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蘆洲國小老師 周淑慧
每當在課堂上要學生回答問題時,班上這群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一個個盡是熱情的搶著舉手,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青睞。這時,被點到的總是眉飛色舞的回答著,但跟著而來的是一聲聲沒被點到的嘆息聲。這時,常常會有一個小身影,走到老師身邊向老師抗議,為什麼自己沒有被點到。這樣熱切希望被重視的舉動,相較於其他同學,顯得格外的突出。他,就是小銘。
小銘是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小男生,從小缺乏母愛,難怪他那麼渴望被愛。這個孩子,由於父親忙於工作,疏於管教,喜好嬉戲遊蕩。除了學習態度欠佳,課業跟不上別人以外,嫉妒心、占有慾特別強,只要是別人有的東西,他都想要得到一份。所以,開口向人要,是他滿足慾望慣用的技倆。但是,如果要不到呢?不是哭,就是鬧,甚至動手搶,再不然就是對同學施加暴力,因此,坐在他旁邊的小女生,總是被他打得哇哇大哭,請求調換位子。對於這樣的舉動,常予以輔導,並告知家長多予關懷。
這一天,坐在他旁邊的小女生的母親,氣沖沖的來到學校向老師告狀。因為,這小子要不到東西,竟然恐嚇威脅鄰座的小女生,嚇得小女生惡夢連連,這位家長建議老師設個特別座,把這個「危險分子」隔離起來。家長護女心切,自是情有可原,但想到這個孩子的身世,對於他的不是,身為導師的我,總想多給予一些些的關愛。於是,努力的對這位家長曉以大義。並對她表示,我絕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更不願用「特別座」把他孤立掉,希望家長能諒解。或許是一份真心吧!也是這位家長的明理,她不再那麼堅持原先的想法了。
這個孩子由於家庭因素,造成人格異常,在班上人緣極差,時常對同學動粗,長此下去,不予輔導,長大必定是社會的禍患,我決心好好幫助他。
為了他,就設計了一個善行大集合的遊戲。首先請班上一位同學上台,由同學們對他觀功念恩,找出他的優點。當大家玩得興高采烈時,接著,我點小銘上台,要大家對他觀功念恩。這時,小朋友竟對我表示,他只有缺點,沒有優點,並一致對他表示不屑,面對這樣尷尬的場面,我先帶頭對他觀功念恩,隔了許久,終於有小朋友回應了。是小朋友的善根,於是接二連三的善行大集合,把小銘說得紅著臉,低著頭,很不好意思。這樣的被肯定,在他來說應是受寵若驚。最後,我要他說出他的感受。他靦慜的說:「我很感謝大家,以後我會改過。」對於這樣極真心的告白,我深受感動,我感動於全班小朋友對他的鼓勵,及小銘所得到的震撼與自我期許。
經過這次的互動,這個孩子找回自己的信心,暴力傾向漸漸減少。看著他天真無邪的和同學玩著,和先前好鬥好狠的他相比,真是判若兩人。
雖然這孩子的偏差行為已有改善,但是,他有恃於老師對他多一份的包容,常常不寫作業的習慣依舊,甚至不帶課本,成績一塌胡塗,但對於這樣的孩子,我也只能把標準放低。
一天,早自習時,我才要踏進教室,只見隔壁老師來勢洶洶的跑來,指責班上同學的惡狀。原來,這孩子一大早帶頭鬧場,弄得全班雞飛狗跳,教室的門快被他們踢壞了,這時的我,被他氣得氣急敗壞,定了定神,還是決定處罰他。沒想到這孩子接受處罰後,竟對我深深的一鞠躬說:「謝謝老師,對不起!以後不會再這樣了。」這時,我被他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所感動。原來,平時我對他的用心,他收到了。沒想到經過這件事,接著幾天,他主動寫功課,課本也不敢不帶,甚至那次月考,國語考了七十幾分,而全班在寫念師恩的善行紀錄和分享時,雖然他用詞不通順,錯字連連,但最能體會老師的辛苦,竟是這孩子。
兩年下來,孩子們面臨分班,而我又得接新班。由於環境越來越惡劣,或許我還會遇到第二個或更多個「小銘」,但我願意耐心的陪他們走。也感謝兩年來,這孩子給我許多學習的機會。最後,我要說一聲:「小銘,祝福你!但願在未來的生命中,你能處處遇到貴人,指引你走上康莊大道。」
全文收錄於 第 4 期 12 ~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