時間。而這也是我五年來第一次離開孩子這麼久,真有點放不下。

五年前當先生剛去世時,曾有一次機會接觸「福智」,但也許當初因緣並未具足,一直到前年因日常法師圓寂到新竹鳳山寺,更接近「福智」,也有了參加生命成長營的動機與緣分,心中點滴感動在跳躍著。在這裡,五天的學習滿滿,慶幸像我這樣迷途的孩子終能踏上歸途,回到生命的軌道上,為我已在努力的方向加注了安定的力量。

研習課程由淺入深,由理想到現實,講解在有限生命裏如何創造對無限生命的關懷,由小小個人的問題到宇宙無限生命的意義,課程設計之用心,時時觸動心弦。每晚,雖只是從大禮堂到宿舍的一段路,常仰望星斗,問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得到如此的關懷與服務。

其實身為園所的經營者,常為了利益、良知在糾葛,弄得身心俱疲,看不到未來的方向,不知生命有其外在與內涵的區別,常以為成功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而快樂就跟著幸福與成功載浮載沉,其實伴隨著的是痛苦。在這裡所看到的講師、義工、輔導員的身上似乎都有一種特質,就是面對難關那種當下承擔的力量,那種堅持下去的勇氣,我看到他們不唱高調,從小善為別人服務起,看到大專寶寶的可愛付出,我瞭解了,當生命的主角不再是自己時,真誠關懷別人、無私的奉獻得到的禮物竟然是找到自己,這種理解後的清涼不可言喻。

當我面對喪夫後的人情冷暖,再面對人群時,其實是有點封閉、冷淡,有點怨天認命。雖然知道因果輪迴,知道生命沒有冤枉,但就是不能理解,如果每天與親人的再見,是為了未來的死別做預備,那麼生命的意義就只為了結束。但現在我似乎有些理解到生命的意義應該是一個目的、理想的達成,當生命結束時,為理想的付出而喝采,豈不樂乎!

很快的五天就結束了,感激所遇見的一切,每位講師虛懷若谷的真誠更令人感動,尤其在一次「心靈對話」結束時,如證法師的一句:「我沒有什麼可以給大家,只有這樣。」讓我心中盈滿的感恩化成滿眶的熱淚。心靈的行囊已被填滿,期許自己能善用,我會試著把每位在為環保而努力的故事,轉成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讓這些愛的故事,啟發孩子對大地的愛,教育他們從小就關心周遭的一切生命。醫學上常說「預防勝於治療」,每個孩子的背後就是一個家庭,我把孩子照顧好,再散播到每個家庭,應該也是日常法師的遠見吧!

全文收錄於 第 66 期 40 ~ 4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