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一定要逼孩子學鋼琴嗎?

◆台南 陳彥儀

晚飯後,放下手邊的工作,趁著一絲空閒與兒子一起散步街頭,順便領會一下都市人的忙碌。驀然抬頭看見✕ ✕才藝班、✕ ✕音樂教室、✕ ✕安親班……等招牌鱗次櫛比,斗大的廣告閃著炫目的燈光,提醒著你「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

剎那間思緒回到十幾年前……身旁高大的兒子,也頓時縮水回到三、四歲的模樣,我正牽著他的手走向✕ ✕音樂教室,如同大多數父母一樣,我希望我的孩子有藝術素養,有氣質、才華……不要輸在起跑點上被比下去。

音樂教室是母親必須陪同上課的,遺憾的我們母子則是媽媽上課,兒子陪讀。簡直是角色錯亂,回家之後又與兒子抗爭得精疲力盡,看他一副「學音樂干他何事?」的模樣,幾次下來,我真的是被打敗了。可是琴買了,學費也繳了,逼得我毫無退路,只得軟硬兼施,恩威並濟的每日上演──家庭倫理悲喜劇。

直到有一天,帶著兒子觀賞兒童音樂劇,偶遇一位義大利歸國的鋼琴家,談到音樂真正的功能與影響,兒童學音樂真正的用意,並不一定是在培養音樂家,而是想讓孩子認識音韻之美,以及音樂在人格、心性、情緒上潛移默化的功能。那麼,培養孩子接近音樂、喜歡音樂、欣賞音樂只需要購買一套好的古典音樂CD就夠了。畢竟學音樂成為音樂家是一條艱辛的路,並非每個孩子都適合。回歸喜愛音樂的本質、不攙雜任何名利心,這才是對的。

學音樂比較難,欣賞古典音樂就容易多了。此後,兒子自己會放CD來聽,房中不時飄著優揚的樂音。我也不再勉強他上音樂班了。

兒子上國中,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輔導老師約談通知,因為老師在班上調查國中喜歡什麼音樂?幾乎所有孩子都喜歡流行歌曲,唯獨我們家的寶貝兒子平靜的說:「喜歡古典音樂」頓時全班笑成一團,也嚇壞老師,以為這孩子太壓抑、太早熟了,是否給予課外的才藝壓力太大了,經過一番解釋,老師才知道原來不是那麼一回事。

現在兒子已上大學了,他仍然不會彈琴。但是情緒、EQ的穩定度高。相較於同齡的孩子沉溺於偶像崇拜,他表現出來的自信與音樂素養,反倒是讓我這當媽媽的放心不少。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可能只是一句文宣,不學琴的孩子也可以很好,則是事實。我慶幸當時最後的抉擇,沒有造成更大的家庭親子壓力。

全文收錄於 第 35-36 期 16 ~ 1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