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摸象記(四十五)

〈里仁篇 第十六~十八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十六章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哪一位解釋一下。

  弟子甲:君子他所了解的是在於義,小人所了解的在於利。

  師父:這個情形跟前面的「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是同樣的,因為他心目當中的是這個,所以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上頭。這個不僅僅是兩句話,它是給我們一個做人的標準。平常我們對境起心動念,或者自己靜靜地觀察思惟,內心當中去看一看,那麼我們就曉得,自己心目當中所懷的、所念的是什麼。

 

里仁篇 第十七章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以下為現場師弟問答)

  這個是孔老夫子很重要的一個教誡。哪一位講一講。

  弟子甲:孔子說:「看到賢德的人就想和他一樣;看到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跟他一樣,以此來檢討自己,改善自己。」

  師父:我們前面說「忠恕」,實際上這個忠恕範圍很廣啊!在這裡這兩句話就可以用得上。忠──盡心盡力去做,做些什麼呢?然後恕,恕是如何呢?這兩句話也可以說「見賢思齊」是忠,也可以說「見不賢而內自省」是恕。實際上忠也有這兩句,恕也有這兩句。盡心盡力去做,做些什麼?見賢思齊,好的,不斷地向上、不斷地向上。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我們真正做,一定是從家庭、父母、兄弟開始學習,乃至於天下、國家,周圍有各式各樣的人,所對的對象,不外乎賢、不肖。看見比我們好的人,就要想:啊!我要向他看齊,向著他而努力,增長自己。

  我們一般人經常容易犯的,見到賢的,就說「這有什麼了不起!」這種心態,是對我們最大的傷害。這種心態,裡面有兩樣特徵我們要注意,一個是驕慢,一個是嫉妒,對我們最可怕的傷害莫過於此。他實質上比我們賢,我們這樣;然後,世間的義理上比我們高,我們又是如此,所以一天到晚就自己找自己麻煩,這是我們特別要重視的一個特點。不僅僅是見賢思齊,我們還要反過來,觀察我們平常不見賢思齊的時候,自己是什麼樣的狀態?

  然後從賢字上面,我們也看得見,世間的除了義理──這個聖賢的主張,就世間的一般這種事情上面我們又怎麼樣?現在儒家尚且如此,那我們學佛的弟子呢?這是我們要深深自己警惕的一個特點。

  現在我們這個團體真正可貴的地方,大家注意!我們都願意很認真努力地在這方面學習,因此在對境的時候,我們要看看──見賢,看見任何一件事情,他比我好嗎?我會不會自己覺得不服氣,乃至於還要嫉妒他;還是我很讚歎他,希望自己也向他看齊,努力增上呢?

  另外,見不賢,看見不對,我們也輕視他。平常我們會這樣:「這傢伙⋯⋯」不是!內自省──啊,看看我自己,不但不會輕視他,而且藉著他來策勵我們。如果更進一步的話,我們還要去幫助他。你們說,儒家有沒有要幫助人家的這個事情啊?大家都說有,有的話在哪裡? 弟子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師父:對!這是最主要的。當然你們可以找到很多,儒家真正的很多思想都是這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而孔老夫子本人一生的行為就是這樣,而且他這個作法,是「知其不可為而為」。多少人都笑他,說這個人「茫茫如喪家之犬」,乃至於譏笑孔老夫子到這樣的一個程度。他周遊列國,這樣到處去跑,他為什麼啊?幫忙人家,就是這樣,這是他的一個特點。所以說:「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實際上除了內自省改善以外,還要恕。而這個恕道的真正精神,我們通常只限於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僅是如此,它還有積極的一面,不過,儒家並不特別強調這個。因為從修身、齊家開始,從自己根本做起,而這種事情很難,因為很多人連自己都沒做好,所以其餘先不談,孔老夫子的基本立場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人家問他死,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並不是說「不事」,而是說你現在的本分的那一部分做到了,你才一步一步地深入談其他。可是我們容易誤解,覺得:「啊!那不談這個問題。」那是兩件事情。所以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修行是很實在的,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深入。這個地方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弟子丙:剛才師父講過,就我們目前相應的程度,如果做不到的話,其他的就不談,所以相對的,孔子在在幫助別人這一方面,是不是說明的就比較少?

