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蔡淑筠
北區研習會最後一天上「生活實踐體驗課」,大家爭相圍著范老師,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捧著一隻剛死不久的五色鳥,又聽到義工說:「研習會前也曾多次看到五色鳥的蹤影。」奇怪的是牠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呢?牠們意外的出現引發了學員們的探討與深沉的省思。
五色鳥的羽毛具有豐富的色彩,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動物,牠本應生活在隱密的林子裡,繁殖期一到,會找尋樹林中站立的枯木棲息。由於人類恣意糟蹋自然,將這些枯木鋸倒,整地剷平,舖上水泥另做他途;或是有些不肖商人蓄意飼養,刻意讓牠們失去覓食本能,一旦飛出圍籠牠們就會飢餓而死。人類種種的破壞使得五色鳥不得不另覓棲息處,在學校發現牠們的蹤影,實在不是牠們無端的飛進水泥叢林,以致葬身在校園中。
這樣的結局似乎太傷感了,五色鳥那無辜的眼神散發出絕望與不平的控訴,牠用生命來喚醒我們要去認識我們生存的環境,更要重視、尊重自然,那不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在生活中的,因為每一個生命、自然的消長,都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
全文收錄於 第 32 期 第 2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