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摸象記(三十九)

〈里仁篇 第五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五章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以上這段文的一般語譯如下:「孔子說:富貴是人人所喜愛的,但不應該得到而得到了,君子就不會去享用它。貧賤是人人所不喜歡、討厭的,但不以正當方法而去除,君子也不會想要這樣做。君子如果離開了仁道,又怎麼算是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刻離開仁道;倉促急遽的時候一定和仁同在,顛仆困頓的時候也一定和仁同在。」現在這個白話解釋,都是當代很精采的教授們用一生的心血才做出的解釋。雖然是用白話解釋得很清楚,可是回過頭來對比,一個是念原文、一個是看語譯,你們歡喜語譯還是歡喜原文呢?很有意思的是,對看不懂原文的人那沒辦法,稍微懂得一點的人,就會發覺原文之美呀!很多內涵是只能意會而難以言傳的,翻譯之後,就會像佛門當中的一句話說:「嚼飯於人,美味盡失。」就好像別人代你嚼了飯再吐給你吃一樣,是一點味道都沒有了。而原文之美,就美在慢慢咀嚼之時味道就出來了。所以古人有很多東西不是直接解釋得清清楚楚,而是用種種旁敲側擊的方法,烘雲托月地讓你慢慢了解,然後教你體會。於是從深、廣兩方面這樣去學的時候,不但是意義有深廣兩方面,就是文字的運用本身也是一種技巧、藝術,讓你從中陶冶性情,然後增長智慧,它的文字有這樣的作用。了解了這點,進一步談到它的內容時,也並不偏重怎麼解釋它,而是從旁指引以後,讓我們慢慢揣摩、體會孔聖人他要告訴我們什麼。

  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的這個富與貴,可以從字面上去看,也可以從內涵上體會──就是代表我們「想要」的東西。「富」就是你所需要的、賴以生活的種種物質條件這些憑藉很豐富、並不貧乏;「貴」就是你的地位高人一等。富貴真正的內涵是從這兩方面去看,而這是我們都需要的。但是要得到這些東西,一定有它正確的方法,這個正確方法我們稱之為「道」。儒家也講「道」,不過這個道跟佛家的道有差別。總的來說,你要從某處到另一處去的途徑都叫「道」;我們想要獲得一樣東西,獲得的方法也叫道。而佛法的「道」是專指解決我們整個生死根本的方法,也就是破除煩惱障跟所知障所要修的整個內涵,這樣去走叫「修道」,是為了達到最究竟的目標。現在這裡的道是就廣義來說,所有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要獲得它一定有正確的方法,如果不照正確的方法,即使得到了,「不處也」。白話解釋叫做不享用它,不過我覺得那個「處」字很簡單,已經可以完全表明了,不處也,就是這樣。如果不以其道,不要!反過來說貧跟賤,就是富貴的相反。「貧」是我們賴以生活的物質很欠缺,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生活上很匱乏;「賤」是人家高高在上而自己在下頭。這兩樣東西是我們人人都厭惡不願意遇到的。同樣的,要去掉貧賤也要有正確的方法,如果說「不以其道得之」,不照著正確方法而得到了(這裡的「得之」是指貧賤得以去除),這樣就算能夠得到他也不願意,他還是要照著方法來的。所以說照著正確的方法,能夠如理把貧跟賤去掉;若不照著正確的方法,那麼他寧願一直處於貧、賤,而不願意去掉它。所以不管我們要的也好、不要的也好,要的會想獲得,不要的我們會想辦法把它捨棄,不論你捨棄或是獲得,都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如果不照著正確方法就不該去做,這個是儒家告訴我們的。

