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施口述
賴素媚整理
常師父說:小螺絲釘,當它緊緊鎖進車子裡面後,就和車子形成一體,車子跑到哪裡,它也跟到哪裡……
做義工就是依止善知識,就我們現前的業而言,不一定有機會和善知識直接親近,但是依止善知識又是我們生生世世走上去的關鍵。如何才能造這種因緣?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善知識所要成辦的事業上面著手。
師長所要成辦的志業,就表現在法人團體的工作之中。團體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善知識所指導成辦的,因此擔任義工便等於是在承事師長,故我們可透過做事的過程中積聚與善知識相應的因。如果在做事當中能依著這種意樂緣念,事後並好好回向,將來就能感得值遇師長的業。
其次,做義工也是積聚資糧最好的辦法,積聚資糧有兩方面,一是福德資糧、一是智慧資糧。先就福德資糧來說,善巧提升自己的意樂,可以大大增長功德。擔任義工時的意樂如果能緣念:「我是整個法會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事沒有輕重大小,每一個人都是小螺絲釘,與師長的心念緊緊相扣,所得的功德必然擴大到和整個法會一體。
法人所舉辦的活動與世間人辦活動的心態不同,它是幫助眾生成佛的工具,所以活動本身不一定要辦得很成功、很漂亮,而是希望透過活動的過程,讓參加者以及義工都受用佛法而得成就。活動是群體的事,在義工同修發心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人與人的問題,出現種種見解上的不同引生煩惱,面對這些煩惱如何調伏我們的心?在對境時清楚看見自己内心的狀況,進而學會改善自己,調伏煩惱的能力逐漸提升,智慧便在無形中慢慢增長。
大乘佛法一定是在團體中才能成就佛道,所以常師父曾說:「當義工的人,應該要感謝那些來參加活動的人」,因為有參加活動的人,我們才有積聚資糧,成就佛道的機會。
全文收錄於 第 30 期 第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