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感言二則

◆五常 A 班 王銘淵

一車車裝滿了放生水族的車,經過數時的顛簸,終於挨到放生的目的地,無奈卻有些魚掙脫出來、掉在車上,有的已經到了岸邊,卻等不及登上這艘生死船,就已掉落地上而慘遭鞋吻。同樣地一部車,目的一樣是放生,而有的魚很幸運地被放生,而有的卻得遭此橫死折磨。是我們的慈悲攝受不夠,令其畏懼逃避,還是牠們業感如是?

想到我們搭乘廣論這部車,不也正如同這些魚一般,亦是希求解脫生死,但是,有人就淨信虔誠,緊抓著不放;而有的則浮浮沉沉,可能隨時跳脫;而有的則已經搭上了卻又背棄。能夠搭上這部車,也是我們宿生的業所感得,若希望永不棄捨、搭乘這部車,則要當下努力,在團體中造下生生增上的善業。

否則,我們或可能像那些被放生的魚,雖到了岸邊,卻也翻白了。

※     ※     ※

每每抓起一隻魚,口裡唸著佛號,心裡則祈求其早日脫離畜生道,抓起、緣念、放生,不禁熱淚奪眶而出,原來雙手早已被魚鱗、魚刺,刺得千瘡百孔。心沉的不是手上的傷痛,而是想到無始劫來,佛菩薩師長們以大悲力拔眾生的苦,然眾生卻以怨報德,甚至嗤之以鼻;而自己手上一個個的傷孔,是否正代表自己累世來刺傷善知識、佛菩薩的心所遭受之果報?

想及累世的父母亦無時呵護,自己卻往往刺傷了父母的心而不自知。正如同我抱起這些魚,想以慈母的關愛來救護牠,可是魚兒亦不知我的心,只是排斥、刺傷。

事實上,我比這些魚兒還不如,魚兒也只是知道有人碰牠,因不適應才有如此反應,而我呢?現有人身,不知是經過多少劫數才獲得,雖然我比魚兒多走了這些劫數,但無始來的等流業習,卻依舊使我在此流轉生死啊,我能不謹慎乎!

全文收錄於 第 19 期 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