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篇 2】揮別塑膠,仁舟創意設計

文 / 兩可

文 / 兩可

拋棄式一次性商品真方便!如果沒有塑膠袋、塑膠碗、保鮮膜,人生可以怎麼辦?一群受到真如老師慈悲精神感召的學員組成了「仁舟社會企業」,開發與推廣種種替代塑膠的產品,讓自己和他人的不塑之路,走得更輕鬆、更堅定,也更優雅。

由一群企業家和年輕廣論學員組成的「仁舟社會企業」,充滿熱情與活力!他們冀望自己依法行持,成為師長最徹骨虔誠的弟子,並推己及人,為社會打造資源回收再利用、循環再生的藍色經濟模式,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尊重、守護生命的綠色生活價值。

本期專題:【行動篇 2】揮別塑膠,仁舟創意設計本期專題:【行動篇 2】揮別塑膠,仁舟創意設計

不塑社企誕生
2016 年初,真如老師慈悲提議保護生命,不用塑膠袋,引發學員熱烈迴響。這股強大的業力,促成北區 CEO 廣論班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集資,成立以循環經濟模式為宗旨的「仁舟社會企業」。仁舟聚焦生物可分解材料的應用與推廣,希望避免塑膠所引發的人類健康問題以及廢棄物汙染問題。

仁舟執行長葉靖慧,甫從雅芳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職務退休,她表示,「幫助地球、幫助海洋生物,還可幫人類做對的選擇,」是她投入仁舟最強烈的動機與熱情。她從生活體驗得知,消費者要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猶如逆水行舟,但是一旦認同淨塑的重要性,縱然積習已久,也必然會選擇對環境有益的商品。

其實她自身早已養成環保生活的好習慣,只是未曾想過「救地球、救有情」這樣寬廣的宏願,而今因緣就在眼前,還可以跟一群理念相同的人一起努力,她很開心。相信作師所喜,一定可以得到師長的加持!

另一位加入仁舟陣容的企業人陳立信,之前對環境就有一份關注的心,然而即使知道美耐皿製品可能使身體健康受到威脅,使用塑膠袋不環保,免洗餐具也會造成環境的負擔,但想到「一個大男人,平時外出為了攜帶環保餐具而提個包,多麼麻煩哪!」就對自作教他不塑卻步。

後來,他逐漸了解海洋生物受苦的悲慘情境,肇因於自己圖一時方便的貪心,除了於心不忍,也擔心哪天果報自受,決定從培養新習慣開始,對自己的身體和環境友善,並且致力開發及推廣人人都能接受且方便攜帶的環保商品。

本期專題:【行動篇 2】揮別塑膠,仁舟創意設計檳榔葉鞘製碗盤

植物做餐具
如何減少生活中的塑膠垃圾產生?仁舟從自然界找出可分解的天然材質,結合相關技術,製造出可替代一次性塑膠製品的商品。

檳榔葉鞘製碗盤、甘蔗渣製餐盒、稻梗加蔗渣及植物膠製餐具,取代 PE 淋膜紙餐盒及美耐皿餐具。樹薯粉加植物油做成的袋子,可以自然分解,或在攝氏 85 度高溫中完全溶解,取代塑膠;手工棉線編織而成,取名「貝殼包」的手工網袋,不僅體積小容量大,且攜帶便利,兼具美觀,是環保購物袋的新選擇。取代保鮮膜的手工蜂蠟保鮮布,也是用心十足,布料特別選用有機棉手帕,花色還可客製。

上述由植物性材料所做的產品,本身就是有機質,使用完畢可跟廚餘一起發酵變成堆肥,取之於大自然,最後回歸大自然,成為土壤的養分,繼續滋長農作物,是循環經濟的絕佳具體實例。部分手工產品將結合照顧長者的美意,由團體退休的資深學員製作,讓他們在閒暇學習技藝,不僅充實生活,還可增加自信與價值感。

這些成果都是基於追隨師長,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揮的創造力!未來還有諸多品項,將逐步問世。

植物性材料所做的產品取名「貝殼包」的手工網袋

佛法當後盾
負責業務兼商品開發的劉曉芳,經常需要走在最前線向消費者介紹商品的理念與實用,講說之餘,不禁自問:「銷售一個個的網袋,一片片蜂蠟布,就能翻轉海洋危機嗎?」佛典故事中,小鸚鵡奮不顧身滅森林大火,撼動天神的故事,讓她提醒自己也可以發下大願,精進不懈,挽救海洋生態。

另一位從事業務兼商品開發的郭庭瑋,在田裡有腳印市集擺攤時,展現高度的親和力。他慶幸自己來到以利益一切有情為目標的公司,且得到很多學習機會。他表示只要產品或理念博得客人青睞,快樂指數就往上攀升,因為當人人快樂做環保,美麗世界就有希望。

「仁舟社企」的員工全是廣論同修,上班前必定以全廣共學,迎接一天的開始。葉靖慧說:「以往是將《廣論》隨分隨力地實踐在生活上,現在運用在企業的經營上,距離更近了。」也許淨塑的成效無法立竿見影,但只要開始行動,改變過往使用塑膠製品的習慣,就能翻轉海洋的未來、人類的未來,乃至地球的未來。

來源:《福智之聲》232 期 第 98 ~ 10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