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耕耘

◆中營班 孫秋香

前些日子拿早期福智月刊看時,發現這塊福田是師長攝受下,經由同行善友們共同努力耕耘的成果,內心閃過這樣的念頭:我也該參與,這乃聚集資糧的好機會,這心一動因緣真的來了,都是師長加持。

接到了蘇學長的指示,法人說:我們台南地區甚少人參與這共業。於是我欣然接受願意試著去承擔,可是,當真的要去實踐時,那無始來的等流現行了。能寫什麼?剎那間煩惱生起,有著苦逼感,有著好多的不敢,好多的怕,那份強烈保護自己的怯弱心又作祟了。想到,那我前一念的心只是情緒性而已,以這樣的心,要求得世間的一切尚無所成,更何況要走這條菩提大道,真的是虛言,一定沒有任何的成果。師長是這樣教授的嗎?學習了解我的能力和困難處,於是非常善巧的提示說:你只要把我們年初在觀音寺研討時發生的那件事情,從頭到尾做個簡單的敘述即可。剎那間信心又建立起來,雖然這樣的心也只是情緒性罷了,可是,我相信當下所造的業卻不同了。

記得在一月七日當大家正研討得很投入時,有位居士來找觀音寺的師父談話,那位居士說話聲音很大,至於內容並不知道,當時只管研討就是了,經過一段時間,曾師姐起來把大門關上(我不明白原因),接著張師兄有意起身要去請那位居士將聲音稍放低些,馬上被我阻止了,我直覺反應是:憑什麼我們去跟他要求小聲,這是公衆地方大家有權利在此,如果因為我們研討《廣論》而受影響,卻要對方遷就或者離開是很自私而不合情理的。但是,在這同時學長開口了,而且是鏗鏘有力的說:「張師兄請你去處理。」剎時我愣住了,怎麼是這樣的結果?自以為想法很正確,可是學長卻那麼肯定的一句話,必有其用意。於是我揣摩著,第一個念頭有些非理作意,接著馬上想到,我可不願再造遠離師長之因了。

此事經過張師兄處理後,那位居士就到隔壁去,之後不久也離開了,於是大家針對這件事做一番前後心態上的檢討,啊!我發現同修們心胸很寬廣,遇事馬上能應用法,所緣是真正為別人著想的立點。像黃師姐有股悲心的說:「深怕那位居士一直在此所造的是惡業。」陳師姐說:「我們曾經造了損惱其他有情的業,今天因緣成熟了。」而小陳師姐正好很專心的看廣論消文,為我們講說而絲毫不受影響。莊師姐則說:「這件事由張師兄去處理最恰當了,因為他一過去就先向對方很謙恭的鞠個躬。」而曾師姐起來關門是要大家能清楚的聽到研討內容。學長,他所緣的不止我們這幾個人,而是整個大團體,一方面他深怕聽不清楚每位同修的每一字,每一句,怕之中有所漏。一方面是要替我們做綜合歸納,再次引導大家的應用及認識,真是用心極了。而自己只緣著我,以為不受影響,真是丟臉啊!

常常說願意好好的學,如果沒有境界引動如何知道自己是怎麼的雜染,怎麼的差勁。透過那位居士、觀音寺的師父,及同行善友們才稍微看到那微細的一個小點。原來師長是那麼的慈悲,那麼的用心,這一切乃師長的示現及加持。感恩著,也祈求著能體會師長、佛菩薩要引導我們的真實意趣。

全文收錄於 第 38 期 第 1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