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永和班 如意
在法會中,兩個相識的同修見了面,總是會產生這樣的對話:
甲說:「大菩薩,你好精進啊!而且又這麼發心,為佛教做這麼多事,實在令人讚歎!」
乙聽到了,心裡面雖然很高興,但是按照世間交際應酬的習慣,卻不能顯出很得意的樣子,而且必須要做這樣的回答:「那裡,這只是盡一點小小的力量而已,你才難得呢!看你現在用功得面相都改變了,才是不簡單!……」
當然,這種表揚與推辭間的「攻防戰」是不會在短短的一兩回合裡結束的,必得要你來我往幾番,彼此才會合掌點頭,心滿意足的散場。
以前末學碰到這樣的場面,總也是苦惱萬分,因為學了佛,不喜歡再講應酬性的客套話,可是既不能默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也不能阻止別人的客套,實在苦惱。
直到學了廣論「修習軌理」上的七支供養後,才體會到,實在不用刻意去避免別人的讚美,因為自己確實努力的在學習佛法,所不同者是,我修學佛法,以及幫助別人,如果有任何功德或受用的話,這一切都是師長三寶的恩德,並不是自己很偉大,如果沒有師長、三寶,我怎麼可能懂得任何一點點道理,且願意去實踐呢?
於是從此以後,不再與人玩語言遊戲,只是很誠心地接受別人的讚美,然後告訴對方:「這都不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一切皆是師長三寶的教導與恩德所致,讓我們一起來讚美師長、三寶吧!」
此語一出,彼此間就推辭不起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起「禮敬諸佛」、「請轉法輪」、「請佛住世」,而自我的慢心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全文收錄於 第 11 期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