  現在進一步來看佛法是怎麼告訴我們的。很有意思哦!如果仔細對比的話,可以說佛法告訴我們的,也是一模一樣的內涵。佛法是用苦樂作代表,告訴我們怎麼離苦得樂。現在這個「樂」可以說是富與貴,而苦就是貧與賤。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想要得到快樂、不要痛苦,但是要離苦得樂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如果是用不正確的方法,我寧願不要。更進一步來說,要能夠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非得要用正確的方法不可。所以孔老夫子在後面的〈述而篇〉有說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前面是講若不以其道就不要去得到它或是去掉它,現在這段話孔老夫子告訴我們,關於富貴這件事情,你真的以為你可以求得到嗎?「不以其道」的話你根本求不到!假定不以其道能夠求得到的話,「執鞭之士」這種下賤的事情我也幹呀!但是得不到的!也就是說不照這個道理去做的話,根本得不到。既然得不到的話,又何必用違法的方式呢?應該照我正確的方法來做──從吾所好。從這裡也可以發現到,假定能夠把《論語》從頭至尾很熟練地背起來,那我們就能夠連貫,那時才了解老夫子真正要提示我們的中心內涵為何。

  下面講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前面講的是富與貴或貧與賤,怎麼忽然之間來這句話呢?不仔細看,好像有點風馬牛不相干的感覺。其實兩者的關連,你們在座很多同學應該都可以了解,或者有的人不了解,不過我之所以這樣問,是有原因的。假定現在我們在西藏的話,老師出了一個點子,我們就開始辯論了,一辯論腦筋裡印象就很深刻。但是平常我們多半都是把它囫圇吞棗地念過去,我這麼一提大家是不是有這個感覺啊?要知道孔老夫子是大聖人,他是不會無緣無故說這兩句話的,一定有原因。仁是什麼?就是道的根本。不管你做什麼事情,要離苦也好、要得樂也好,都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而正確方法的內涵就在「仁」。所以他先把我們一般人所好樂的和所厭惡的這些特徵點出來,然後進一步告訴我們要如何棄、取﹔「棄」就是棄捨、不要,「取」就是獲得,這中間有一定的道理。

  在這個地方我們停下來看一下,有沒有發現,這和佛講法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佛跟我們講的道理是苦集滅道,他並不先講因是集,而是先講果是苦,為什麼?這是他之所以為大教育家最了不起的地方。先跟你講因的話,講了半天大家不一定真正能夠有很深的感受,更不太會真正地願意去深入。現在先告訴你生活上很現實的苦樂,大家就會感受很深,「對呀!我就這樣啊!」因為有這個很深的感受,然後再問你:真正的快樂你要不要?要啊!這時再跟你講該怎麼去獲得。對於痛苦是不是不想遇到?對啊!我覺得很痛苦!那麼願不願意去掉呢?要啊!那怎麼去掉呢?這時再指出來。如此他提出來的這個教育大道,才能夠深入人心,啟發出人家想要去深入追求的好樂心。這樣一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不管是東方聖人、西方聖人,聖人就是聖人,他提出來的論點我們表面是看不懂,但再深入去看,就會發現只有大聖人才能夠深細抉擇出這個問題的中心。所以〈里仁篇〉這一章前面說的是苦,後面就講出道,可以把它們當做苦諦和道諦當中的一部分。但儒家並不是佛家,只能說是具體而微地讓我們體會到這個特點。

  所以說,真正的中心在哪裡啊?「仁」!儒家常講君子和小人,小人就是剛才說的一般普通人──雖然獲得這個人身,但是並沒有真正善巧運用人身的價值。這種人的特點就是「但念水草,餘無所知。」《孟子》上面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和禽獸的不同,就在心念之間的一個轉動,那就完全天差地別了。而真正能夠善巧運用人的價值去做的這些人就叫君子,君子的根本在哪裡?「仁」!一拿掉這個「仁」,就沒有什麼內涵可說了,所以說「惡乎成名」。也就是說,不論富貴或貧賤,根本中心都是仁,一定是從仁出發,所以點出中心在這裡。

  最後兩句就是告訴我們在如理行持的過程當中,所要達到的程度──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以仁為中心。終食指吃飯,一方面代表時間的短暫;還有另一個內涵:做事情的時候,我們心力可以提得起來,但是吃飯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心力都被牽去了,是最容易忘失的時候。君子哪怕吃飯時也不會丟掉「仁」,乃至很短的時候,他也不會丟掉。至於造次、顛沛,那是人最倉皇、很多真正的理念都提不起來的時候,而在這種最容易忘失的時候,他都不會違失。

