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摸索

◆基隆 彭作良

此次寫心得,不能像往日作文章的心情去緣想,有著太多的修飾。所以當其他同修告之,要寫此次研討心得時,還真不知如何下筆?但師長的交代,又不能搪塞!所以下段文字就是自己八天中,一些概略所得。

當第一天下午師父開示說:增上生一定是現法受,假使增上生是順生受,則此增上生是靠不住,有疑問的。當自己聽到此話時,心中馬上緣想到──要真正得到增上生的最佳保障,一定要出家,而我卻已經成家,所以最殊勝的增上生是沒指望了。心中當時的直覺是這樣認為,所以在爾後的七天中,心情一直昂不起來。但也緣想到,這是自己往昔沒有種下出家的因,所以才有今天此等緣起,慶幸自己還有一些善根,能遇到廣論此等圓滿的教法及團體,因而自己一定要鞭策自己,決不能脫離師長的攝受及遠離研討班,進而要發願種下出家及增上生的因。

以前一直自認能視眾生都是佛菩薩,但經過師父一說明,才了解自己以前所行,只是一些文字相而已,非是心中真有此量,而且也經不起對境的考驗,有時觀起他人過失,還一直緣念不捨呢!如今師父指出觀功念恩的心理狀態,才體會到以前的錯誤,但願後悔還不遲,能夠懺悔前非。

另在研討中,口中雖然說感謝台北一些師兄、師姐的指導,但内心觀功念恩的心量,卻一直生不起,有的只是感謝他們大老遠到基隆趕路的辛苦,及幫助吾等消文的順利而已,這次經師父言及要如何思惟他人的功和恩時,自己才摸索到一些入門的方便,意即沒有他們的指導,我們的善根如何發起、增上,如何能在佛法上精進呢?以前確實無法如此深入觀察,是以爾後一定要用心去體會眾生對自己的功和恩,方不負師長的教授。

最後願三寶加持,師長常住世間,慈悲攝受,研討班同修不斷增上,《廣論》能廣傳流布,所有眾生都能同霑法雨,共成無上菩提。

全文收錄於 第 16 期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