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雪嶺頂嚴宗喀巴(四)——無與倫比的度化事業

◆編輯室整理

一、前言

宗大師原先只能享壽五十七歲,經不斷的修法,以及弟子發憤助修,四方僧俗也擔憂失去人天依怙,故而積極布施培福。從大師五十五歲開始,及至五十八歲盡除魔障, 如是經過三年之久,大師終於康復,眾生又得享法雨甘露。

本文所述,其第一大段即以「精勤修法消災延壽」為題,主要是標示上師是否住世,與吾等弟子是否如理修為有關。當大師有難時,以賈曹杰為首的所有徒眾,心莫不悲哀,但悲哀無濟於事,唯有如理如法,勇猛不懈,方能成就不可思議的事師事業。故而當時此一行誼傳為美談。

而大師在病中開示:「我們諸人,有多少餘壽,都需用於修行。世間輪迴的榮華,無有意義。」宛如空谷雷音,撼人至極!

??而大師圓寂後,克主杰標示正確的憶念上師,即應遠離世俗一般作風,勤作深觀與廣行二大事業,以圓滿上師旨意,這也才是真正的「孝子心」。大師五次現身,為克主杰作殊勝教授,克主杰?請,如何才能再見大師之面?大師說:「想念我時,就去閱讀《菩提道次第》及《密宗道次第》。」

我等無緣親炙大師教誡,無能一睹大師至尊容顏,但是誠如大師開示,若能好好跟隨善知識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於字裡行間想念大師大悲大智,至尊宗喀巴即在眼前!

本文範圍在《至尊宗喀巴大師傳》三百一十六頁,到五百二十一頁間。

二、精勤修法消災延壽

宗喀巴大師四十歲,駐錫「生格宗」時,妙音佛母曾現身對他說:「你能享壽五十七歲,在這段期間,能完成無量的利益和自他事業。」

大師啟問佛母:「如果在至尊尊勝佛母身前,勤行祈禱請求加持,並多作念修,能否延長壽命?」

佛母回答:「因為你往昔的願力,以及深喜觀慧力的緣故,修法唯有使才智增上,對增壽恐怕難有助益。」

文殊菩薩則現身對大師弟子喇嘛多敦.絳伯嘉措說:「從今以後,當特別注意修習消除壽障災厄之法,並妥善結合延壽的內外緣起,雖有一些困難,但能消除壽障災厄。」

大師五十四歲,為甘丹寺啟建廣大的開光法會之後,並使日窩格魯派名聲宏揚於世。翌年的冬初,以大師為首,師徒約三十餘人,共同閉關精修增壽消災之法,每日上午作廣大的念修法,下午則作制止災害的念修法,猛利修了很久,大師說:「如果再修多次,可能會好些。」就在那年內,大師寫作了《五次第明燈論》。

大師年屆五十六歲,又由師徒四十餘人,如前所述那樣修習制止災害之法,但是大師示意說:「未見災厄消除之相」。但是果真如妙音佛母所授記,大師心中生起了不共的殊勝大樂,生起空性相合的樂空智慧,四喜與四空也同時現起。

該年秋天,大師見情況未改善,深恐五十七歲大限將無法避免,於是對弟子開示:「以後不知是否還能再為你們說法,所以現在我要講授『四續部』的主要諸法,這原來是我計畫在『大願法會』上講的。」

徒眾乍聽之下,誠惶誠恐,商議之後,請求大師:「現在時逢凶災之年,請大師嚴慎閉關,悲心攝受。我等諸人也勤修消災之法。」經弟子們至誠哀請,大師於五十六歲那年的八月初七開始嚴謹閉關,其他首要弟子也漸次閉關助修。

十一月時,大師病情逐漸加重,但是修法並未中輟,反而更加精進,其中有二十天,大師忘掉身體的不適,連睡眠也暫告中止。由於大師的修持高深,從外表看來,一點也無病容。

十二月十三日晚間,大師在定中,見到堅固的瑞相,歡喜的對大眾說:「經這次努力,似乎來了佳兆。」

為師修法傳為美談

當時,以大弟子賈曹杰為首的僧眾,全不放逸地晝夜不斷為大師修法消災祝福,成就不可思議的事師事業。人們見狀,異口同聲地說:「在西藏,這樣為師修法的事,真是前所未有啊!」

