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摸象記(三十八)

〈里仁篇 第四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四章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妙極了,前面一章說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一章說「無惡也」。先解釋一下:「苟」是假定的意思;假定一個人有志於仁的話,無惡也。這個「無惡也」有二種解釋:一種是說不會做壞事;另一種也可以說倘若真正志於仁,你就不會「厭惡人」。前一章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事實上,這兩章有同樣的意義。只要你有志向於仁(還不一定做到仁的程度),你就不會厭惡別人。當你真正做到不會厭惡別人,那時才可以除去厭惡──因為假使你的內心沒有仁的特徵,這個厭惡,都是基於自己的私慾去厭惡;反之,當你真正有了仁心以後,你不是由於私慾去厭惡,你會看他錯在哪裡,進而幫助他改正。這就是孔老夫子的特徵,他已經達到了這個程度,如果他不關心外面的是非好壞,那他關起門來一個人好就行了,但他卻選擇了周遊列國,行道救世。很多人都嘲笑他「悠悠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天下都是這樣子,誰能改變得了呢!也有人譏笑孔老夫子忙忙碌碌,如喪家之犬一般到處跑;那時天下有的是這種隱士高人,乃至於他們還嘲笑夫子!但是孔老夫子不動心,還依舊到處去周遊勸導,想挽回世道人心,這就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的典型例子。佛陀則更是偉大,祂已經成佛了,成佛以後盡未來際不停止地好人、惡人,這就是祂的特點。

  不要說做到仁,只要真正有志向於仁,就無惡也。為什麼呢?這個「志」,是一個人的志向,當一個人真的立志以後,他心裡的狀態是全心全意努力於所求的目標;因為有志於這個目標,怕達不到,所以做這件事情的心態,就很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的把全部精神貫注進去。如果他全部精神貫注於要達成「仁」這個目標時,會不會做惡?當然不會。「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就是這個特點。

  所以我們現在真正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志。在目前來說,儒家的「仁人志士」是很高的標準;要成為仁人很不容易,我們可以退一步先成為一位志士──真正有志向的人。做一個人假使沒有中心思想,實在是人不如畜生,最可惜的就在這裡。我們一天到晚東飄西盪,沒什麼事情,就坐在那裡沒勁;等看見一樣好東西過來,眼睛就瞪大了,這和蒼蠅、逐臭之夫沒什麼兩樣。假定內心中真的有了志向,全部的精神就會貫注於此,我們生活中就不會覺得無所適從,不曉得怎麼是好,一下子高興而得意忘形,等不高興了,又不曉得怎麼辦是好。這就是「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的相狀。有中心思想,並且貫注全部的精神去實踐,這就是儒家要引導我們、策勵我們走的方向。假定我們有了這種認識乃至於有了這種行持、這種心理狀況以後,就能夠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我們人真可憐!世間人的志向是什麼?五斗米、一個家。我們人就是忙這些,真是可憐啊!

  講到這五斗米、一個家,我就想起在福智精舍的那一對燕子。我們普通人都是像那燕子一樣,忙呀忙呀,找一個窩、生一些蛋,然後整天忙著銜草、餵小燕子⋯⋯有一天小燕子長大了,飛掉了。好吧!明年再來,後年再來⋯⋯死了,下生再來。想想看我們人生是不是這樣?心裡老放不下這些事情,仔細去看的話,這就是一般人的狀態。所以儒家給我們的真正目標,第一個就是志於仁,假定我們能夠真正志於仁的話,從小的地方來說,就是現在文字上所看見的,不會做壞事了;從更寬廣的利益來看,與「仁」不相應的想法、行為都沒有了。

