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班長研習會知下手處 轉心轉業要日日知非

法人於十二月五日至十二月十三日間,利用週末假期及晚間舉行「班長研習會」,本活動為第一次舉辦,先集合台中以北,研討廣論一輪結束,且發心願帶班的同修,做短期而密集式的研討,期能藉由他們自身的提升,使以後出去帶班時,能更深刻地將法的內涵帶至每個角落。

本次法會的主題是「觀功念恩」(研討題綱已於上期「福智之聲」中刊載過)。在參加法會前一週起,每位學員即就此研討題綱觀察檢點,並於法會期間提出討論。

師父在法會一開始,即承續上次義理研討會的五個題目,說明增上生為實踐圓滿佛道的關鍵,而下手的方便在皈依與業上面。故再依「修學五目」,點出吾人實踐的準則:

  1. 確立宗旨:廣論圓滿教法的實踐,在於增上生。下限要做到袁了凡那樣,由立命而轉心轉業(是殊勝下士,而非三世怨);上限則以善財童子為目標,期能得大善知識攝受,一生取辦。
  2. 善知方便:「以淨戒為基礎,施等助伴,廣發正願」。而戒的根本,在於業的認識,業又以意樂為中心。
  3. 嚴辨真似:廣論中言「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今我等求增上生,須了知「聽聞」後目標在「隨轉」、「修心要」,應嚴辨我們自己是以法鏡照自己,認真如理實踐呢?還是當作口頭禪,唯愛多積異類文辭以為究竟?所認識的是文字呢?還是義理?
  4. 勤察行解:勤加檢點,有無將文字義理轉化成行持?時時注意自己內心相應與否?
  5. 因成果具:增上生的實踐,依於起心動念,一切境界上去認識煩惱、業,種下正確因,自然果就步步呈現了。

法會第二天上午進行「研討觀摩」,由福智精舍法師們,就這次研討主題進行示範性的研討。法師們現身說法,提出日常生活中,在對境時看到煩惱,思惟煩惱過患,勵力與煩惱敵。

星期一至星期五晚間,師父除了就前一晚的研討,提出改進方向外,並特別開示「了凡四訓」。宥於時間,師父乃就重點講解,指出袁先生成功的關鍵,教導學員們如何將廣論的道理運用在了凡四訓上,又如何將了凡四訓的道理搭配在廣論上,以實踐增上生道。依「觀功念恩」主題檢點下,師父特別指出幾項障礙我們增上生的關鍵:其一,就是只偏重佛法文字理論的認識,不能將之運用在身心相續上,僅於文字上轉,將會演變為「如天成魔」。師父特別翻閱聽聞軌理六想中之「於殷重修起療病想」,以為勸勉。其二,努力觀察心相,若不能依整體的法理做準則,則將陷於支離破碎,把握不住修行重點,故古德云:「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其三,憍慢是修行與依止善知識最大的障礙,我們常常對自己所知的沾沾自喜,則很難真入正道。故應從行持中,去認識自己除了煩惱與無知外,一無所有(病想),進而發心求皈依,求依善知識。

師父特別開示實踐增上生的三個重點:第一,能否獲得增上生,係以業決定,而造業的根本又在意樂,「觀功念恩」的觀察,也在身心相續中去看。然而仔細檢點,將會發現深厚的業習,時時「觀過念怨」,以業而言,了解自己將來惟有墮落一途,於是生起猛利怖畏,一心懺悔求皈依。且依業果而行,對照了凡四訓,比對袁先生做到的原因,而我們也跟著改善,此為實踐增上生的下限。其次,圓滿教法的實踐,全需依止善知識而行,然檢點自己,我等全不具弟子相,無法得到真善知識攝受,故先要依戒而行(戒為增上生最佳的保障),努力種下善知識攝受的因,而以在家人而言,持守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即可守護人身不失,實為最佳方便,另一方面,珍惜研討班的共業增上環境,在團體保護下,才有能力增上。最後,所有功德,以及一切行持的目標,皆在回向得到大善知識攝受,勵種圓滿因,慎防造下相違業種。以善財童子一生圓曠劫之因,作為增上生道修學的上限。

在法會期間,大眾皆努力行持,有許多人發起怖畏之心,師父特別教導,當此怖畏心生起時,應如何求皈依。並期勉大家在法會結束後,仍要保持這份精進心。每天早上起床,要先思惟暇滿人身難得幸而今日不死,一定要努力好好珍惜,勤加精進。然後,當以十五分鐘左右時間(各人可隨自己時間增減)修習皈依,先猛利提起心力,以皈依相應的心,緣念自己相應的佛號或定課,不斷地去做。日常生活中則要以「功過格」來自我檢點(註:這個功過格並不一定要採用了凡四訓的,各人可就自己的狀況,立下一些條目,期許自己一天當中,哪些該做的,一定要做;哪些不該做的,一定不能做),並在每天睡前,仔細檢點反省自己這一天有沒有增上?如果沒有,應就自己缺失處,在佛前發露懺悔,並祈禱師長、三寶加持,努力發願:自己明天一定要更努力做到它。

法會原本預定在十二月十二日總檢討後結束,但因大眾皆於此次法會獲益良多,遂懇求師父在十二月十三日上午舉行皈依。皈依前,師父教導學員們要發起真誠求皈依的心,祈求釋迦世尊、文殊菩薩、宗大師在我們的增上生道上一路指引,而我們自己也要發願生生世世不離此道,直至究竟。

此次法會對在家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師父及福智精舍的法師們,皆慈悲教示,不疲不倦,期盼能令大眾得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法會結束後,法人的法務組會將此次的法音,迅速寄至各流通中心,提供同修借聽,願我們皆能發起「聽聞五想」,好好學習,才不辜負師長們的苦心教導。

全文收錄於 第 14 期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