那段期間中,不管是僧團還是俗眾,只要想到大師不住世,一切有情將失去依怙,因此極其悲痛,大家心中所緣就只有一件事:要為大師修法消災祝福。因此,盡力布施培福,供養三寶,祈願大師住世。

大師示現患病時,許多徒眾勤修閉關念修,災相仍然極其險惡,在這段時間中,有一專作災害的魔頭,受不了法的大威神力,前來請求大師:「現在請放鬆修法,我願立誓聽命而行,從此不再對大師的身體及徒眾稍作危害。如有違誓,祈求能怖金剛、金剛手、智慧怙主六臂大護法、蓮花生大士等,如劈豆莢般粉碎我的頭!如對兩阿闍黎(指賈曹杰和克主杰)作災害,也如是劈我的頭!如對七位助修作災害,也如是劈我的頭!如對此寺的傳承上師直至十三代之間,若作災害,也如是劈我的頭!我今獻出這樣的誓願,請放鬆對我做損害的修法!」

降伏魔障身體康復

降伏此魔後,大師較前愈加勤修。有一次,當大師與弟子們安住於定中時,大師看見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對面虛空,身如純金,威光顯耀,在無量毫光的光圈中,作降魔手印。大師立即以定力迎請,來與自身相合,頓時威鎮所有魔軍,獲得大無畏力。

同時,以六臂智慧怙主為首的作業閻魔法王,以繩索栓緊一個妖魔的脖子,將他拖著走,藥叉格扎巴等隨後追趕,以勾刀斬斷魔頭,至尊宗喀巴運用定力將魔置於「鎮魔洞」中。就在同時,外面許多非人發出驚慌叫聲:「罪惡的凶曜、明王、龍神、食肉羅剎,四部魔軍潰散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嚎啕痛哭聲,散布於十方。

第二天的同一時間,兩位作業護法鎮伏另一個主要的妖魔;加上大師於講授《密宗道次第廣論》時,曾降伏一魔,專作災害的四大魔至此消滅殆盡,而大師的身體也逐漸康復。

大師病中教示

大師在病中曾對近前弟子再三叮嚀:「我們諸人,有多少餘壽,都需用於修行中。世間輪迴的榮華,無有意義。是否能樹立起永久的誓願,是依賴於今生所作所為。」故而大師能在諸魔危害時,精勤不懈,最後終能獲得勝利,於五十八歲那年的六月初五,病情即告痊癒。

三、晚年偉大的事業

大師五十八歲那年的夏天,藏王扎巴堅贊啟請大師,前往「扎喜多喀」作修夏安居。被後人追認為第一代達賴喇嘛的格敦朱,就在那時初次親近於宗大師座下,由於大菩薩袞桑巴及協饒生格等人,在大師前稱讚格敦朱的高深心志,大師和他一見面,就生起極大喜悅。

格敦朱的成就

格敦朱於一四四七年創建「扎什倫布」寺,對僧眾講說《現觀莊嚴論》、《因明》和《中觀》三者,以及毗奈耶和對法藏等典籍之廣略注疏,由詳細講說之門,建立起講說和聽受之規,及清淨的辯論僧院,為各方衷心敬信,並為其作廣大讚頌。他的事業廣大無邊,與賈曹杰、克主杰並列為大師首要弟子。

一日理髮七次

大師駐錫「扎喜多喀」時,有一天,當地來了一位菩薩幻化的塑工,於一日間,動用神通造出七尊宗喀巴大師的身像,大師見狀,也運用神通,一日間,剃下七次頭(剃下再生再剃),每尊塑像中,即以一次剃下的頭髮裝入像中。

絳央卻杰創建哲蚌寺

在同時,大師吩咐弟子絳央卻杰創建「哲蚌寺」。絳央卻杰博通經典,記性奇佳,受持顯密經論一百零八部,凡有講說,不須經本,憑藉驚人記憶,直接背誦出來。就在當晚,絳央卻杰在夢中,看見一條大河,有無量眾生找不到辦法渡到彼岸,於是他生起大悲心,跳下河中,游到彼岸,創建一橋。因此那些無量眾生皆得平安渡到彼岸。由此善兆,絳央卻杰生起建立殊勝寺廟的決心。

