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鳯山寺皈依.同心同願共結勝緣

數月以來,法人團體一連串的活動,諸如觀功念恩,觀察違緣,認清苦樂問題,進而格西的教授──依善士法、請師住世等等,經過不斷緣念、研討,大家都都了解了自己在學修佛法的過程中,造作了許多與師長及法不相應的違緣,更因此認識了師長的功德,師長對我們的重要。故唯有一心依止善知識,以師長的眼目,為己之眼目,而入不入佛門,界限在皈依,在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皈依,以體會法的內涵,團體的殊勝。因此在鳳山寺法師及法人學長精心策劃下,又舉辦了以廣論研討班同修們為主的皈依法會。

正授皈依前由法人幹部們至全省各研討班帶領做前行緣念。緣念皈依的意義,師承及圓滿教法的重要。並緣念這次皈依是我們這一生中最莊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而生起希有想、珍寶想。而皈依當天,每車並有學長帶領大家在車上緣念,同修們均能在緣念中,提起了強盛的皈依意樂。以無比興奮殊勝難得心情與會。

由於皈依法會,報名的人數共有八百五十餘人,故分十月三十一日及十一月一日以研討班老學員及新學員,二個梯次分別舉行。在法人義工師兄師姐們的熱心護持下,皈依壇場佈置得莊嚴肅穆,因事先規劃得宜,現場井然有序。皈依典禮儀式簡單莊重,在在顯示出師長的悲心和師兄姐們的細心。

常師父在皈依典禮中開示大眾:「大家要隨喜自己是正法的一份子。」並指出皈依的根本因是離苦得樂,圓滿因則是依止善知識,聽聞圓滿傳承的正法,把握暇身,邊學邊修。並確立學佛的宗旨,建立正知見,如理作意,深入法的內涵,依靠著師長、同行,及清淨無垢的傳承教法,努力懺除違緣,集聚資糧,生生增上,才能真正離苦得樂,究竟成佛。

午齋略作休息後,即由格西拉為大眾們開示,格西拉的開示,淺顯易懂,譬喻極為善巧,句句皆為行持下手處。

格西拉開示說:我們依師長如佛陀,則能得到佛的功德,若看師長如凡夫,則得凡夫之利益。法人團體及僧團之和合,應如雞毛之櫛次鱗比,亦如同大掃帚,才能一掃無始的惡習。而成佛又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暇滿人身,二是圓滿的教法(如《廣論》),三是善知識,今生我們能遇到常師父,實在幸運,應好好把握。

常師父接著再次開示,皈依後,在日常生活中,應由功過格下手,作為日常行持的基礎,調伏煩惱,以法淨化自己,並隨念三寶功德,做任何事,皆供養啓白三寶,做個如理如法的三寶弟子,時時勤求懺悔、發願、祈求、深信業果、早晚勤加反省數數皈依,依教而行。

全文收錄於 第 25 期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