  現在我們重新再來看這一段:「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裡是提出我們平常人生所追求的目標,達到目標的方法──「道」,以及道的根本──「仁」。「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所以為君子就是因為心中存念仁,這個仁拿掉了,其他就不談了。然後在真正行持的時候,心裡應該操持到什麼程度呢?「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乃至在造次的情況之下,也還是居於仁;顛沛必於是,不管外面遇見多麼困擾的情況,內心還是把握這個重點。

  到這裡,大概可以有個最簡單的體會,當我們約略體會到了以後,在此談一下我們平常容易犯的幾個毛病。第一個是在文字上轉,念得很高興,搖頭擺尾,但是實際上是不是真正去行呢?未必。這是第一個我們容易犯的。其次,當我們了解了道理以後,這個法鏡本來是要照自己的,但我們不照自己卻照別人,這是第二個容易犯的毛病。不過沒關係,這些都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我們這個團體真正的好,好在哪裡?就是我們能夠彼此互相策勵勸勉。平常注意到了這些毛病,大家就提出來討論,靠著團體的力量,也許我忘記、你記得,也許你忘記、我記得。所以當我們看見團體當中其他人戰戰兢兢努力去做時,就會想:「唉呀!他拿法鏡照他自己,我怎麼照別人?」內心生起慚愧,「我要馬上改善!」這是這個團體的第一個價值。第二個,當我們真正認真走上去,我們團體裡的這些朋友是「諍友」,不是世間的酒肉朋友,大家一起吃喝玩樂,卻無法共談心靈提升之事。世間的人很多都是互相之間自欺欺人還要被人欺,沒有好處的說成有這個好處,真正該說的卻不能說,就算說了也聽不進。現在我們一方面能夠自我反省,而讓其他同學看到以後也能策勵他自己;另一方面互相之間能夠友直、友諒、友多聞,做彼此的諍友,委曲婉轉乃至於直接告訴對方:「某人啊!這個地方要小心點!」互相提醒、互相策勵、勸勉。我們在這樣努力學習中,體會到了道理之後,靠著這個團體師友的力量漸次增上。所以懂了文字以後,進一步說行持的時候該怎麼做。眼前我們能夠這樣努力,將來這個共業團體就幫忙我們生生增上直到成佛。

  我們第五章懂了,再回過頭看前面第四章,很有意思。第四章告訴我們:「苟志於仁矣,無惡也」,以及第三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兩章是說明有仁心的人內心當中有了這個志趣,能夠一心一意以仁為其中心思想的話,他就不會做壞事等等。而第五章特別就把為什麼要「仁」,以及如何行仁的道理告訴我們。前面幾章只是典型地標出來:「仁」是完全在於你自己啊!如果真正有志於仁的話,一切行為就不會錯的,接著就講出這一段。以上是現在我們能夠體會到的一部分,可以說我是拋磚引玉,講些基本概念讓大家了解,然後你們平常的時候多去念。現在我們雖然事情很多,不過多也不怕,如果我們是要背《大般若經》,那要花好多時間去背,但《論語》就有一個好處,裡面很多都是短短一句,平常你念一句,在生活當中並不影響。像掃地的時候可以念一句,燒飯的時候也可以念一句,而且念對的話就可以體會得到。如果我們學得善巧的話,的的確確一句就有一句的用場,一段就有一段的用場。外在環境如何並不影響,只要在我們腦筋當中,經常想著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的教誡,到時一遇境就現起來了,這是它真正非常重要的好處。如果我們在生活當中這樣去做好以後,就是共下士,就會打下非常好的基礎,再從這裡繼續增上。中間可能會退,但是退到那個基礎時,因為基礎本身很紮實,所以你依著這個基礎只會繼續向上,這樣積聚的都是善淨的資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第一步最起碼要學這些基本內涵的原因。

福智之聲第1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