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隨師行記 菩提道上向前行

◆如淨

師父應高屏地區「廣論」硏討班之邀請而南下,也為幾個新班打氣,解答大家的問題,同時並傳達「福智之聲」創刊的訊息。因此,從十月四日至十日,接連一個星期,除了白天在悟光精舍講述「法華經」之外,每天晚上,都在各個硏討班為大家開示法要。

以下幾件事是此次隨師南下所見所聞中,特別值得一提的。

一、十月四日下午,師父在高雄市瑞祥國中會議室,為該校新成立的「廣論硏討班」介紹科學與佛法之關係,與會人員有趙連出校長、校長夫人、學校教師等,共三十餘人。師父首先以佛法的觀點指出科學在某些方面所不可避免的錯誤。師父指出,科學講求實證,這是很重要的,但是科學家們卻不知道觀察事物之「能觀」的心識,剎那變異,而其變異之快速一剎那有幾百個生滅。以這樣不可捉摸的心識去觀察「所觀」的客體,怎能正確的認識真相?因此儘管科學發現及發展出許多新奇的種種科技及知識,也只是象牙塔中的幻影,永遠無法認識真實相。佛陀則不然,也唯有佛陀親證法界之真理,所以不論鉅觀世界以及微觀世界都能掌握千變萬象中不變的真理。所以我們應遵循佛陀的教誡,依照次第一步步走去,必可達到和佛陀相同的境界。

趙校長是一位虔誠佛教徒,具有深遠的眼光。他認為單靠學校教育無法徹底改善人心,要人心向善還必需宗教的薰陶,才能培養道德的情操,宗教力量不容忽視。所以趙校長一再鼓勵全校師生至少要有一種宗教信仰。由於校長本身是佛教徒,影響所及,全校師生皈依三寶的比例相當高,是一所佛法盛行的校園,該校名為「祥」「瑞」真是名副其實。

當天前來聽講的還有中鋼高級主管,及其他各地硏討班成員,大家都歡喜信受,反應非常良好。

二、坐落於屏東縣萬丹鄉的玉林寺,建築雄偉,樸質中透出清雅的格調,尤其是大殿中的觀世音菩薩聖像,慈悲莊嚴,人人稱嘆。這是繼悟光精舍,另一由出家法師所主持的道場中成立的研討班。促成其事的除了玉林寺住持、監院及常住諸師外,還有熊、黃、鄭等三位居士。

十月五日上午,師父為玉林寺法師們及研討班成員開示研討的重要及如何克服初學者之障礙時提示,每一研討班剛開始時大家總開不了口,兩片嘴皮子重似千斤,怎麼撥也撥不開,等到慢慢習慣之後,就有躍躍欲試之感。到後來簡直欲罷不能,只嫌時間不夠長。因此最初須有幾位具經驗的人帶頭,他們費心地準備一些問題讓大家討論,由此慢慢引導大家,以後終能順利成長。所幸者南北部各地區都有這類精采的大心道友幫忙帶領新班,所以這些障礙最後都能克服。

黃富美居士也報告南海寺研討廣論的情況及成效,她並舉例說有位成員脾氣不太好,雖然信佛拜佛,瞋心之大誰都害怕,自己也深以為苦,結果參加廣論研討後,脾氣竟然大為改善,令周遭的人讚歎不已。她的報告對新班成員有莫大的鼓舞作用。

三、師父在悟光精舍所講「法華經」,有很深刻的意義及啓示。師父是以「廣論」來詮釋「法華」,把「法華」的意趣真實地表現出來。誠如師父一再強調的,不通「廣論」,難解「法華」之深妙;不通「法華」,則不知「廣論」的價值。大智如舍利弗,頭陀如大迦葉、神通如目犍連等諸大阿羅漢,經過供養若干百千萬億諸佛,最後都要成佛,但成佛的時間何其遙遠!而且同樣「法華經」中,龍女卻一生成辦,又何其快速!差別在那裏?關鍵在何處?實在值得我們深入去探討。這些「廣論」都為我們提供了解答。

但要修學「廣論」,「研討」是一最佳善巧方便。自己看書往往效果不佳,經過一番討論後,能加深印象,也拓展思路,又可吸取他人經驗及引發學習上的興趣。進而體味到淨除惑業的修行善巧,因此想認真深入討論非常重要。

四、師父此次南下,每到一個研討班,趙鄭二對伉儷一定在場,有人不解,他們說:「善知識最重要,能親近善知識,我們怎會放棄這種機會。」他們是研討班中用功最勤,也較得力的幾位,他們投注相當多的心思與時間在廣論研討上,因此能逐漸體驗到廣論的內涵。他們對廣論有很深廣的體驗和真實的受用,相信他們很樂意把自己的體驗提供出來,與他人分享。因為誠如師父常以經論教誡我們:「執我」是一切痛苦的根本,真能把「我」放下,全心全力去幫忙別人,利益別人,到頭來收穫最多的還是自己。佛在因地中一心一意要救度法界眾生出離生死輪迴,結果眾生仍是眾生,佛卻因此成了佛。

總之,此次隨師南下之行獲益良深,末學不揣淺陋,謹將個人所見所聞略陳一二,以饗同好。一枝禿筆,言不盡意,但願諸位同道能親近承事善知識,親自體會其中數說不盡的美味。

全文收錄於 第 1 期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