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護持

◆鳳山寺學僧

這一期的精進共修,末學是擔任大寮護持的工作,故在前行準備時即認定這一次要護持大家用功,除了大寮的工作外,其他需要的地方都願意盡心盡力去做,至於參加正拜則是以隨喜的心去看待。

當以這樣的意樂去參加這次的用功時,進入大寮處理大眾飲食,只想到前一週浴佛法會留下了許多蔬果必須馬上處理,因此用功的前二天早齋就煮了許多的高麗菜,希望大家多吃菜,若仍覺得不足則可以吃餅乾來填飽肚子(餅乾也是法會所剩下的),完全站在大寮的立場做護持的工作。直到第二天準備好早齋在大殿外等大眾出來,再一起進齋堂,當時另一位同行卻是把大寮的幫忙工作完成後,就進入大殿隨眾繞佛,再進入齋堂,給末學一個棒喝,我們同樣是護持組的,但是他卻是在把「護持」的工作完成後,就積極地「參與」正拜,而我卻是把「護持」的工作做完後,站在一旁繼續「護持」大眾進入齋堂。隔了兩天,在每日的檢討會上,有同行就大寮處理的情形提出勸誡,而末學也馬上恢復正常的飲食供應大眾,不再以消耗某一特定食物為處理原則。慢慢末學也投入正拜中,發現在正用功期間許多人的飲食會做改變,有的人減量而有些卻增加,而且大眾對飲食的量十分嚴格,不可有太大的差距的,但是正因自己後來參加大眾用功才體會到用功的同行對飲食的需要何在。

自己在這次用功,體會到,真正的護持並非「隔山觀虎鬥式」的護持,這再努力都做不好,反而「積極的參與」這個共業中,才是真正的護持,也才做得好護持。

觀功的好處

維那起腔念佛,音調不配我的胃口,心中就不想唱,接著大眾的唱誦是依著維那的腔而念誦的,內心的煩惱更甚,就覺得沉悶,氣憋住了,更唱不出來,見過心、埋怨的心就不斷的湧現,事後反省,發現別人都能念誦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應,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就想別人都能念誦,只有我不行,那一定我有問題,就算維那真的起腔起得不好,別人能念,不起煩惱,那他們比我行,好不容易發現了同行的功德,他們在任何情況都可唱誦這就是比我強,這就是功德,趁此機會練習隨喜,張開嘴,小聲慢慢跟著大眾念,漸漸的胸也不悶,氣也不憋了,原來又是見過心在作祟。

全文收錄於 第 33 期 第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