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勤進班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時許,鳯山寺放生法會圓滿結束。本(八)車所有廣論研討班同修及眷屬們,在各自方便後,陸續登上來程遊覽車上。下午三時十分,遊覽車隊準時、魚貫的開返其居住地。此時,淨遠法師帶領鳯山寺的常住法師們,一字排開,站立在鳳山寺大門前,面帶慈祥的微笑,頻頻向離開的車隊,揮手道別。各車上的同修和眷屬們,也猛烈的揮手致意,這是一幅多麼溫馨、和煦的畫面啊!正象徵著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其博大精深的教法,在鳳山寺常住法師們的引導下,要普遍而深入的弘揚於整個寶島──台灣呢!
離開鳳山寺,車子很快的開上了高速公路。這時,今天的壓軸好戲「偈語有奬徵答」就要開鑼了。當副車長(泰山班的林小娟師姐)雙手將第一道題目「何以止謗」張開時,一剎那全車上的人們興奮起來了。在此同時,在車上的護持學長范鳳英師姐,以善巧、柔和、輕盈的語調,詢問大眾:「想要讓對方停止對你的誹謗,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話聲未落,小菩薩們紛紛舉手,搶著作答。范師姐就指定最先舉手的小菩薩作答。小菩薩回道:「無辯,就是不要跟他辯解,要用我們和善的行為來作證明。」就這樣一問一答中,佛法的真義,很自然、也很巧妙的灌輸到車上每個人的八識田中,菩提種子也深固的種植下去了。一旦緣熟,無數的法門龍象,就會隨緣示現娑婆世界,一一應機大行弘化度生的本願行了。
車子在高速公路上,飛快的奔馳著。有奬徵答的題目,也一題一題的揭示,忙煞了林師姐和范姐。旁座的另一位護持學長姚紹南師兄,隨著每一題目的圓滿答覆後,不斷的遞送有奬徵答的奬品。整個車上充滿著法喜、熱絡的氣氛,每顆心是昂揚的、是高興的。
接著,范師姐詢間小菩薩們:「惠不在大,在乎當否?怨不在多,在乎傷人。」此題一出,鴉雀無聲,車上陷入了短暫的寂靜,大家盡力思索如何作答。范師長透過麥克風。不斷的向大眾作著提示,並呼籲大人們指導小菩薩們作答。林師姐也有意無意的翻開紙後的答案,讓大家偷偷的瞧一下。一會兒,車上人們又活潑起來了,這時,范師姐很妥切的指定基隆班的小菩薩回答,並送出了第二套法人回程前交來的錄音帶。然後,就在范師姐、林師姐和姚師兄密切配合下,題目一一的詢問,小菩薩們也一一的回答,既緊溱又剌激。這期間,在范師姐很巧妙的安排下,三套錄音帶很自然的分送給車上的三個研討班了。范師姐特別交代,這三套錄音帶借著小菩薩的手,轉給三班的同修們回去輪流聽,也鼓勵小菩薩們努力讀書,長大了好參加廣論的研討,到那時就可以聽懂錄音帶了。
車行迅捷,五股交流道眼看著就要到了,我們車上的有奬徵答也快接近尾聲了。當范師姐宣示最後一道題目:「只要一聲南無佛,這人會如何呢?」全車人都隱然在心中浮現了答案,幾位小菩薩爭先的答覆:「將來都會成佛。」很奧妙的是,我們的車子,這時也正好駛下了五股交流道。在互相道別、聲聲「阿彌陀佛」語中,目送泰山班的同修們和眷屬們下完車後,我們的車子,又沿著五股交流道,駛回高速公路,繼續北返。
現在,該由我來接棒了,接過麥克風,我就請我們車上年歳最長的老菩薩發表她今天的感想和心得。老菩薩一再的感謝常師父,她敘述自己不斷重複聆聽師父錄音帶的開示,從而轉變了她的觀念和行:也一再的感謝法人安排放生等各種活動,讓她受了很多的法益。從老菩薩誠懇、真摯的語音裡,我們感覺得出存在她內心中那股歡欣與感恩之情懷。全車上的其他人們,相信亦是充滿無邊的法喜。然後,其他的師兄、師姐們,也一個接著一個,道出了各人的受用和心得。總有無量的願心,在每人口中荏苒的訴說著,多麼使人讚歎啊!
車子悄悄的停住了,定眼一看,又回到早晨出發的汐上農會了。同修及眷屬們,收拾各人的衣物,依序下車。在路邊人行道上,人人互道「珍重」聲裡,帶著滿腔的欣喜和快樂,依依不捨的圓滿了一天的行程。留在晴空中的,是無比的祥和與喜悅。呵!多麼令人感恩和緬懷的放生法會啊!
全文收錄於 第 27 期 第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