  師父:好極了,他那個問題是說:我們自己做不到,好像空談無益,所以孔老夫子的學說,幫助別人那一方面比較少。實際上,如果你仔細地看全部的《論語》,幫助別人的地方少不少啊?你們說,到現在你們所學的這整個的《論語》上,所說幫助別人的地方少不少啊?

  弟子丁:應該都是在講這個──自己跟別人的關係,如何才能最恰當、恰如其分地把它做好。

  師父:因為我剛才這個話的意趣,好像孔子在幫助別人這一方面不多,是吧?所以才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來;但是,我後面所說的,又好像暗示說不少。那豈不是說你們所問的問題,或者我講出來的,裡面有矛盾?我很高興你們能從這個地方找出問題的所在來,不曉得你們懂不懂這個特點?這也就是儒家的很多重要的概念之一。為什麼這種概念,對我們學佛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概念?你如果仔細去看儒家的基本精神的話,「我」離得開那個「對方」嗎?它這個基本精神就在這裡啊!這個是儒家的基本,「仁」字的基本精神就在這地方。

  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要求別人。孔老夫子告訴我們──這個根本錯啦!你照著道理,你自己去做啊!但是做的時候,並不是我們以為說:啊!這個是心法,心法嘛,你只要心裡動動就好了。實際上,那個心法是在人與人之間所有的關係上面,小的是縱使你一個人坐在房裡,你也離不開人家,大至於達兼天下,怎麼可以離開人家?是在這樣的立場上去談這個問題的。不過,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是偏重在告訴我們什麼呢?「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這個是從自己的內在去改善,所以這件事情的本身,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關事情,在相關的事情當中,由內在去改善它。所以這個的偏重是在於內在,不是不管別人。這個大家清不清楚?

  我隨便舉個譬喻,有兩個人平常的時候滿好,今天對方有一個行為異乎尋常,啊!他就會注意了,然後他就反省自己。從反省這一點來說,譬如我們有一個很惡劣的習慣,影響到旁人,就像我們在這裡說話太大聲,他本來滿好地在這裡,然後那個人就走開我們注意到了,他為什麼走開?我們就觀察一下,唉呀,我們說話大聲了,放小聲一點。所以放小聲一點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可是這個行為是不是跟他相關?現在了解不了解這個特點?

  所以我們從忠恕的角度,總是從裡邊去看,絕對不會離開那個境。至於說,跟境之間的關係,叫「素位而行」。跟你現在相應的這個程度,你就做到這個地方,可是那個志趣一定是很大。並不是說:啊!我反正就是這個樣。我們一路學下去,慢慢地會了解老夫子的這個特點。

 

里仁篇 第十八章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請哪位同學講一下。

  弟子戊:「孔子說,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應該婉轉地勸告,如果父母不能夠聽從自己的勸告,仍然要非常恭敬,任勞任怨。」

  現在這個裡面,我們就分成幾部分來看。第一個,這個理論我們先把它弄清楚,然後進一步談我們如何實踐它。「事父母幾諫」,「幾諫」這兩個字的特點是什麼?「諫」就是勸的意思,不過,對尊長來說稱為諫,同樣的勸,對平輩、對下面的人,我們叫勸勉;對上輩、尊長的話我們叫諫。所以,如果是對一般人,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不必多,告訴他不聽就算了,但是對父母不可以,一次不聽,還來,第二次不聽,還要來。所以「幾諫」──不斷地、不斷地希望能夠諫勸自己的尊長,希望他改過來。改過來固然好,不能改──志不從,下面這個就是「敬不違」,不但不違背,還要恭敬。不違容易啊,敬就很不容易!從心上面還不失其敬,照著他的話去做。因為父母告訴我們的不是合理的,乃至於還要照著去做,結果還要「勞而不怨」。

  平常我們「不違」已經不容易,勉強還可以做到,「敬」就很難了。我們不違有兩種:他跟我講,是!是!是!我就不理他,這是一種;現在不但──是!是!是!還要照著他去做。因為照著他去做要勞,一般我們雖然去勞是勞了,勞了以後心裡面卻嘀咕,他是勞而不怨。以上這是文字。

  現在我們聽了孔老夫子告訴我們怎麼做了,父母告訴我們的不對,我們還要跟著他去做,如果碰見這種情況,我們到底做不做?

