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寄塵
如果沒有農曆春節,在現今四季不分明的台灣,我真不知要到何處去尋覓春的足跡。兒時的春是看得到、聞得到、摸得到的,尤其過年前後直到元宵,這長達三個多星期,都是喜氣洋洋的春節,都是百花怒放的春。
過年前幾日,是家家戶戶最忙的時候,我們要蒸年糕,蒸發糕,要做紅龜糕,要準備祭祀用品,要祭拜所有的天神、地祇,還要戶內戶外,小孩全身上下,來個大掃除,且所有該忙的事,都得在除夕清晨,拜天公前完成。
當此時節,孩子要熱心幫忙,不可有任何怨言,否則壓歲錢就會少發,我們都謹守家規,甚至不敢大聲講話。吃過年夜飯,緊張的時刻到來,祖母及叔叔們閉起房門包紅包。好不容易拿到嶄新的大鈔──新台幣五元,大家都驚為天文數字,興奮得睡不著,忙把三叔送的新衣服擺在床頭,待明晨天亮,立刻穿上。
娘家附近有大小土地公廟三、四座,都很靈驗,為祈求來年的平安順利,每家的男子,都希望搶得當年的頭柱香,所以每到新舊年交替的午夜十二時之間,大家紛紛提著熱茶、清香、金紙、鞭炮、守候在廟旁,時辰一到,立即虔誠祭拜一番。所以,過年夜,每個土地廟前都是熱鬧滾滾,互道恭禧,即使搶不到頭柱香,也是有個好的開始。
大年初一,家人一向吃齋,也都不叫任何人起床做事,目的要大家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祖母早就梳粧好,坐在大廳,喃喃的唸著詩句:「花有清香月有陰,春宵一刻值千金」。這一天,大家興奮的起得特別早,穿新衣,口袋塞著紅包;祖母要我們每個人都外出,一直往前走,走得愈遠,前途愈光明坦然。外出第一站,當然是附近的廟宇,我們照例會到王爺公壇燒香,然後是沿途的土地公廟,最終的目的地是大坑圓環,或坐公車到台中綜合大樓看電影。
我最喜歡光顧的當然則是抽獎小攤,一毛錢剝十個籤,中了可得到一個戒指,半天下來,我的十指已經金光閃閃,戴滿戒指。可惜這些便宜的飾品,都經不起脫戴,隔天都成了片片段段。抽氣球也是當時最時髦的,最好的獎是氣球口套根短笛,吹完之後再放氣,氣球直衝上天,甚是好玩。一群小孩在長期的經濟匱乏,短暫富裕之下,花起錢來毫無節制,不到天黑,就已紅包袋如洗,不過年初二又是個收紅包的日子。
住在深山的姑婆、堂姑們,都在等待娘家的人來接親,我跟兩個小堂姑三人,每年都要負起接她們回娘家的責任!這趟路說來真不輕鬆,都得跋山涉水,不知堂姑那來的眼力,竟然能在荒煙蔓草中,找到尋親之路。從初二一早出發,到所有姑輩拜訪完,回到我們家山後的大姑婆家,正好初四,是他們迎神宴客的日子,一群女孩子就順理成章的住下,吃、喝一天,再拿個紅包回家,此時已經初五了,年味正濃,電視台的特別節目──七世夫妻、三笑姻緣,都是家家戶戶每天最期待的。初九天公生日,要拜甜麵線,煎年糕,十五元宵小過年,提燈籠,吃湯圓,年的氣氛至此趨淡,而我們那套新衣,天天穿,也該脫下,換上尋常布衣好下田、上山。
和煦的春風,朝露晚雨,讓屋後的梅林、李樹、梨園,披上白花如雪,不久竄出新綠。荔枝、龍眼抽花成串,蜜蜂嗡嗡採蜜忙,屋前的灌溉水道,潺潺不息,遠山近樹青翠欲滴,此時芒草正嫩,牛棚的水牛也在舒展筋骨,好下田春耕。煙雨中,布穀聲聲催促,春天不布穀,秋天那有穀,極目四望,所有水田光滑如鏡,孩子上山割的嫩草,堆滿牆角,那是為犒賞牛伯伯的邁力耕耘。父親忙著約鄰人借洗澡盆裝秧苗,又是一天光景,青蔥一片,正默默接受春雨的滋潤!
這是我兒童時期的春節、春景,是永存在我心田的香格里拉。多年來,我走遍台灣都找不到相同的畫境!春來了,台灣目前喜雨迎春,乾涸的大地,終得到甘霖,但久枯的河床仍是沙石畢露,很多植物錯過花期,再也驚動不起。剛過年,若不是商家推銷元宵,賣應景的花燈,我渾然不覺燈節已到,唉!真是歲歲年年均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春景年年有,歲歲減容顏,不知何時再有記憶中的春節!春景!
全文收錄於 第 10-11 期 77 ~ 8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