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為研習營開展了美好的每一天。學員們的心亦如原本平波的水逐漸被煮沸了。
甲仙鄉中興國小的柯淵福校長談到他來參加此次研習的因緣說:「三十多年來我一直走得很平順,而且擔任行政工作多年,總希望能接觸些究竟的東西,來作為順境上的反省與提升,以增進人生的價值。而佛法主張『眾生平等、尊重生命』的理念正與我的教育觀念相契合,加上同事邱主任的引介與鼓勵,所以我參加了這次研討會。而且怕名額太少報不到名還搶先報了第二名。
在十八年前我也曾參加過一次大專佛學研習營,但那時佛緣太淺,只上了二天課就溜去釣魚了,現在想想,真是罪孽深重。
一年來邱主任拿廣論錄音帶讓我聽。在每天上下班開車來來往往途中陸陸續續已聽了一百多卷,所以對《廣論》並不陌生。這幾天研習下來感受頗多,歸納為三點:
1佛法才是人間的究竟。
2發菩提心成就菩提道是永久的志業。
3佛化的生活跟佛化的教育家是目前世俗的願望。」
中興國小的邱永勝主任也說:「許多年前我就常參加佛學研習,如打佛七、類似現在的教師研習營等,但總覺得教材編得雜,較為世俗化。而自己在佛法的研習上只是從理論方面下手,和實際之間有很大差距,無法貼切。有一次逛佛教書局時,看到《菩提道次第廣論》,於是請了錄音帶來聽。聽了之後發現其中所講的成佛次第和印順法師《妙雲集》内的『成佛之道』有相近之處,因此想說將二書並研,定當獲益匪淺。為了在佛法的實踐上找到一個著力的方向,以補經典研究之不足,所以和柯校長相約來参加這次研習。
數日研習,收穫頗多,約略筆述在後:
1感念促成本次研習的師長、眾大德菩薩,示現人間淨土與學佛道場。
2妙音演說三士道次第,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使我們瞭解佛法正見,正確思惟人生的方向,何去何從。
3著重法的實踐,引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調柔自心,浄化煩惱,進而從心心互動中,慈濟他人。
4念恩觀功德──一切眾生皆為我恩人。更讓我印證了印光大師說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5發心多讀經典,思惟法義:菩提心、六度、四攝、無常、空、緣起、四諦等内涵,明白佛法不共其他宗教的特質,並做為菩提道進階的資糧。
6發菩提願──慈悲行與般若慧並重。
7法喜充滿,受益無量。」
由上述二位學員感性的言談中,我們見到了佛法的包容性與無限性。尤其許多任勞任怨的義工同修們的服務精神更讓此次研習會場佛輝普現。像住旗津的學員六點多就騎著摩托車到會場來,來做什麼,答案竟是「掃廁所」;像四日中午便當不夠,義工們馬上捲起袖子到廚房下麵來供養等等點點滴滴,讓我們領受到師長的加持、團體的護持是多麼可貴,就讓我們一個腳步一個印地攜手在菩提道上踏實地前進吧!(大同國中 陳麗珍)
※ ※ ※
非常非常的感謝!一切對於本次研習營出錢出力的所有人,看到他們竭盡心力的付出,設想之周到令我們這些學員深深的感動,而生起效法之心。初接觸佛法時,即已有相見恨晚之憾!雖努力摸索,總有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而《廣論》提供了所有的答案,深自慶幸有此機緣,亦希望普天下之人皆能從而受益,故而建議是否對一般社會人士亦開班,使其共霑佛法,而達彼岸。(屏東商專 張又心)
全文收錄於 第 28 期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