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遍三千 慈心滿人間

◆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佛陀降生的意義如果沒有師父講,我們無從得知;佛的功德如果沒有師父現身說法,以他一生的示現詮釋給我們看,末法眾生也無從揣摩。所以欣逢一年一度的佛誕,廣論同修歡欣鼓舞,齊聚一堂禮佛、浴佛,感謝佛恩、憶念師恩。

  北部與中部同修於四月二十九、三十日兩天回到鳳山寺參加法會,雲嘉及南部同修於五月的五日下午至七日上午在大悲精舍浴佛,兩個週末浴佛的學員共一萬三千多位,護持的義工各五百位上下,不管大雨滂沱或艷陽高照,幾場報到率超過百分之百,足見大家參與的熱誠與熱烈的希求。

  九十二年因SARS之故不便舉辦大型聚會,浴佛法會在各學苑舉辦,去年仍各區分開辦,不少老學員覺得遺憾,今年如證法師決定:佛誕是隆重莊嚴的日子,全體學員回到鳳山寺和大悲精舍浴佛並舉辦慈心展。

  為何舉辦慈心展?如證法師於三月三十一日對義工開示:「慈心事業已經很久沒做宣導了,雖然在春節朝禮法會時都有一些呈現,但是因為對象包含福友,比較無法傳達深入的意涵。早期的學員透過法會宣導,對法人事業的內涵有較深的體認,未來將在法會中輪流放入三大事業的內涵,讓學員能夠數數串習,藉此體會師父、三寶的功德。

  這次慈心展希望同學多去思惟師父為何創辦慈心事業,從中領會師父救護三界六道有情的菩提心。師父最初的動機是不殺,以學佛的人來說,不殺不是個人持好戒就可以了,現代人間接的殺業太重,大家在此共業中,若不能創造一個新的共業,人人逃不掉,而個人要學上去也不可能。慈心事業的成辦就是靠一群人的共業力量做起來的,因為師父的智慧,大家才有今日的受用,最重要的是,創造了朝向成佛之路的共業環境。」

  廣福及淨智的規劃小組隨即展開籌備,為了呈現師長理念,除做成捲軸的「慈心思想展」,並邀十四位廣福資深職志工做「心靈饗宴」,分享實踐師長教誡的提升;此外另有二十二張大型海報的「農場簡介」,呈現總體共業的成果。除了平面展,還有師父開示的原音呈現,視聽教室裡另有農場的簡報。

 

師父悲願深復深 穿越輪迴度眾生

  不管是鳳山寺或大悲精舍,法會一開始先播放師父在八十九年浴佛法會的開示,對於浴佛的意義、應該以什麼心態來浴佛、以及如何浴佛,師父都有簡要的說明。特別是提到佛陀降生到這世界來,對我們的意義,師父說:「太重大了!」師父以現代科技為例,表面上看好像帶來很大的利益,物質普遍提升了,但是仔細觀察,它的副作用卻遠超過正面的效果,這是我們實際可以體會到的;因為對真相看不清楚,所以人人努力想要離苦得樂卻得不到,唯有佛徹底了解真相,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

如證法師勉勵大家依教奉行,回報師恩。

  如證法師開示:「如果沒有師父出世,花一輩子來引導我們,把好的東西一樣樣開展出來,我們是沒有今天的,仔細想想,外在的如有機、對健康有幫助的東西,內在的這些正確概念,都是師父告訴我們的;深遠的眼光也是來自師父,師父說只看到這一生不夠,還要看到來生,乃至成佛,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寬廣了。師父說:『我願意陪你們走完最後一程。』師父跟佛陀有相同的悲願,穿越輪迴想盡辦法要給我們最好的東西。」

  法師勉勵大家,了解自己能得到這些殊勝的好處,好好感恩,用感恩的心情來回饋,怎麼回饋呢?就像師父說的,如何紀念這個殊勝的日子,最主要是依教奉行。這一生碰到最重要的貴人,不要辜負他的悲願,好好的把師父教導我們的法傳延下去,饒益更多有情,用這種心情來浴佛,供養佛陀、供養上師。

 

掌握時大因緣 前行用心體會深

  為了讓這豐盛的法宴有更大效果,各學苑在浴佛法會前兩週利用研討班集合各班做前行,由學長、淨智組及各區資深廣福職員帶動共學,研討「浴佛的由來與佛功德」以及「從慈心事業看師長三寶的功德」。