  我們了解了這一點之後,進一步去看看佛法中所說的。佛法當中分成三個層次:下士、中士、上士,下士的志是皈依,為了求後世,所以要皈依;中士的志,是為求解脫生死,所以發起出離心,走解脫道;上士的志就是菩提心。現在我們也可以說「苟志於下士、中士、上士,無惡也」。是不是這樣?這值得我們常常拿這個標準去衡量:我們平常到底在做些什麼?孔老夫子並沒有說暇滿等等的內涵,但他的言行中處處運用上這個內涵。所以我讀《論語》,實在是愈念愈高興。《論語》是輔助教材,如果我們真正能善巧運用的話,《廣論》及《論語》彼此間可以互相運用的。

  在這裡我也順便提一下,因為最近我們講課的時候常常互相運用,但主副不要弄錯,我們這堂課是講《論語》,不要講到後來,把《論語》變成輔的、副的。就像以念小學來說,有的時候可以把中學、大學課程的內涵拿來運用,但學習的內容還是以小學為主。這一點大家要清楚,否則我們會弄錯了。

  (以下為現場弟子的發言)

  弟子甲:弟子有一個問題。一般我們說儒家的層次是在道次第的下士,這部分求的是現世人生;但是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又說「吾道一以貫之」,這一貫的精神,曾子解釋說是忠恕。忠恕跟仁的內涵,都不是只關心自己,而是能夠考慮到別人,甚至於去利益別人,這是仁最重要的精神。但以下士來講,只是求自己現世乃至於後世的安樂。如此說來,儒家精神不應該只是在下士而已,因為他追求的是真正解決別人的問題。

  師父:你這個問題發問得真好,乙法師請你答答看。

  弟子乙:這個是次第啊!佛菩薩、聖賢們是應眾生的機來說法。依當時因緣來說,眾生的根機是偏向下士,希求現世安樂的狀態,所以他就必須要以這個為主來引導眾生;同時,他又能夠讓他們不會停在這樣的層次,因此,也在這個內涵裡面間接的引導眾生能夠再往上走。也就是說,在下士的內涵中,也有中士、上士的內涵,可是,並非以中、上士為主;他的目標是在那裡,只是他比較強調下士──眼前的下手處,從現世開始做起。

  師父:乙法師回答得非常好,我再補充一點。孔老夫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很明白的他完全是就這一生的問題講的,重心整個在這一生,如果我們讀了《論語》,這一點看不出的話,我們的眼睛就瞎掉了。他強調從眼前的下手處著手,舉一個實際上的例子,「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切行為都從孝悌開始。所以第一句話就指出他的中心思想,世間的行持也全在這裡。

  弟子丙:「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對於這個好人、惡人的內涵,弟子還是不太清楚,懇請師父再詳細解釋。

  師父﹕平常我們每個人都會好人、惡人,這是人人都會有的本能:我歡喜這個人、討厭那個人,這是一種好人、惡人;我要幫助這個人、傷害那個人,這也是好人、惡人。我們對「好人、惡人」的概念不要太狹隘,它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內心當中的好惡,還有一個是從對待他人的行為來說的好惡。這些情況我們人人都有,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你的內心現出這種好、惡狀態的話,對我們都是有傷害的。尤其了解了佛法就會很清楚這個特點,一旦是出於自己的私慾時,我好人對我也不好,我惡人對我也不好;我內心當中乃至於行為,幫助他也不好,傷害他也不好。妙了!假定真正有仁心,那麼幫忙人也好,傷害人也好。如果把「仁」推而極致的話──發了菩提心,好人也好、惡人也好;沒有發菩提心,則好人也壞、惡人也壞。這就是佛法的中心,根本意樂把握住,怎麼做都可以;如果意樂把握不住,怎麼做都不可以。

  不過我們千萬不能說孔老夫子就是佛,他有可能是高地菩薩沒錯,但是永遠只有佛法是最無上的程度。我們正是因為學了佛法以後回過頭來看,才能夠依稀彷彿看見《論語》的內涵,它是能夠隨順著佛法,從下面一步步走上去。這樣的特點,大家要清楚。

福智之聲第1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