興建「漾巴金」

大師守持戒律如護眼珠,有一天至尊宗喀巴開示:「如果在僧會大殿中舉行修供等事,讓那些未曾灌頂的人得見密法壇城,是不合密續本意的,因此必須另造一處幽靜的修供殿堂。」

於是在大師五十九歲的那年夏季,開始籌畫興建「漾巴金」(位在甘丹寺內),由於大師的悲願感召,各方財物不斷湧至,所有造像及建殿的材料,一時任運而成。

「漾巴金」殿堂建有七十二柱,於隔年完成。繼後在大師六十一歲那年的三月,召集許多極善工巧的工藝師,開始建造殊勝的佛像。其中釋迦牟尼佛像,較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像,略為高大,即著名的釋迦戒香像(像身上放出旃檀般的戒香)。

另外,還塑有至尊文殊、無量壽佛、至尊彌勒、薄伽梵能怖金剛等諸佛菩薩聖像。所有諸尊身像的塑工划線以及量度等,都不是依照一般凡俗所杜撰的書冊,每一個細部均依清淨經典,佛所開示的量度而塑造。

諸尊身像雖用紅銅塑造,但是從坩鍋中鑄出後,銅色立即消失,宛如五色光幕籠罩著一般。藍色諸尊,身色綻放上品靛青光彩;紅色諸尊,身色都成為勝過銀朱七倍的鮮豔;赤黃諸尊,身色泛著純金般的銅光。此外,還有白色、綠色、茶紅等彩色爭豔,猶如虛空彩虹交織著諸尊身像,光輝閃耀。

佛像一出鑄鍋,便自然天成極為光滑、潔淨。這般景象著實讓塑工們看得目瞪口呆,呈報大師後,大師吩咐:「諸尊像上,只要供上裝飾品和殊勝的衣裝,並作祈禱就好,不須人工琢磨。」

「漾巴金」於年底舉行開光法會,瑞相屢出,各方普降及時雨,莊稼豐收。

寫作《菩提道次第略論》

就在興建「漾巴金」的同時,由於大師以前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意義廣泛,福薄慧淺者難予理會,因此至尊文殊菩薩鼓勵大師再寫一本易知的略本。大師依文殊吩咐,於乙未年(大師年五十九歲)寫作了《菩提道次第略論》。

在甘丹寺大轉法輪

大師六十二歲那年,為各方前來的上千位法師,及原來住在甘丹寺僧眾們,不斷地大轉法輪,特別是詳細講授密集的《注釋明燈論》及其旁註等,以及一些「釋續」《五次第》的詳細導釋,《六支瑜伽》的詳廣導釋,時輪的《廣釋無垢光明論》等。此外,大師還講授了中觀、因明、勝樂,道次第等深廣無量教法。

在那一年夏天,大師所著的《入中論廣釋》也妥善完成。

閻摩之吼音

當年冬天,在供養諸護法的時候,唱讚舉腔的聲音,令大師十分喜悅,大師遂撰出迎請閻摩法王,及其讚詞和催動等四種詞調。

??有一天晚上,大師侍者在夢中看見閻摩法王,很威嚴地從遠處走向前來,說:「讚頌音調應當這樣拉長。」閻摩法王親自示範拖長音調時,一切山岳很快晃動起來。這樣的夢象,接連好幾天,因此,這一讚頌名為「閻摩之吼音」。

其實,這尊閻摩法王,從宗喀巴大師最初閉關念修文殊法開始,即為大師承辦事業。就是大師近前的得意徒眾來往時,閻摩法王也作迎來送往的事,特別是他對虔誠頂禮大師的人們,更為照管。

完成《勝樂根本續注疏》

年終將屆,大師進行《密集根本續廣釋明燈論》刻板事項,未費多力,即於翌年妥善地完成。又在六十三歲的春夏兩季,為眾多法師,講授勝樂輪根本續等無量教法,並將卓越著作《勝樂根本續注疏》也全部完成。

