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採訪組
六月十日一大清早,參加評鑑認證培訓的義工陸續報到,一行人分乘幾部車開往三峽插角農園。
自去年八月在國立中正大學舉辦四天培訓之後,評鑑義工近一年來已接受不少有機農法的基礎訓練,他們不但在課業上學習到相關的內涵,更親自下田實習農務,從整地、播種⋯⋯到製作有機堆肥,這些有機耕作的實務經驗,對即將親自執行評鑑認證業務的義工而言,彌足珍貴。
這一次是評鑑的實務課程,今年慈心基金會已是政府列入計畫補助的民間有機認證機構,未來將提出輔導驗證機構之申請。基金會為了迎接農友的評鑑申請,籌備多時的認證作業已進入緊鑼密鼓階段。其中人力的培訓計畫也積極的進行中,未參加的北部評鑑義工,也磨刀霍霍,準備不久的將來可以登場作業。
當天的課程借用插角國小的教室上課,負責人才培訓的鐘長華先生說明課程安排的目的後,更勉勵大家,為了避免有機市場魚目混珠,影響到有機農業的正常發展,每一位都肩挑一份神聖的任命,縱然評鑑工作是監督的角色,基金會仍以慈心理念與農友互動,期使誠信互助的精神落實到有機園地。
上午,學員上過評鑑作業流程後,分組帶著表單到位於國小附近的插角農園。實習的地點是學員伍先生為了學習種有機而租用的土地,這塊地原來種植生薑,地力耗損很厲害,然經伍先生和同事努力改良土質後,堅硬如石的土地,已種出不少有機作物。學員頂著大太陽在一畦一畦的菜園及置放肥料等資材的工寮穿梭不已,更有一組學員發現農園外圍的馬路邊雜草枯黃。伍先生被要求說明是否使用除草劑,如果屬實,就須寫下違規記錄。
下午,學員討論六則以模擬評鑑作業為主的題目,各組踴躍發言,沒有冷場,最後由基金會蘇慕容先生彙整上午農地評鑑記錄的填寫狀況,作為課程的總結。
結束後,學員紛紛表示培訓課程十分充實,對未來的評鑑工作將有很大的幫助,並共同期待下一次更多實務內容的學習。
全文收錄於 第 17 期 46 ~ 4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