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從供養體會善知識的心

◆高雄 三寶弟子普祥

五月十五日下午六點多,晚課正進行中,忽然聽到最小兒子的叫聲:「爸爸你的電話!」「好,來了!」急忙走下二樓,提起電話筒,就聽到對方說:「叔叔,我是阿貴。」哦!原來是四哥的女兒,星期日要上我家拿菜包及饅頭,一共兩百八十五個。下面是談話的大概內容:

阿貴:「叔叔,你做的包子饅頭很好吃,大家都很想念,幫忙做一做好嗎?」

「好啊!謝謝你。」

阿貴:「叔叔,我常常去你的地方拿,路程遠,又麻煩,我想學,你教我做好嗎?」

「好,沒問題!只要你肯學,毫無保留的教你。」

阿貴:「叔叔,我時間很少,一個月是否可以學會,而且如你做的成品般,質量一樣好,而師禮需多少。」

「紅包免了,三天之內就可以把做的原料與過程完全教給你,關於成品的好壞,就要看你自己的用心了。」

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忽然心裡一動,善知識好慈悲啊!為何要依止善知識,「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以上雖說三門,其實是互為因果的,真正的善知識,不是看在我們供養財物的多少,而是從這件事上,透視求法者的心,了解其正知見如何,往後該如何引導,使學者步步增上,最後至決定勝。並且,就另一個角度來看,善知識已淨化貪瞋癡三毒,並不會像世間人一樣,貪著顧戀財名,所以願意接受供養,目的乃在讓眾生積聚資糧,種下與善知識相應的因。

由於與阿貴的對談,頓時醒覺,一時法喜充滿,難以形容。一方面則又慚愧無比,以前為什麼都沒有發現善知識的可貴呢?頓感業障深重,思惟反省,深深感傷,並悔責過去的無知。

善知識的恩德,用最殊勝妙言讚美也難盡,我在三寶前發一個願,希望早日把正知見建立起來,然後生生世世把廣論的內涵傳達給無盡的眾生!

阿彌陀佛!

全文收錄於 第 8 期 第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