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余愚
「登革熱來勢洶洶,目前病例已達一千多例……請民眾注意周遭環境的衛生……。」一向不太注意媒體報導的我,這短短幾個字都觸動我的心坎,勾起了數十年前的回憶。
三十年前,外子遠赴印尼建廠,我們攜家前往,當時的印尼相當落後,被列為瘧疾、霍亂、傷寒的疫區,因而臨行時全家人都打了預防針,但到了當地才知道還有許多我們沒聽過的傳染病,其中最令我聞之喪膽的是當地人所稱的熱骨病。
記得剛赴印尼時是二月,由於語言不通,交通也不便,幾個月的生活是深居簡出,平安無事。漸漸地對周遭環境熟悉,也認識不少華人,不覺已是六月天,從他們的口中得知這段期間,是熱骨病開始傳染的季節。這種病是由病媒蚊傳染,該病媒蚊是生長在清水之中,活動的時間則是白天,所以往往被人忽視。感染的症狀與感冒差不多,輕型者尚可治癒,而嚴重的則一直昏睡、高燒不退,等週期性燒退之後,體溫直線下降至零度而死亡。從他們口述的經驗中,可以感受他們的恐懼,但當時我並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上午聽說遷居泗水的印尼經理的兒子,因感染熱骨病死亡的消息,而當天晚上我的兒子突然發高燒,我才深感害怕不安。
兒子的高燒雖經小鎮醫生診斷是感冒引起,但我還是疑神疑鬼,餵完藥後,我開始用曲線來記錄兒子體溫變化的狀況。想到熱骨病的病情是高燒不退,等到退下來就直線下降至零度而死亡,所以兒子的溫度增一分我也憂,減一分我也擔心,內心不斷掙扎:兒子該不會是感染了熱骨病吧?外子看我焦急痛苦的神情,只好半夜央請當地華人課長孫先生,開車帶路到大約四十分鐘車程的一家教會醫院,經驗血後證實未感染熱骨病,但神經質的我,依然驚魂未定,徹夜難眠。
兒子的感冒在悉心照顧下痊癒了,而我對熱骨症也有更多的認識,原來,傳染熱骨症的孑孓是生長在乾淨的止水中,活動期間在早上十點左右,所飛的高度不高,所以小孩及愛穿短褲的人易被叮咬,因此,我採取主動,要求宿舍的水槽每天用水要適度,最好沖涼時用自來水,不許留下多餘的止水,水溝務求流通,不能留下任何瓶瓶罐罐的水,只要看到哪裏有儲水,務必將之倒乾淨,甚至不顧一切撲滅蚊子,這樣,總算平安的度過一年多的歲月。
還台後,我只要一看到廢輪胎儲水,會下意識的把它倒掉,一向愛花花草草的我,家中也儘量少插花,為的是去不掉印尼那個夢魘。但這樣度過幾年後,在我記憶漸漸淡忘的時刻,登革熱這個名詞赫然出現,從傳染的媒介、途徑、病症,都與熱骨病非常神似。雖然,我無法肯定熱骨病就是登革熱,但那個揮之不去的夢魘似又被勾起了……。
全文收錄於 第 32 期 70 ~ 7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