  第一階段播放師父在八十四年浴佛法會的開示,透過共學討論,更能體會佛的降生以及師父的示現對我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就如首場主持人賴錫源學長所引導:「師父出世的目的和世尊出世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要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現在的環境很苦,大慈大悲的佛會來關心我們,而且任運無間,而我們也都想學,因為這樣的業,感得師父來教我們掌握時大因緣,淨罪集資,在末法中種正法之因,在大環境的危機之中走出一條生機之路。」

  第二階段則是播放師父的兩段開示,闡明推有機農業就是增上生道,行善的涵蓋面是遍及三界六道。一切既是業感,業是我們自己造的,如果透過佛法正確的指導,如理如法去做,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眼前可能有些困難,只要不停努力,會漸次改善,終至成就無上菩提,徹底解決問題。

  賴學長點出:「新同學可能為了健康會去里仁買東西,但是師父只為我們的健康嗎?不是!老同學可能知道,但了解不夠深入,這也是這次浴佛法會要辦慈心展的原因,從中去體會師父的悲心與用心,師父用種種方便,讓我們所學跟生活扣在一起,幫助我們真的走上增上生道。」

 

慈心思想展 眾人歡喜承擔

同修專心聆聽義工解說師父的慈心理念。

  今年第一次舉辦師父的慈心思想展,自八十四年起師父有關廣福的開示計三十幾場,目前手稿並不完整。規劃小組則以一個半月先整理一部分,由於時間緊迫,法師建議集合眾人的心業力完成,於是利用清明節動員四十幾位執事,一起聽錄音帶、擷取重要段落,大家都聚精會神、互助合作,能再次串習師父的教誡,即使犧牲假期也歡喜承擔。

  規劃小組將所集錄的文字稿篩選、潤飾、下標,再呈給僧團,法師們更是句句推敲,期勉能精準抓到師父意趣,讓大家能好好受用師父的法。幾經切磋,美工設計的師姐接到確定的文案時,法會已迫在眉睫,感謝她們日夜加工趕製成捲軸,讓師長的教誡與眾人的心業力如期呈現。

  「師父慈心思想展」分三個大綱。甲一「揭示普遍存在的錯誤認知」,師父直指現代社會的錯誤概念,每個人從小在環境中受其影響,根深蒂固極難扭轉,如吃素會導致營養不良、擔心蛋白質夠不夠、認為「大就是好」等等,如果沒有師父為我們指出來,我們幾乎不可能看清真相。甲二「釐清偏差的價值觀」,我們在承擔法人事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偏掉了,師父為我們釐清究竟要求什麼「業」績、要滿眾生什麼願。感謝師父不斷的把我們拉回正確的方向。甲三「安立正確的見解及下手處」,這一科判範圍較廣,總歸是希望大家能體會到眼前做慈心事業,對我們的真正價值是什麼?應該怎麼如理思惟、如法行持。

  捲軸前,有人聚集聽義工解說,有人駐足沉思良久,有些人猛抄筆記,或者用數位相機拍下來;視聽教室中十五分鐘一場的農場解說,大家聽得津津有味,聆聽聲音檔的棚子下場場滿座,引導的師兄再加上自己的體會做引導,大家受用良多。

 

心靈饗宴 師長功德的呈現

  法會中變改心意力大,尤其是聽到同行依照師長教誡,放棄名利錢財的追求,生命大轉彎,一心一意依法增上的辛酸過程與提升後的法喜,深深抓住在場每個人的注意力。

  十四位分享者事先錄下投入慈心事業的生命回顧,寄給法師經過互動才上場的。雖然有人不善講說,在佛前作法供養,誠摯、樸實就是最好的語言,講到對境練心的失敗經驗,大家會心莞爾一笑,講到苦熬、應變甚至變賣祖產,聽眾笑中有淚,掩不住心疼。現在就其中幾則和大家分享。

陳榮三師兄(圖中)分享成為有機推手的心路歷程。

  陳榮三師兄從小做農做到怕,矢志不要當農夫,懷著「至少要擁有一棟摩天大樓」的憧憬,發揮他做景觀的專長賺錢。沒想到跟著師長學廣論以後,他變成有機的推手。他不但努力研究,協助團體裡的技術提升,還隨機勸誘福友轉做有機;更妙的是,現在他自己認領園區十一多公頃的地,種十幾種果樹,不計成本雇工照顧,希望先累積出種有機水果的經驗,好跟有心轉做的果農分享。

  顏添旺師兄是個公道的生意人,投入法人事業後從賣水產變成賣有機菜,很感恩業轉了,但從實做中發現習性還是老樣子。有一次進了一批很酸的葡萄柚,他照以前的概念,打折賣掉,自以為這樣令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各蒙其利;沒想到農友很受傷,他期望里仁藉機多作理念宣導,而不是趕著把東西處理掉。

