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劉美雲
住在嘉義的公婆,老屋前有著寬廣的曬穀場,四周種著五顏六色的九重葛,還有倚在圍牆邊可以遮蔭的絲瓜棚。為讓喜歡玩沙的孫子,有個陰涼處玩個過癮,特地買了一卡車的沙子倒在瓜棚下,兄弟倆一回到爺爺家,立刻脫下鞋襪,換上耐髒的衣服,捲起褲管,拿起圓鍬,分據沙堆的兩方,各自蓋起自己最喜歡的建築物。
婆婆常陪在一旁跟孫子話家常,或是欣賞他們的傑作。孫子們回台中時,細心的婆婆會將沙堆攏成塔狀,再蓋上一層塑膠布。玩得最盡興的,要算年假,絲瓜藤已枯萎,沒有絲瓜藤當傘,只好撐把大陽傘,孩子們挖呀!挖呀!金字塔倒了!再繼續向下探險,哇!是蝸牛耶!乾乾的,閉殼肌緊緊鎖著,深藏在沙堆的底層,婆婆拿著蝸牛對孫子說:「田螺會含水過冬,蝸牛也會。牠們都是將自己埋起來,以減少水分的損失,等春雨來臨時,再展現生命的活力。」
其實「田螺含水過冬」的景象,在早期台灣鄉下的溝渠內常可看到,讓農人佩服的是螺科生物常在枯水期,將自己埋在爛泥巴裡,沒有空氣,沒有陽光,堅持隱忍,只為保持好體力,正如人在逆境中,不可喪失元氣、志氣,宜善自韜養,蓄勢待發;而一動不如一靜,靜以自處,保守而勿激進,卻可以淡泊明志,為自己找到最好的重新出發點!
全文收錄於 第 2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