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謝欣恩
三年前我由科任轉級任並聯合同校的九位老師一起推動德育計畫,三年來,我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也使我的教學生活更有意義。
起初,我很認真照著教案去教,但孩子卻依然不懂得「觀功念恩」,後來,我從自己責備某位孩子時的口氣、表情,其餘的同學也反應出相同的口氣和表情時,才發現問題是出於自己,發現自己的教學根本就在觀過失,自己的心根本沒轉,又如何以身作則去教育孩子「觀功念恩」呢?
於是,我開始學習去讚美學生,但談何其容易,尤其是對班上事先有成見的學生更是難上加難,但為了要以身作則,我很努力去找尋他的優點,發現他是個熱心、喜歡助人的孩子,雖然常是錯誤百出,但我卻從他身上學會:「對於一個熱心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孩子給他機會,並當眾讚美他熱心的心量。」另外班上有一位喜歡動粗的男生,我送他一本精緻的簿本,每天寫一到三條讚美的話給他,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他喜歡動粗的事愈來愈少了。
有一天,當一位女同學在打掃廁所時,不小心沖髒了自己的衣服,以往不打掃、怕髒的他,竟然,立刻拿起抹布幫忙擦拭,並打電話請那位女同學的家長帶乾淨衣服來學校更換,說真的,當時我內心十分感動,沒想到一年多的德育教學在觀功念恩、善行實踐的薰陶下,能使一位原本只喜愛動粗的孩子懂得關懷同學、為別人著想。
在推動德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其中也曾經碰過家長不認同,但三年來,我發現除了愛心、耐心外就是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家長會慢慢看到孩子改變而予以配合。
三年來的不同教學活動,使我的格局變大了,我不再只關心自己的班級,記得有一天早上,隔壁班教室走廊積了一灘水,每個要過路的人都得涉水而過,當下,在我腦海中閃過的就是趁小朋友還沒上學前把水舀乾,避免孩子不慎跌倒,於是,我捲起了衣袖一勺勺的舀,不久,家長、小朋友看到了也加入行列,很快水就乾了。這樣的畫面使我聯想起小鳥撲火的故事,故事中一隻小鳥為了撲滅森林大火,嘴裏銜著一滴一滴水來回滅火,他的行動,感動天神,下了一場大雨把火滅了。在德育教學的路上,我願學小鳥撲火的精神,我一勺一勺的舀,內心就愈有希望愈有力量,因為「德不孤必有鄰」,有小朋友、家長的加入與支持,就像舀水一樣通力合作,更何況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成長最多的是我自己,但願有更多人也能和我一樣擁有這份成長的喜悅。
全文收錄於 第 10-11 期 24 ~ 2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