對於這些清淨行傳,正如克主杰所說:「大師對於無垢理路,善為精習,而且無量地作積資懺淨的近取助緣,加上不可思議的多聞俱生緣,作為攝持。因此,他開顯大車軌諸師所解釋的佛經和論典的密意,沒有絲毫顛倒、垢穢,在住持佛教不隕之幢的一切諸師中,他是猶如第二佛陀再來此世。」

四、完成今生度化眾生事業

對於西藏有緣眾生,大師親作度化事業,將近達到圓滿時,於己亥年(公元一四一九年)的秋季,大眾恭請大師前往「堆壟」的「曲村」,說那裡對大師的身體比較好,大師應允前往。

其實大師此行最主要的宗旨,是想到拉薩釋迦牟尼佛等佛像前,作此生最後一次頂禮;並願如往昔釋迦世尊最後化度梵志「極賢」,以及乾闥婆王「極喜」那樣,對許多有緣應化眾生,開示最後的教言。

大師從甘丹寺起身前往拉薩,在以釋迦牟尼佛像為首的諸像前,作各種供養,並發淨願後,也就來到「堆?」的「曲村」。但是大師對於「曲村」僅略進去一下,未作重點關注,顯見大師重點不在養身。反倒是對「堆?」溝頭溝尾集會的無數大眾,賜予正法和加持的贈禮。

悲心觀照一切有情

信眾的承事供養及供物等,大師全都納受,這是為了使應化眾生能積廣大的福資;甚至僅見師面,或僅聞師語,也能具足連繫的因緣

不久之後,起程前往哲蚌寺。哲蚌寺僧眾以轎子迎接大師,虛空突然出現一道五彩虹霓燦爛光華,直直射入轎端。大師在哲蚌寺講法時,天空降下五彩虹霓,猶如柱子一般,豎立在學法院中央。

大師駐錫哲蚌寺的期間,前來集會求法的善知識約有二千人。大師講授《道次第導釋》、《那若六法》、《入中論》和《密續解說》等。

在家眾聽受《菩提道次第廣論》

過去,大師不對城鎮大眾,廣講教法的導釋。但是此次,由於殊勝的用意,大師並不遮阻城鎮大眾聽講,無論先來後到的人們,一切都不作區別,甚至許多乞丐也來集會。大師對他們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和《中觀》等法,作此生最後的攝受。

佛法永住的緣起

大師平生講法,除了《時輪》以外,講其他密續時,從沒有中斷停講的情形。但是,有一天大師目光注視甘丹寺方向,講到「密集第九品」時停講,吩咐急速返回甘丹寺。施主和聞法大眾,請求大師慈悲,再住一月或半月,將未講完之法圓滿說畢。如果不能做到這些,最低限度,也請大師將未完的密續經文,口誦傳授。大眾雖再三懇求,大師仍未應允,指示說:「現在迅速起身,對一切大眾都好!密續和道次第未完部份,昨天已說完。」

大師一番話,正表示顯密說法還未完畢,預示長久存在的緣起。

興建色拉寺

一年前,大師曾經喟嘆:「往昔雪山叢中的西藏,清淨的講說,已湮沒很長一段時期。後經自己多番講說,雖有許多人士,嚐到說法的甘露,使智慧之體令得飽滿,但是終究還是需要成立一處講說密續的寺院。」

大師心想,若能成立一所講說和聽受的清淨根據地,是再好不過的事了。這種猛利意願,不斷地存在心中,於是大師吩咐法王釋迦耶協,創建色拉卻頂寺,法王也應允負責。於是在清淨的戒學基礎上,成立了講說和聽受吉祥密集和勝樂根本續的寺院。

釋迦耶協是大師福德與學問最好的弟子,永樂十二年曾代表大師遠赴中原說法,在漢地樹立清淨法幢,於永樂十四年返回西藏。

咐囑弘傳密法

工程進行一年,色拉卻頂寺完工,釋迦耶協迎請大師前往。為了配合殊勝緣起,大師師徒在其處從頭講說長淨戒法,及密續之王「密集」一座。那時,寺中的諸弟子猶如金山簇擁須彌山一般,聚集來此,大師發問:「有誰能主持講說密續之規?」連問兩遍,其他妙善諸人均不敢承擔,唯有至尊協繞生格,向大師頂禮而說:「這一任務由我來作!」說畢,便接受大師的命令。