  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大家好好想一想看。父母告訴我們的不對,勸他也不聽,然後你怎麼辦?我們是不是照著孔老夫子說:敬而不違。先不要說敬吧!我們是違他,還是不違他?然後去做的時候,先不要說「勞而不怨」,如果父母告訴我們的是不合理的,他也不聽勸告,我們是做還是不做?

  在這地方,特別要說一說,從民國以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尤其是近代,對於古代傳統的方式,所謂五倫,或以孝悌為中心的這種德行,不大講究了。就這樣,像西方人看齊,我覺得這是我們很大的一個損失。

  人真正可貴的地方,在於經驗的傳遞,通常是像羽毛一樣,片片相接。所以中國人古代,尊長跟子女一生都住在一起,一直能夠把它在生活當中,一方面切磋琢磨,一方面老一輩的經驗,就透過實際上的生活傳遞下去。我們現在不是,那個翅膀一長,能夠飛,就飛出去了。結果呢?真正這種最重要、深遠的、倫理的很多內涵,沒辦法真正的傳遞,人就愈來愈變得像畜生,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損失。這是近代的。

  還有呢?再想以前,通常我們有一句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講鼓勵孝悌那是很好的事情,實際上是不是孔老夫子的本意,我覺得這個地方就有一個特點,我們可以仔細看一下。假定父母都對的話,那要不要去諫勸呢?不要諫勸了,所以說「事父母幾諫」,因為親子之間,之所以為親子,彼此相處,都有它的一個特徵在。因此假定說,父母有不對的地方,做子女的還是要盡心盡力地去「諫」。諫就是勸的意思,不過對尊長來說,我們用的字不一樣──諫;這個諫還要「幾諫」:如果不行,那麼再來。

  實際上,真正「事父母」的話,原則上一定是「幾諫」。譬如說,我們人與人之間,對自己的子弟,告訴他:「你不要這樣做」,也許說個一次、兩次就可以了;可是,對父母不能這樣啊!如果你覺得不對,你總要委曲婉轉地來勸勉、勸導。所以這個「幾諫」,是有兩種內涵:第一個,就是對父母的勸勉,要委曲婉轉的,不能一下的傷了感情,這是一種;還有,萬一父母不能改的話,我也不能停止。所以對待父母、侍候父母是這樣的一個內涵。

  那麼,經過了這樣,而他又不能改的話,那怎麼辦?「又敬不違」,還不能違背他。平常我們的不違背是行為上不違背,但心裡面嘀咕,這個也不可以──敬!那接下來,我們就想一想,假定他這個觀念是錯的,我又要不違,還要恭敬,那怎麼辦呢?這個大家想一想。在這地方,我們可以很認真地去討論,等到我們討論了以後,得出來一個結論,那麼大家就能夠比較深刻地認識它。所以,我們在這裡就想一想,父母的行為,拿我們來說,不一定合理,所以,我們勸他。勸了他以後呢?他不從,那我還要不違,這怎麼個不違法?你跟著他一樣做嗎?還是不做呢?這是裡邊一個很重要很特別的關鍵所在。「不違」,而且內心當中還要「敬」這很不容易、很不容易!

  「勞而不怨」,換句話說,不但你要很認真地跟著他去做,「勞」是跟著他去做,內心當中是「敬不違」,然後,身口上面是「勞而不怨」。那麼在這裡,大家想一想看:我就完完全全照著他這樣去做嗎?還是你有你的方式?照這方式而去做的時候,怎麼個敬不違法,怎麼勞不怨法?這點大家可以在這裡細細地想一想。

福智之聲第1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