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邱秋俐
廚房門口放了一把小竹椅,好多年了,家人都嫌它礙眼,有時不小心還會踢到它,可是我從沒想過要移開它,因為我視它為好友。
孩子小的時候,放學回家,一定坐在小椅子上,邊吃著點心,邊告訴我學校裡發生的大事、小事;或者是考試考壞了,也常常坐在小椅子上唉聲嘆氣,我則一邊準備晚餐,一邊傾聽,那時的感覺真好。孩子那銀鈴似的笑聲,似乎趕走了不少爐邊的熱惱,當孩子有委屈時,暫時放下工作,坐下來安慰他們,看到孩子漸漸和緩的神情,內心頓時生起一股意念:「孩子,我真的願意永遠當你的聽眾,為你分憂。」
如今孩子漸漸長大,各有各的天地,即使是回得家來,也是各自鑽進房間。傍晚時分,我依舊堅守自己的崗位,站在櫥台前切切煮煮,只是耳邊似乎少了一些什麼。偶爾我也會偷偷的瞄一下小竹椅,它兀自站立著,我總想,椅子若是有情,它也會希望小主人的青睞吧?心中悵然若失,有點傷心孩子的無情。從小,我是那麼的呵護他們,給他們最好的,如今卻只落得獨守廚房,我常坐在小竹椅上回味以前的種種,愈想就愈感嘆孩子的無情。
今天,我接到女兒的一張明信片,從日月潭寄出的,她說:「流浪快一個月了,不是不想回家,只是為了想抓住最後一個可以玩的暑假(因為大三以後就要為前途做衝刺了),好好的去圓一個夢。」看到此,我幡然醒悟,孩子並非無情,她不過是依循著她的規劃,去實踐她的人生罷了。孩子大了,該放的時候就該鬆手,哪怕她會跌跌撞撞,她仍可以得到一些經驗及教訓。我總想把孩子留在身邊,但我能保護她多久?想到此我心豁然開朗,這一陣子一直為此而產生的煩惱一掃而空。
再次看看小竹椅,其實它並不孤單。孩子不在,假日的時候,孩子的爹也可以坐坐。而我,當晚餐一切就序,也可以泡杯茶,坐在小竹椅上,享受黃昏時刻,炎熱已走,涼風徐徐,閉上眼睛,任由思緒馳騁,日子還是滿充實的。
全文收錄於 第 17 期 32 ~ 3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