??大師極為歡喜,賜以殊勝的密集金剛像,以及《密集四家合釋》和《密集續釋》兩部典籍,以及《生圓二次第》等諸物。那時,成立「舉巴扎侖」(密宗僧院),即現在的色拉寺「舉麥扎倉」(下密院)。

甘丹、哲蚌及色拉三大寺,建造之年雖有先後,但在弘傳宗大師教法上無二無別。

廣結善緣

大師返回甘丹寺後,任隨誰來迎請,大師都說:「以後不能去,現在必須去。」因此對一切前來迎請者,都允如所請。有次大師來到「珠細」,那天晚上,四方響起極大的擊犍槌聲,大眾都生起懷疑,仔細觀察,發現並非有人在敲擊,但是聲音究竟來自何處?原來是天眾召集之聲,預示大師即將圓寂之兆。

此外,大師從哲蚌寺起身之前,大地突然震動,天空有很長一段時間昏暗不明,並有燦爛虹霓多次降入甘丹寺內。大師回到甘丹寺時,先到「漾巴金」,大師說:「以後不能再來這裡了。」吩咐陳設廣大供養,在釋迦像及諸本尊前,供養並祈禱、發願。

之後,大師應某施主之請,來到大殿中,雖沒人專請大師祈誦,但是大師親誦往生極樂願文及吉祥頌。其所示現的,是大師為配合現前和究竟的福善緣起,願格魯教派,能由講說、聽受和承事恭敬之門,宏揚興盛而長久住世,令有緣眾生都能從輪迴痛苦中獲得解脫。

五、大師示現圓寂

大師回到自己的寢室,落座時說道:「現在回到寺裡,獲得自主,我放心了。」白天過去,夜幕低垂時分,大師略現病相。第二天,所有僧眾努力修習祈請住世法會,中午時大師只說全身各部位有疼痛,也沒有較大的病痛,就呈現神昏狀態,這樣經過兩日之久,僧眾更加勤修祝福佛事。

最後的教誡

到了晚上,大師對夏巴.仁欽堅贊說:「你和十難論師(指賈曹杰)等人善撫此寺。」並依次指示管理甘丹寺之規。第二天,亦即十月二十三日,持律師及賈曹杰兩人來到大師近前住守時,賈曹杰啟請說:「請上師對我等示語。」大師說:「關於教法應作之事,以前已指示完畢,可以不必重述。」說完,大師以手抓著頭戴的扁帽尖頂,向賈曹杰的懷中擲去,同時並賜給一件大氅,實際是表示授權給賈曹杰,命他紹繼宗喀巴的佛位。

大師又教示說:「你們當知此義,善修菩提心!」這是大師最後的遺言。

大師在這段略現病象的時間中,仍如以前不斷地修四座瑜伽和自入法的修持次第,這樣延續到二十四日後夜時分,大師作了一次對薄伽梵勝樂輪廣大供養,這時,雖然出現很多稀有瑞相,但是近前諸人惟恐驚動大師,誰也不敢請問。

二十五日初夜,大師著三法衣,於墊上結金剛跏跌坐,端正身軀,雙手作入定手印,由住於明顯正念之門,一心專注於修持中。

到了二十五日天明之後,日輪顯照世間的時刻,經三空(白、紅、黑)相合,而入於一切空,現證真實義諦光明法身。人天導師,第二佛陀宗喀巴示現圓寂之相!世壽六十三歲。

圓寂瑞相

大師示現病相時,面容較前略減光彩,但圓寂後,突然面容如滿月般圓淨,身軀一切支分都成為光明之身,以前身上所有的皺紋,完全消失不見,容光煥發,好像是十六歲孺童本尊文殊之相。

而大師身上發出的光,眾人所見不盡相同,有人說是紅黃色,有人說是黃白色,有人說如純金色。那時,大師近前諸侍從,突遭與大依怙分離的悲傷,頓時心灰意冷,但是一見大師這般身色異相,也不得不齊聲驚嘆。

天神散花 天樂奏鳴

大師住於光明定時,距師容顏極近處,現起五彩虹霓,極為明耀,光華燦爛。而外在虛空,也極為瑩潔,沒有一絲雲彩與塵埃,大地沒有一點風吹氣流,故而四十九天之中,從寺外到寢室,各方屋頂下,牆沿諸處,晚間都排列著無量明燈,進行供養,整個晚上,從無微風吹動。

