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摸象記(四十七)

〈里仁篇 第二十一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二十一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本章開始,師父請現場弟子先做解釋。〉

  弟子甲: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記得,一方面欣喜父母高壽,一方面憂懼父母衰老。」

  師父:以後當你們說的時候,原則上我再說一遍,不要就是照著書上文字念一下,要以我們所了解的來說明它的內涵。

  我們先單獨地看這一章,然後下面再看看這章跟前面幾章相呼應的整體意趣何在。這章是說父母的年事、年齡,不可以不知道,這是一段。為什麼不可以不知道?下面兩句是一個理由,我們要認真深細地去體會和觀察,才能夠真正了解為什麼不可以不知道;以及我們去做的時候,怎麼樣才會使我們從內心上面去做到。像這種事情,不是說逼著我們去做的,如果真正能夠體會到,我們自己會覺得非常好樂的;因為讓人家逼著我們去做事情,很辛苦,但當我們能夠體會到這個好處,認真、自然去做的話,那做出來的效果會更好。

  所以,它下面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就是這個。書上面解釋說,喜父母的高壽。為什麼這個高壽會讓我們欣喜?「懼」是因為父母年事愈高,那麼他們離衰老、死亡就愈近,這的確是會令我們憂懼的。不過,也有例外啊!現在也不一定了。現在我遇見太多這種情況,總覺得:「唉!父母年紀大了啊!」「唉!為什麼,何必還是這樣呢?」這個是現在的一個大不幸,非常大的大不幸。那麼這個我們不去細說它了。但是我們現在這地方,「一則以喜」,喜的是什麼?所以原則上面,我想關於這一段,不妨大家真正地討論、討論;當然這個討論,你們也可以牽涉到前面幾個點,都可以自己說一說。

  現在我們從兩方面去看。平常我們對父母的年歲知道不知道?這是第一個。然後喜不喜呢?這是實際上我們要去觀察自己的內心。進一步,我們看,這個喜,喜些什麼?這個第一點,不必回答,但願我們每位同學,自己心裡想一想:我們記得父母的年齡,而且牢牢放在心裡面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知道父母年齡是什麼心情?我們是以喜懼、憂懼的心情去思惟觀察父母的年齡,還是什麼其他的心情呢?這是我們自己觀察自己的。

  接著再想一想,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的「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懼」我們先不去說,那「喜」是喜些什麼?實際上,當我們了解這個喜以後,懼的意義也就會更深遠地顯發出來了。不僅僅是憂懼父母因為老啦、衰啦、將近死亡啦,不是以我們世間這種很膚淺的一種心態去懼它,實際上還有它更深厚的內涵在。

  現在我的講說大概到這地方,大家想想看,「一則以喜」,喜些什麼?

  弟子甲:弟子目前的情況是知道父母親的年齡。喜的是他們還健在,能夠讓我報恩;懼的是我沒有方法能夠給他們快樂。

  師父:體會有幾種,一種是你實質上的體會,還有一種是理論上的體會,兩種都可以,不妨就個人說說看。

  弟子乙:孔子這邊所說的這個「喜」,我真的是沒有辦法體會。因為就像剛剛師父所說的,自己檢查自己的內心:我以前也背過這一段,老是想把父母親的年紀記起來,所以我就去記他們的出生年月日,但是在內心裡面,我總是忘記,所以可見很少去想到父母親。以我本身來講,想到他們的時候,只是覺得至少他們現在還在,我還有機會能夠想辦法讓他們學佛。那懼的就是,這一輩子,乃至於未來他們亡故以後,我也沒有辦法報他們的恩,只有到究竟成佛,才能夠報他們的恩。

  師父:聽到你說自從學了這個以後,想要把父母的年齡記住,我很讚歎!因為至少你學以致用,學了以後想要去做;哪怕做不到,我還是非常讚歎!

