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北
為祈求師長身體安康,正法久住,台北松山區廣論研討班同修,由方正治居士發起,聯合於七月二十五日到基隆海邊放生。
當天上午十時左右,全體參加放生同修們,假溫馨幼稚園,做放生前緣念。目的在使大家了解放生的意義,及提高大家在放生時能掌握自己的意樂;並經由放生過程去感受生命將終止前希求生的那種痛苦。緣念結束後,下午一時左右,即分乘二部遊覽車赴基隆海邊。
一行人於下午二點半到達放生現場,幾位負責布置佛桌和供品的同修們已布置了莊嚴的小佛龕,接著一面進行放生儀軌,在念佛聲中,將被放生的魚、蟹等水族也陸續地到達現場。
由於這次放生以海生類水族為主,為使放生的水族適應生長的水溫及環境,特將水族分為兩類,一類適宜在海邊放生的魚、蟹,就地由大衆在念佛聲中快速地分批放入海中。另一類體型較大的魚類及海龜,因需放入較深海中,隨即由數位同修,共乘海釣船送出外海放生。
因正值暑假,許多同修們帶著子女來參與,在放生過程中,使小朋友們幼小心靈中,都留下護生的觀念。整個法會於下午四時半圓滿結束。
(二)嘉義
利用暑假,做一次學員眷屬的聯誼,借以增長學習意樂並且認識團體共業的利義,嘉義成功班於七月二十五日假仁義潭水庫舉行了一次放生聯誼活動。
這天清晨七時整,從沉睡中的城市走向一條通往郊外水庫的林間馬路,只見幾許早起晨跑的人們稀稀落落來回運動;而此刻所有參加的學員眷屬已各自來到潭畔的會場,集合整齊隨著悠揚梵音稱念著佛號;幾位師姐共同把會場布置得莊嚴整潔,陳師姐更為大衆每人準備一份早餐。而大清早就去市場採購的蔡師兄在水潭邊正忙著為小生物打氧氣;聖號悠悠飄蕩在林間在丘壑。會場大衆正感受著三寶的慈悲與安詳,而四方的鳥兒作伴在會場邊吱吱作語,彷彿在為仁義潭畔的仁心義行,做一番稱許。
儀式舉行之前,學員一同帶大家祈求緣念,陳師兄也講述法會的緣起與放生的勝利;於八時許儀式開始,研討班學員一起作持,照著「放生儀軌」恭敬念誦,場邊林木蒼蒼;大衆在三寶的威德與傳承師長的加持下,如沐春風,一心祈求。當大衆唱誦懺悔偈的時候,迎著朝陽,天空中竟飄下絲絲細雨。「大悲觀世音菩薩」慈愍有情,普施甘露法雨,洗滌罪苦衆生,讓大家感受一陣清涼,約莫三分鐘雨停了,清脆梵唱,鳥語吱喳,在陳師兄灑淨後,學員一一帶著眷屬,以歡喜心清涼意,各各經由自己的雙手,把大肚魚、青蛙、麻雀鳥等如母有情,令彼適得其所,放回自然;幾位小朋友在淺水的潭邊玩弄著「大肚魚」,歡愉喜笑,青蛙在水中不停跳躍,眷屬們也相互愉快地談論著;此時天空又飄下細雨,令大家更覺不可思議,這一切都是師長的功德,師長的加持。整個法會得到師長的攝受,歡喜圓滿。於九時一刻大家一同回向並恭敬祈求,願師長身體安康,正法久住。
全文收錄於 第 22 期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