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採訪組
十月二十八日中壢讀經班主辦「推動兒童善行——經驗分享」,有台北、桃園、中壢、三峽讀經班共四十位老師參加。
與會的老師熱切地分享帶領小朋友讀經的經驗,解建榮老師說,她最難忘物理諾貝爾得獎人楊振寧博士曾接受訪問,提及影響他這一生最大的人是「孟子」——在他小時候,他父親請一位北大的學生教他背「孟子」,直到現在每次面對重要抉擇的時候,「孟子」中所說的內涵就直接浮現腦海。如果我們能夠在我們記憶力最強的時候,把它深植在心中,在人生遇困難要做抉擇時,必能生起聖賢的智慧,指導我們。
楊錫林教授也說一則感人的小故事:小時候,每次放學後還要去放牛吃草,總會和一群不甘心的死黨去到處打混,不是溜去花生園扒花生,就是挖地瓜,烤得半生不熟,想起來雖然不好吃,但是好玩極了,事後還以為天衣無縫。那知鄰居伯伯跑來找爸媽告狀:「那些地瓜還沒有熟,連老鼠都不吃,可是這些孩子竟扒出來吃,真是連老鼠都不如,現在不教,將來還得了?」我想賴,那位伯伯說:「看到腳印就知道是你的。」基於真誠關懷,他還特別叮囑爸媽,要注意我的管教!楊教授說他現在想起來依舊非常感激。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真的!過去某家發生一件事幾乎全村都會知道,小孩子對自己的言行也會很小心。楊錫林教授心有所感地說:「現在孩子的教育環境,真是一年不如一年。過去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就充分有著聖賢智慧文化素養,以及經書的內涵,現在孩子卻要跑到這裏或學校讀經,才能接觸到古聖先賢。」
台北讀經班李姿儀老師,為大家介紹聯絡簿的示範使用,李月珠老師也分享如何誘導學生善行的感想。與會的老師都熱烈的交換心得,會後還不斷彼此打氣,互相提供資料、教材,大家都感受到共同學習與互相切磋的溫馨。
全文收錄於 第 9 期 56 ~ 5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