  不過諸位,弄了半天,對這個好像無法來想像,我建議你們,從實際上去觀察,這並不難。它不是一個高深的理論,我以一個很簡單的實例來說一說,看看你們能不能體會得到。

  你們有沒有體會到一個特點:你們的父母,特別是母親,她是把她全部的精神都貫注在我們做子女的身上?然後平常我們卻只是關顧自己,不但自己關顧自己,還希望別人也關顧自己,我們有沒有這種心情?這個不要說空話、講大道理,就是我們實際上去觀察一下自己的內心。

  以一般的常態去觀察,會發覺平常的時候我們都是注意自己,不會注意到別人。除了我們自己注意關顧自己以外,也很希望──不一定是有意的,而是當別人來關顧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很歡喜地接納,但是呢?平常很少有人關顧我們,只有一個人永遠例外──自己的母親。你們好好地去看,她全部的精神放在你的身上面。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家家如此,如果母子之間鬧翻了,長期以來,說不定見面像仇人一樣,是有這個情況的,我不敢說沒有,我是指一般大體來說。

  有件事情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非常深刻,以我來說,我曾經有過一次很特別的經驗。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我曾經回家去過一次,家母今年已經九十三高齡了。九年以前,那時她八十四歲,那麼大的年紀,就很有趣的一個小事情,我那時候胃不好,經常吃一點藥。我平常吃藥,不會像現在吃飯時拿出來吃,我輕輕巧巧地放在一個包包裏邊,到時就跑進去吃。結果人家都不知道我做這件事,我母親卻知道我吃藥。她就讓我弟弟問我:問問你大哥他吃的是什麼藥?還有好幾件小事情。這對你們來說,現在你們不會體會得到,因為像我自己來說也是一樣,到了中年以後,進入老年,這體力一天比一天衰退 ,那個注意力、觀察力都愈來愈遲鈍。八十多歲的老人,居然別人都沒注意到的,她都注意到了。她注意到什麼?自己兒子的行為!

  所以你們好好地去看,有這樣的一個人,她一生全部的精神放在你身上,你說,你如果了解這種情況,你喜不喜啊?你們說,你們喜不喜啊?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啊!可惜地,我們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情,而且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我們儘管希望世間上面樣樣得到快樂,照理說這是個最好的好事情,但我們不知道,我們也不懂得善巧,怎麼去培植這種情操。所以更深遠的完全不談,這是很淺近的實例,但是深遠的也是從這淺近的實例上面推展出來的。我們不是希望人與人之間互相關顧嗎?假定人與人之間互相關顧的話,我覺得這個世間真美啊!那就不是淨土的話,這世間住在這裏也不錯啊!大家也不想學佛啦!大家互相這麼關顧,互相和睦,那真是太平盛世,不是我們希望的嗎?如果這種狀態出現,我們喜不喜啊?當然喜!父母的年壽愈來愈高,然後關顧你的人,是這樣的關顧你。除了這個以外,當然也有這個相反的,這是懼,就是怕它失去;有這樣好的緣,得到了我們當然希望它愈久愈好。

  進一步來說,由於這樣的特徵,現在從這上面發展出來很多特別的意義。如何發展法,我這先不細談。你們說,看見了這一點,為什麼會值得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觀察、去思惟、去延伸?為了使大家更清楚一點,我進一步來說明這個事實。我們身為一個人,而人與人間真正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還是人與人之間怎麼相處,怎麼互相的關顧,產生最好互相關顧的增上。現在父母就產生這樣無與倫比的效果,這就是我要指出來的一個特點。而這種特點,如果你們仔細去看的話,天下沒有例外;也許有人說,的確也看見過母子反目的,有這事情。但這種反目是天生來的嗎?還是後面的環境演變的呢?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我告訴你,不是天生來的;如果天生來的,這個兒子一定長不大的,你們相不相信?對吧!如果天生來的,生出來以後,母親覺得:「這個冤家,把他丟掉!」那根本不要理他,三天那個兒子非死不可!如果沒有父母這樣關顧的話,怎麼可能長得大?從這上面可以說明,雖然是有這種親子之間的不和睦,乃至反目,但那是後來的演變,而不是本來如此的。