  呂玉玲師姐回想跟著師父學的這段日子,做的事沒變,可是心態大為不同。以前帶著瞋心講環保,現在演講結束前她由衷的祝福慣行農友。蔡華山談到兩次谷底,第一次想離開,第二次卻能安住懺悔,而且透由同修的護持、觀功念恩,增長對師長的信心。

  蕭宏徵師兄是個支持農友的廠商,四十歲以前,他是月入十幾萬的水電工,跟著師長學到無限生命,突然覺得前四十年白過了,全力集資淨罪,法人有什麼需要,他全力配合;箇中多少艱辛,聽的人都掉淚了,他無怨尤的說:「這是我的業!」兩個義工聽完後熱淚盈眶,分享由衷的感佩,「和他比起來,我做的真的不算什麼!」

  從農管、物流的魏文道、王銘淵、李逢祺分享中,才知道他們要面對的境真多,這些同修在承擔中,努力修改習性、待人著想,令人隨喜。方珮琴和黃桂香是大寮的代言人,他們配合盛產 調理菜色的用心,讓大家體會到要推廣有機護生,每一個密切配合的環節真的功德無量。

 

推動有機的手 農場故事動心弦

  同修依師長教誡自作、教他作,例如輔導農友養地護生的有機栽種;慈心驗證協助有機農業站穩了、邁開步伐向前走;農管協調產銷規劃,減輕農友的銷售壓力。所以迄今有慈心驗證的農場、以及與里仁合作的農場加起來,光復不少大地。

  這次法會要作農場平面展,各區驗證、農管、理念組的同修平時關懷工作做得很紮實,所以能在短期內跨組合作,提出動人心弦的文案;加上美編同修通力合作,很快就做出二十二張海報。

農友生命的點滴引起同修許多共鳴。

  農場簡介分廣論型農友、福友型農友、產銷班、麻園農場及五個教育農場。義工講起農友的點點滴滴引起好多共鳴與笑聲,茲就所聽到的片段和錯過的同修分享。

  「花蓮同修最幸福了,他們都是吃現採現賣的蔬果」,這是花蓮廣論同修陳文富夫妻的發心。陳文富本來在花蓮的無毒農業中很受肯定,因為他不藏私、肯分享;由於花蓮教室沒有蔬菜可賣,他做出一般農戶最忌諱的「多樣少量」的種植方式,這是花費大量時間卻收穫最少的生產方式,隨喜他依師所教、利益同行。

  彭康偉師兄讀了廣論後,更朝「不貪」去落實有機理念,近期不再與銷售單位簽定大數量的合同;這樣家計可兼顧又不會忙得沒有生活品質。他經常輪耕、休耕養地,在夏季、災害過後的缺菜期,他能提供里仁不同品項及一定數量的蔬菜應急。里仁收貨人員經常接到他供養僧團、法味之各類菜蔬,他也撥空到法會或營隊當義工,隨喜他做師所喜的行持。

  「誰說毛毛蟲不好呢?牠會蛻變成蝴蝶;誰說壞學生一定都壞呢?把行為偏差學生當成毛毛蟲,多點耐心等待他成長,也許就不一樣了。」張萬長師兄把有機耕作的學習運用到訓導工作,所以他絕不把問題學生推出校園。

同修興致盎然的聆聽農場簡介。
資深慈心義工談起農友的故事生動感人。

  福友型的農友以兩位做代表:雲林的林誌勝和台東的余明達牧師。林誌勝本來是做鞋子的師傅,因為手痛在家修養。太太建議他做有機,他上網找資料,積極參加研習,並動腦觀察,充分發揮好學的特質,讓他從門外漢變成有機瓜果類的高手。

  譬如說,初期他搞不懂為何種出來的洋蔥那麼小,便和太太到屏東去觀摩,發現那裡的洋蔥因為「落山風」不停的刺激,植物求生的本能讓地下莖更強壯了!他回來,用強力的水沖刷,模仿風力的功能,居然達到同樣效果。更可貴的是,八年來不停的摸索所累積的寶貴經驗,只要有人求教,他都很願意傾囊相授。

  台東余明達牧師有十八公頃地,種些梅、李,其他就當野生動物棲息地,毫無銷售或生活壓力,最近卻主動找里仁合作,因為他發現有機農耕可以解決原住民酗酒、家暴等困擾。他號召青壯人口來耕作,工作時不能吸煙、喝酒、嚼檳榔,他已經成功輔導不少人重新站起來自力更生。余牧師非常肯定福智能以這種方式幫助眾生、改善社會。買一把有機菜,竟可以讓問題家庭全家和樂過下去,真是師長功德啊!

福智之聲第1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