此外,諸天神真實顯現來作供養,許多勇士、空行母也顯現,不可思議的音樂,在中夜裡鳴奏起來;白天,一些人的耳中也聽到以前沒有聽過的聲音傳出。諸天神所散天花,大都如睡蓮般白淨,如珍珠光潔,從高空出現時,如月亮一樣光華。甘丹寺左右和前面一切地方,現起各色彩虹,成串高懸遍如華蓋,形如懸幡。如是稀有之相,直到多日,始形渙散。

此與古時釋迦世尊在拘尸那城,最後躺臥示現涅槃事業時,諸天神真實前來作供,是一般無二的。

正確地憶念上師

大師圓寂後,前後藏許多大寺中,施齋僧茶,作廣大圓滿供施。克主杰說:「相傳以前的僧人在堪布、導師和上師等逝世後,即中斷聞、思、和講修等善行,而作留髮過量(僧人髮不得過寸),改變服裝,收起寺幡等世俗人之法規。今後,我等出家大眾,務必按大師之旨意,永久遠離一切世俗人之作風。從此以後當勤作二輪(深觀和廣行)之事業,如是方能圓滿師意,不斷地獲得成就。」

大師五次現身

大師其後五次現身,予克主杰許多教授。其中有一次,克主杰思念至尊上師,心想:「我的上師現住何處?何時能見?」想著、想著就流下許多悲淚,全身顫抖,毛髮豎動,而作猛利祈禱:「至尊上師請對我眷顧!也請對那些粗野行為的有情眷顧!上師的教法,如同空中閃電、海市蜃樓般,迅速自歸消滅。我何時能到上師的近前?」

那時,大師騎著猛虎,面露笑顏,容光煥發,有八十位成就者隨從圍繞,歡喜前來說道:「兒呀!心勿不安,我除了你以外,誰也不念!留下你,我何處也不去。想念我時,當知以顯密兩種道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密宗道次第廣論》為主的諸論述,是我的遺囑,應閱讀此諸著述。總之,諸有情的福份,已極薄弱,而煩惱極重!教法已開始結尾。你想來到空行剎土中的志願就要實現了。」

奉安大師肉身

大師的遺體如何處理?荼毗(火化),還是不讓腐壞奉安肉身?大眾商議之下,都認為不使腐壞奉安肉身,對於法流,有極大的利益意義。況且大師駐錫「卻隆」時,至尊文殊懸記:「示現圓寂時,當留整個遺體。」

奉安大師大寶遺體之處,是用具信大眾所敬供的十八升白銀製成的大銀塔,並以各種珠寶作美妙的崁飾,穿著沙門應穿的祖衣,裝入旃檀製成的箱子後,大師遺體散發無量的戒香芬芳。

由「勒烏東」和「止貢」為首的施主弟子們,供獻金銀千兩作為基金,並從各方面募化紅銅,按賈曹杰及克主杰的吩咐,用紅銅鑄造大師的鎏金大像,極為善妙優越。遺體和金像作為內供寶像,於翌年完成,並舉行開光法會。

圓根燈會

庚子年,大師圓寂後第一年的十月,甘丹寺成千僧眾修習密集、勝樂、能怖三尊等多種密法,廣大供養,在第一日及最後修供中,天雨瑞花,有的色如珍珠,小者六瓣,帶有花柄。二十五日供祭遺體之日,那種六瓣的瑞花,如雪花般降落地上。

就在同時,由「勒烏東」地方長官南喀桑波叔姪,迎請大慈法王釋迦耶協到「惹喀乍」,與許多僧伽大眾共作廣大的供祀,祈願時,天空亦大降雨花。

從那時候起,所謂的「甘丹安卻」(意為格魯五節供),即於藏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宗喀巴大師忌辰供祀,所有漢、藏、蒙古等地區不分宗派,一切僧俗大眾在屋頂燃燈供養。而西康附近,剛開始幾年,因燈具不敷使用,遂有人刻圓根(即當地人食用之蔓菁)代替,以補不足,此即著名的「圓根燈會」由來。(待續)

全文收錄於 第 62 期 30 ~ 4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