  我們了解了這個以後,你們想想看,那「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能不能更深遠一點地去思惟、去觀察?我也不妨說,剛才有位同學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是一個事實,可是我們就是不知道,然後經過人家教了以後──「哦!我了解啦!」「了解是了解啦,但是我的習慣還不行!」這是不是學而時習之的內涵啊?學習什麼?就是眼前客觀的這種情況,我們不知道的,這樣對我們有絕對好處的。所以,不知道的部分我們了解啦,做不到的地方,我們認真去做,這豈不是「學而時習之」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何況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為什麼要孝弟呢?哪,就是這麼一個人,她一生的全部精神心血都貫注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人跟禽獸差別何在──「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就在這裏!在今天也學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禽獸也一樣,非要母親帶大,當然也有很多低級的,那根本不叫禽獸的,那個昆蟲等等我們不談啦!真正我們所看見的禽獸,仍舊要父母帶大,但是作為母親的是怎麼關顧,作為子女的就不知道了。那這個差別就差別在這裏,這個非學不可的,所以又可以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所以,我覺得值得我們互相討論的,就從這個地方,大家去觀察,這樣去觀察以後,有個特別的意義在。我們不是在文字上面說空話,而實際上生活當中,每個人去看這件事情,如果說我們學《論語》,能把這件事情看清楚了,進一步我們要學《廣論》,說把天下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那就很容易了。因為曉得了我們人是無始的生生死死,每一生都有這樣的父母,那麼碰見這樣的情況,請問你要不要報恩啊?你要不要「學而時習之」啊?如果要學的話,是不是從這裡開始?「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就是這樣!

  所以,你了解了這個菩提心,豈不是仁的根本?這面貌完全出來了!從這地方去看的話,你看《論語》是不是《廣論》的基本教科書,這個特點在這裏啊!

  如果說從這地方更深入去看,前面講的,那個是偏重於情的一方面,實際上,說人之異於禽獸者,是因為禽獸對這個事情的真相並不知道,也不管;人不但知道,而且努力去學,這個豈不是智慧啊!這個智慧怎麼來的?還是從上一輩這麼傳下來的。如果從這地方的話,「一則以喜」,這個內涵就更深廣了。而且這個對父母「諫」的幾種狀態,一個就情來說,這情就轉變成慈悲;對這個的認識就轉變成智慧。除了這個特點以外,對於父母,你就馬上可以把你學到的東西在他身上去用。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以對父母來說的話,幾乎包括了所有我們要學的根本都在這個地方。所以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如果我們如法去做,喜、懼都出現了。

  了解了這一點,回過頭我們再去看「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個「方」字的意義也擴大了。如果我們陷在家裏邊,不一定能夠了解這麼深入、這麼透徹,乃至於說,前面父母告訴我們這樣的事情──不對,我們沒辦法改變他,原則上應該怎麼辦呢?「敬不違,勞不怨」,而且,告訴我們原則上不要離開,但是另外一個方法是,你可以離開,離開必須「有方」。這「方」分兩方面,前面沒細說,如果現在這裏回過頭來看的話,你離開父母,你要使得父母有一個很好的安頓,不能說:「我們出去了,不管了!」再不然的話,說:「哥哥,父母交給你了。」不是這種形態的「方」,總要很好的。就另外一個「方」呢?我既然現在沒辦法,我學好了以後回來,將來要認真的,這樣子去做。

  學習什麼?就剛才這地方。我們可以講些道理──學而時習之,那為什麼我沒辦法令我的父母能夠依我的諫勸改善呢?這個特點,在《論語》上面處處地方也講這個東西,不過《論語》並不特別地顯著,佛法就非常顯著,我們不是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要救一切人,雖然你有這個心,你有這個能力嗎?沒有。沒有怎麼辦?你得去學,要學就要學得最好的,如果要學最好的話,你就非「遊」不可了。這個遊,就「遊必有方」。你之所以這樣做,是有它特別的內涵在的。這樣的遊必有方,那我們就把它的內涵大大地擴大了。今天簡單地說明到這裏為止,大家認真細細地想一想。

  所以,讀了這個《論語》以後,我始終覺得這個佛法真是高明到絕頂,它裏邊的內涵無窮無盡的;說一個比喻,就像摩尼寶珠一樣,你要什麼就有什麼,你放什麼在面前,它就現出什麼形象。儘管《論語》它只是講很淺顯的一部分,可是它同樣有這樣的特點。它的意義從淺到深,如果我們能夠善巧地去觀察思惟的話,就現出不同的內涵來。就像摩尼寶一樣,如果你不去運用,丟在角落裡邊,那個摩尼寶珠一點用場都沒有,如果你善巧拿出來運用的話,啊!無窮無盡的內涵就顯發出來了。而且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有不同的內涵,在不同的地方去運用,它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個沒旁的辦法,也只有靠我們自己認真切磋琢磨、去學習。

