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李旻紋
一早到公園運動後,突然被叫賣聲給吸引住了,原來一位老婆婆正蹲在路旁叫賣當季盛產的時鮮水果,一顆顆土黃色圓潤的龍眼,那份親切、熟悉的感覺,頓時勾起了龍眼果園伴成長的記憶。
小時候住在鄉下,每年三、四月正是小朋友放春假的時候,亦是龍眼花綻放的季節,鄰居家養蜂場的蜜蜂爭採那一朵一朵美美的龍眼花,而被蜜蜂叮得左一個包,右一個包,雖然會癢、會痛,卻不因此減低我們在果園裡玩耍的樂趣。當龍眼花謝了,開始結果時,鄰居的伯伯,為了感謝我們提供果園供蜜蜂採花粉,常會將自產的香醇龍眼蜂蜜送予我們分享。
龍眼的果實成熟了,七、八月正是颱風的季節,只要有任何的颱風訊息,父親便把握時間將較高的龍眼樹枝用繩索綑緊,以防被強風吹斷,影響收成。八月中旬是大豐收的季節,小朋友們尾隨著家人到果園報到,一來可以分擔大人的工作量,二來可以結伴在樹下嬉戲並且分享收成的喜悅。而採收的過程唯有親自目睹,才能體會農夫的辛苦及危險性,感受每一顆甘甜可口的龍眼得來不易。
父親總是毫不費力地爬到樹頂,再將龍眼折枝,站在地面上的我們,舉頭高望位於樹梢的父親就像在表演特技,雖然叫座,但仍不時為他捏一把冷汗,很害怕父親一個不小心而墜地。母親則負責將這些新鮮並且帶枝的龍眼整理成束再綑緊出售,至於掉落滿地一顆顆圓滾滾的龍眼,就由我們這群小朋友負責拾起裝袋,再經過特殊處理,成為可久藏的帶殼龍眼乾。幫忙的過程中,只要肚子咕嚕嚕地作響,就隨手將新鮮的龍眼剝來吃,渾然天成的香甜味道,讓我們一顆接一顆入口,愛不釋手,如果再配點白開水,肚子就飽了,常常就這樣省了一頓午餐。
飽餐之後,就地取材,將吃完吐出來的龍眼子洗淨拿來當彈珠玩,先平均分配龍眼子,互相彈過來彈過去,你來我往的,最後看誰剩下的龍眼子最多,誰就勝利。由於我技術差,總是彈不到別人的,但也玩得不亦樂乎。我們這群小女生們,更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爭先恐後地裝扮成漂亮的新娘子,將龍眼子的表皮(黑色的部分)左右各磨破,再將細線穿過中間的核心與外核的細縫後,再打個活結套上手指,在我們的巧手之下,龍眼子就成為一顆顆閃閃發光的黑鑽石戒指了,而挑選愈大顆的愈好,愈有面子。每次總要玩到傍晚時分,才依依不捨的回家,回家時順手揀些易起火的細樹枝,讓媽媽生火、煮飯、燒水,物盡其用,一點都不浪費呢!
隨著年歲增長,此情此景已遠,但每年寒冬來臨時,母親總會為家人煮一大鍋香甜的八寶粥或是龍眼茶,讓我們度過一個暖呼呼的冬季,憶此不禁垂涎三尺,好懷念那樣的日子……。
全文收錄於 第 22 期 70 ~ 7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