  因此,剛開始的時候,容或大家觀察、思惟比較辛苦一點,如果說你不想去克服,這個道理永遠也不會說:「好好好、來來來,看你等了半天,我就讓你了解啦!」沒有這樣的道理,你只有一個辦法,你自己努力地去思惟,然後步步地深入。所以眼前我們平常的觀察思惟與討論,那都是最好的方便。好,那今天我就講到這地方,下面還有什麼,關於這幾點大家可以隨便談談。

  弟子甲:經過師父這樣的引導,啟發了我們多角度的思惟,但在平常生活中,如何運用它呢?

  師父:你看呢?照著那個正知見,依著佛菩薩這樣子去做的話,它事事就產生了,那豈不是看見了這個給了我們最大的鼓勵!現在有了這個鼓勵,那我們的問題出在哪裏?所以像《廣論》上面有最好的教誡,它特別告訴我們,平常如果我們只是在文字上面用功,弄到後來的話,非常糟糕,會變得疲掉了,覺得樣樣都懂,做反而做不到,就這樣!

  我看到一本宗大師的著作裡面說了一個比喻很有趣,他說在西藏他們做那個牛皮,是在生牛皮上塗一點酥油,揉揉弄弄就軟了,但是那個包酥油的那張生牛皮,包了酥油以後,因為被那個酥油浸透了,結果它反而沒辦法變軟,就硬硬的。那麼這個比喻說明什麼呢?就是我們學了這個佛法以後,就馬上要去認真照著做,那個不要太多,就像調生牛皮一樣,那塊生牛皮,塗上一點酥油,該怎樣做法,就怎麼做;我想像中那大概是打啊、揉啊這些,所以它不要太多的酥油。換句話說,這個法,你只要運用上去,適當地照著這個方法去做,就像整個的生牛皮就被調柔了,你要做成什麼樣,就做成什麼樣。如果說,我們學到這個法以後,不是這樣,哪怕你學再多,就像包那個酥油的生牛皮,因為要包酥油,所以慢慢地那個酥油就滲透到整張生牛皮之內,結果你怎麼弄那個生牛皮也弄不過來。它這個比喻就是說,假定我們學了很多法,嘴巴上面講得頭頭是道,實際上的行為完全不相應,到那時候,腦筋當中覺得:我都懂;做也不做,完了!永遠也是個生牛皮。

  所以現在呢?我們這裏,我自己以前也是一直犯這個毛病,我也看見同學當中,有很多講得頭頭是道,結果行為本身非常地差,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很認真、很認真地要注意。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我們上這個課,並不是每一堂課都讓大家聽,儘可能在我們相應的程度去聽,聽完了以後,思惟怎麼照著去做。但也並不是叫我們一門深入馬上去做,因為我們現在學得還不夠,還不能真正深入,但至少我們學到的那一部分,知道應該做到什麼程度,努力這樣去做才可以。

  除了這個以外,同學也問了一個問題──「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的內涵。大家可以想一想。那現在從這地方要想什麼呢?假定我們真正體會到前面所說的,父母跟我們子女之間的這個內涵以後,我們喜是喜,但因為父母年齡的增長,我們恐懼會失去。所謂失去並不僅僅是父母對自己的關顧,這裏面的意義就非常深遠、非常深遠,因為我們所有一切的內涵,都從這地方來的。不管是從情、見兩方面來看,情是慈悲方面,見是智慧方面,然後我們去實踐的過程,所緣的對象是什麼等等,那都是最重要的。

  不妨以現在來說,我們現在了解──啊!佛對我們有無比的功德,我們是不是很恐懼會失去啊?又譬如我們的師長,大家是不是很恐懼會失去啊?那為什麼父母不是?所以從這地方,已經不是從情上面去看,你慢慢地昇華,這是必然會產生的結果。

  所以這一章看到這地方,我覺得大家在這裡讀《廣論》,但願各位同學很認真地,好好地去思惟觀察一下。所以我建議你們下了課以後,不要把書本一丟,那太可惜了。這麼好的東西,下了課以後,自己仔細想想:啊!對我們有這麼深遠的內涵,我們真正要求的東西,都在這個地方,要怎麼樣好好地去思惟觀察?

福智之聲第175期